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颈外静脉行PICC"三明治"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方法]32例恶性肿瘤并行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病人的导管固定方法采用"三明治"固定方法(研究组).选择同期恶性肿瘤行颈外静脉置管化疗病人32例作为对照组(导管采用常规固定方法).[结果]研究组导管固定性、导管压迫皮肤情况、颈部活动受限情况和病人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固定法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法,减少了导管对皮肤的压迫,增加了病人颈部活动的自由度和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PICC在颈外静脉置管时,由于颈部皮肤褶皱较多,解剖部位不平坦,敷贴不宜固定,洗头洗脸时易弄湿敷贴或换脱衣服时易脱管,加上导管置入较短,宜致导管脱出和暴力拔管。为了寻找颈外静脉导管更有效的固定方法,我科对行颈外静脉PICC置管患者的常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种“三明治”固定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1例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组和36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病人满意程度3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颈外静脉置管组输液滴速明显快于贵要静脉置管组(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贵要静脉组病人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颈外静脉组(P〈0.001)。[结论]对于长期化疗和静脉输液病人应首选贵要静脉置管,而在抢救危重病人或液体需求量大的病人应给予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行肘关节上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行肘上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95%,留置时间6h至65d,计划撤管64例,无感染及出血,伤口愈合好,被迫拔管3例,不慎拔出1例。[结论]加强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行肘关节上部PICC置管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1例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组和36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病人满意程度3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颈外静脉置管组输液滴速明显快于贵要静脉置管组(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贵要静脉组病人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颈外静脉组(P<0.001).[结论]对于长期化疗和静脉输液病人应首选贵要静脉置管,而在抢救危重病人或液体需求量大的病人应给予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的357例病人纳入研究组,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155例,PICC组202例,比较两组病人不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臂式输液港组与PICC组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3/155)与9.90%(20/20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与0.99%(0.072/千导管日),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为0.65%(1/155)与3.47%(7/20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PICC少。  相似文献   

7.
李瑾 《全科护理》2013,11(7):626-62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病人行PICC,选择肘关节处的贵要静脉(43例)、肘正中静脉(12例)、头静脉(5例)为穿刺部位置入导管,置管前后及化疗期间严密观察护理。[结果]置管未成功1例,一次置管成功59例,无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断裂、化疗药物外渗发生,顺利完成化疗。[结论]PICC在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安全、方便、效果好,为化疗病人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用药途径,加强观察护理是顺利实施PICC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干群  王婷  江子芳  俞新燕 《护理学报》2010,17(18):62-63
目的比较经手臂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6例由上肢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手臂静脉组,36例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颈外静脉组,统计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臂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6%(31/36),颈外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1%(33/36),经比较两组置管成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发生置管并发症例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由颈外静脉置入与手臂静脉置入相比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无差异,可在肿瘤患者因反复化疗或手术原因等致手臂静脉无穿刺适应症或穿刺失败时作为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颈外静脉与经肘部静脉置入PICC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颈外静脉与经肘部静脉置入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两种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对25例颈外静脉置管组(A组)和25例肘部静脉置管组(B组)从穿刺成功率、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导管保留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安全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16.0%)显著高于A组(0)(P〈0.05);B组导管脱出的发生率(26.0%)低于B组(4.0%)(P〈0.05);B组导管留置时间〉3个月例数显著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两种置管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各有优缺点。对需要长期化疗、输液的病人,宜首选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当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或抢救危重病人需要快速输液时易选择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缝线固定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CVC)后的32例患儿行缝线固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4月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行无缝线固定的28例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导管穿刺口渗血率、更换敷料频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皮肤炎症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同时减少因缝线牵拉皮肤引起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  相似文献   

11.
吴玉梅  徐晶晶  吉承玲  余菊 《全科护理》2012,10(28):2631-2632
[目的]探讨医护整体干预在防治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70例化疗行PICC病人给予医护整体干预,以防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果]PICC一次置管成功68例,并发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静脉血栓1例。[结论]医护整体干预可减少化疗病人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和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经外周静脉置管组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优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80例恶性肿瘤病人为观察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50例恶性肿瘤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3个月及6个月时的导管留置率、导管维护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舒适度、病人生活能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置管舒适度,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价3个月时病人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导管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3个月、6个月时的导管留置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个月时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和生活能力,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PIC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小儿化疗病人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对照组分别采用肘部静脉159例,腕部静脉10例,手背静脉5例,穿刺留置输液。结果2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性穿刺率、液体通畅良好、导管脱出、静脉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小儿病人而言,安全系数大,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确保了化疗计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化疗间歇期肺癌病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两种护理方式的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观察,明确病人出院后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居家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留置PICC导管的肺癌病人102例,在化疗间歇期采取居家护理和首诊医院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由病人自愿选择护理方式并进行相应分组,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教育及培训,跟踪观察5个月,比较两组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出院后与医院沟通咨询问题及专职护士询问指导病人的电话次数亦无差异(P〉0.05);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病人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两种护理方式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均无差异。说明对病人及家属合理培训后,病人在化疗间歇期可以根据PICC导管护理要求自行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包永华 《全科护理》2012,10(19):1779-178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在50例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同时加强护理。[结果]本组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100%;出现穿刺部位渗血3例,自动脱管1例,静脉炎4例;均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应用PICC,具有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而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潘莉  操静  伍友春  陈宛婷  王爱红  王兰 《护理研究》2011,25(20):1833-1835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方法]将22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透明敷贴每小时更换次数、护理用时、护理费用、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情况及病人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舒适度。[结果]两组颈内静脉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敷贴每小时更换次数、护理用时、护理费用、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情况及病人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固定法减少了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的机会和护理费用,减轻了置管期间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静脉导管的系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深静脉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长期透析、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及反复输液、输血及血制品者减轻了躯体上的痛苦及心灵上的创伤。因此,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为导管护理重点,我们针对护理的重点给这些需要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深静脉置管和外周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长期透析、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及反复输液、输血及血制品者减轻了躯体上的痛苦及心灵上的创伤。因此,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为导管护理重点,我们针对护理的重点给这些需要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