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彤  宁金沛 《实用新医学》2001,3(9):771-773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式以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年10月-2000年4月11日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在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固定方式,近远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手术病人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并用Matta标准对术后复位情况进行评定,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2例,不满意复位2例。对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及X线评定,优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可靠方法,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满意的复位,可靠稳定的固定是取得良好功能的前提,复位不良及异位骨化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钝挫伤致眼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治疗方法,评估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钝挫伤致眼睫状体脱离/分离的59例(60眼)患者,分为睫状体脱离组43例(44眼)及睫状体分离组16例(16眼)。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个月,睫状体部分复位者,继续药物治疗。睫状体未复位者采取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结果睫状体脱离组药物治疗1个月时,睫状体复位率84.1%,药物治疗最终睫状体复位率88.6%。对未复位者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4例(4眼)1次手术复位,1例(1眼)再次手术后复位,手术最终复位率100.0%。睫状体分离组药物治疗1个月时,睫状体复位率18.8%,于第5周失访1例患者。对未复位者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11例(11眼)1次手术复位,1例(1眼)再次手术后复位。手术最终复位率100.0%。结论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临床上可首选药物治疗。钝挫伤性睫状体分离患者,分离范围<60°者,可试行药物治疗,分离范围≥60°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复位时间及复位结果对距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距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复位时间、复位情况及相应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解剖复位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86.67%,远高于满意复位和不良复位(P<0.05)。受伤24 h之内治疗复位优良率为88.24%,高于1~6 d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1.54%)。仅2例受伤后1~6 d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了创伤性关节炎与距骨坏死两种并发症。结论:不同复位结果和复位时间对距骨骨折治疗效果影响较大,早期治疗和解剖复位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该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5岁,手术复位内固定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结果 30例平均随访28个月,按Matta标准,优23例,良3例,差2例,无1例感染、死亡及不愈合,优良率达87%.结论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术者的经验以及对合并损伤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索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12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与术前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结果一致,5例经手术复位保留了睾丸5例因睾丸坏死而予以切除。1例保守治疗,1例手法复位成功。结论 CDFI是诊断急性精索扭转的首先方法。治疗上应尽快手术探查、复位并作防性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58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年,优良率达91.4%。结论:踝关节骨折具有其特殊性,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7.
翟向东 《河北医学》2005,11(2):172-172
我院外科自1993年至2003年共行结肠充气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30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以前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上又前进了一步,结肠充气复位简便省时,使患儿避免了手术的痛苦,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基层医院缺乏手术条件的更为适用。在我们治疗的30例中,从选用适应症,充气复位的方法及复位成功的标志等方面取得了一点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128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牵引复位外固定,手术复位外固定共128例。结果 随访时间2~6个月,128例中出现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5例,肘内翻30例,骨化性肌炎l例,关节僵硬6例。结论 及时、准确的复位,有效的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比较几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共31例,治愈29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理想术式,应用中可根据病情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透视体位及相关问题。方法对2004~2006年间收治的33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行患髋蛙形位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3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30例病人获平均16.5个月(8~36个月)随访,X线均示骨折解剖复位,螺钉空间位置良好,后期随访28例骨性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患髋蛙形位透视下辅助复位可最大程度的复位;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1.
苟林  李康宁  刘清毅 《西部医学》2006,18(6):723-724
目的观察内固定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螺钉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30例。结果随访1~5年,采用M atta的X线复位标准、改良d'A ub igne和Poste l髋关节评分标准。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疗效:优18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取决于伤后即刻股骨头复位、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资料、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阚文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53-95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4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年-3年,优良率达9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其特殊性,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方法选择3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骨折程度、复位方法、术后康复等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复位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存在骨折块压缩情况,8例患者关节面中心凹陷,5例患者骨折内外平台与骨干间失去连续性,3例患者植骨不实导致螺钉固定时引发关节面剪切移位,2例患者骨折块复位垫起不足,1例患者合并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损伤,1例患者骨折端填塞过多植骨导致骨折分离移位。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切口位置、关节面恢复、骨折复位、关节塌陷植骨、术后感染与否、内固定方法等因素有关,骨科医护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分析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方法与固定技巧。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方法与固定技巧。结果以上30例患者在术中均无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异位骨化的情况,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术后1到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优16例,量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0%。结论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与固定方法要根据伤者的骨折特点来选择,对于单纯前柱前壁骨折伤者宜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案,对于后柱后壁骨折伤者,宜采用K-L入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影像学检查、解剖复位、恢复头臼匹配关系及坚强内固定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手术治疗外伤性髋白骨折42例,按letournel和Judet髋白骨折分类法进行型,简单骨折28例,复杂骨折14例。采用koeher-langenbeek入路18例,髂腹股沟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14例。重建钢板和松质骨拉力钉内固定30例,单纯松质骨拉力钉固定7例,可吸收螺钉棒内固定5例。结果异位骨化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内固定失败1例。按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38例得到随访,随访8~46个月,平均27个月,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与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关节功能优18=优,15~17=良,13~14=可。〈13=差,关节功能优24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4%。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是明确诊断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前提。解剖复位,恢复头臼匹配关系,坚强固定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嵌顿性腹外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2001年我院住院15例嵌顿性腹外疝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组15例,其中嵌顿性腹外疝14例,嵌顿性腹直疝1例,2例复位成功,1例自动出院,手术治疗12例(其中1例为手法复位不完全24h后转为手术治疗),其中腹股沟切口11例(其中因绞窄性肠坏疽行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联合腹股沟切口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嵌顿性腹外疝常见,如局部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除非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腹部出现腹膜炎体征,首先试行手法复位,尤其是小儿患,手法复位失败后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53例髋臼骨折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总结2002年-2006年对53例髋臼骨折患者。均按Letournel和I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2例保守治疗51例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随访26例,失访2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0.5个月(4—60个月)。随访26例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2例,良15例,一般5例,差4例,优良率为65.4%。51例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27例,复位满意20例,复位不满意4例。无1例死亡、感染及不愈合。随访中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适时手术解剖复位、术者的经验以及对合并损伤的积极治疗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58例跟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参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17例为优,30例为良,7例为可,2例为差。优良率达81%,有效率达93.1%。结论:跟骨骨折手法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只要恢复关节面平整和Bohler角,就能恢复足部功能。只有在粉碎骨折与手法复位难以固定和关节面平整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法复位既简便又经济,可最大限度提高跟骨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早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框架式脊柱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并截瘫30例。方法 依据骨折类型,部分椎板切除及前外侧减压,框架式脊柱复位内固定。结果 30例均减速压充分,固定牢固,神经恢复好转率占70%。结论 论为框架式复位内固定手术简单,固定可靠,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下床。  相似文献   

20.
王焕君  孙正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089-2090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成人胃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0例成人胃扭转的临床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急性胃扭转5例,由X线诊断手术复位。慢性胃扭转25例,由胃镜单独诊断20例,胃镜和X线共同诊断5例,皆由胃镜复位,病人痊愈。结论:胃扭转属于少见病,容易误、漏诊,重视临床特征、X线和胃镜检查,可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