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春芳  刘兵  孙光  徐瑜杰  彭勃 《海南医学》2016,(23):3802-380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二甲双胍处理体外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5、COLO205,通过MTT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d、Bcl-2、Cleaved caspase-3及信号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S6K、p-S6K的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作用HCT-15、COLO205细胞72 h后细胞活力明显受到抑制,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经流式细胞术分析,二甲双胍能够促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同时上调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所占比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Bad、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升高而上调,Bcl-2表达量随着二甲双胍浓度升高而下降;同时,p-Akt及p-mTOR、p-S6K的表达量均明显被抑制,但Akt、mTOR、S6K总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Akt及mTOR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苯乙双胍对肝癌SMMC-7721、Hep-G2细胞系增殖、集落形成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苯乙双胍处理SMMC-7721细胞、Hep-G2细胞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的Hep-G2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生长情况,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MPK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结果苯乙双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生长、集落形成以及侵袭能力。苯乙双胍处理组p-AMPK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mTO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沉默AMPK后的Hep-G2细胞,苯乙双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结论苯乙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生长、集落形成和侵袭,为苯乙双胍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TRIM59干扰质粒RNA(si-TRIM59),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IM59敲减质粒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TRIM59基因沉默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DK4和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IM59 mRNA及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P<0.05);敲减TRIM59表达后,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同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和cyclinD1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TRIM59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TRIM59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提示TRIM59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mTOR信号通路介导黄芩苷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芩苷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0.01~ 100 μg/ml)对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被黄芩苷干预的HCT 116细胞的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 100 μg/ml的黄芩苷处理组明显抑制HCT 116细胞的增殖(P<0.05).用100μg/ml黄芩苷处理后,增殖相关的蛋白mTOR、p70S6K、S6、eIF4E表达明显下调(P<0.05),4E-BP1表达明显上调.p-mTOR(Ser2448)、p-S6(Ser235/236)、p-4E-BP1(Thr37/46)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 黄芩苷能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二甲双胍(metformin)对尼古丁(nicotine)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PASMCs,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刺激PASM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确定尼古丁促PASMCs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并观察二甲双胍对尼古丁诱导PASMCs增殖的影响.ELISA法观察二甲双胍对尼古丁暴露下PASMCs 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尼古丁暴露下PASMCs产生ROS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MPK表达和活性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PASMCs,α-actin蛋白在细胞质高表达并呈丝状分布.与对照组相比,0.1μmmol/L尼古丁处理48 h后可显著促进PASMCs增殖(P <0.05);2 mmol/L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尼古丁诱导的PASMCs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尼古丁处理组PASMCs细胞中IL-6、TNF-α和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二甲双胍干预后抑制尼古丁暴露下PASMCs中IL-6、TNF-α.和ROS的产生(P<0.05).尼古丁刺激PASMCs后可引起AMPK磷酸化水平(p-AMPK)表达一过性升高,而二甲双胍引起p-AMPK持续升高(P<0.05).结论 尼古丁刺激PASMCs引起IL-6、TNF-α水平增加,及ROS过度生成,促进PASMCs增殖;二甲双胍抑制上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及尼古丁诱导的PASMCs增殖,其机制可能依赖于AMPK的持续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是否可以提高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BRDU ELISA方法检测顺铂联合或者不联合二甲双胍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二甲双胍联合或者不联合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后BRDU ELISA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二甲双胍作用下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磷酸化AMPK/总AMPK水平和磷酸化p38 MAPK/总MAPK水平的变化。结果:(1)二甲双胍不仅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的增殖,而且能提高对顺铂的敏感性,并且这种作用是依赖于AMPK激活的;(2)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能够抑制SKOV3的增殖,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这种抑制作用。结论:二甲双胍可增强顺铂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且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增加顺铂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蟾毒灵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蟾毒灵对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蟾毒灵作用HCT116细胞48 h后,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情况;将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蟾毒灵组和联合组(蟾毒灵+4-苯基丁酸),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蟾毒灵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细胞凋亡实验表明蟾毒灵能引起HCT116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蟾毒灵能够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同时也能诱导ERS并激活P...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5-19
目的探讨miR-451a和MMP-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来自2018年金华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标本),多个肿瘤细胞系中miR-451a的表达和MMP-2蛋白的表达;在HCT116细胞系中过表达miR-451a(miR-451a-mimic)检测MMP-2蛋白表达;miR-451a-mimic或沉默MMP-2表达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451a表达明显下降,MMP-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这种结果同时出现在各个结直肠癌细胞株中,以HCT116细胞株最为明显;在HCT116细胞系中miR-451a-mimic显著减少MMP-2蛋白表达量,miR-451a-mimic或沉默MMP-2均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451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其本身可能通过抑制MMP-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CCLM3,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干预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Bax及Bcl-2基因表达,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随着二甲双胍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对HCCLM3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浓度达到10 mmol/L可抑制HCCLM3细胞迁移能力;作用48h后HCCLM3细胞中Bax表达呈现明显递增趋势,而Bcl-2表达呈现递减趋势.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以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的形式抑制肝癌细胞HCCLM3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活动,并能够影响其凋亡相关基因Bax与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制备HCT116裸鼠瘤模型,观察G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GB,与其共孵育72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Bax蛋白(Bcl-2-associated protein x,Bax)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的表达.结果 GB抑制裸鼠瘤的生长(P<0.05),并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1),诱导HCT116细胞发生凋亡.同时,GB能够显著下调HCT116细胞Mfn1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GB可能通过抑制Mfn1的表达,调节促凋亡蛋白Bax活性,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陈宋  姜从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467-1471
目的探讨lncRNA TUG1调控miRNA-145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并将细胞分为6组,培养48 h后进行后续实验;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UG1与miRNA-145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UG1与miRNA-14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株NCM460相比,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UG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145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1);miRNA-145与TUG1 3'-UTR存在结合位点。与TUG1 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TUG1 siRNA组HCT116细胞中TUG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1),HCT11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 < 0.05),细胞划痕相对宽度明显增加,细胞侵袭数目明显减少(P < 0.05);与miRNA NC组相比,miRNA-145 mimic组HCT116细胞中miRNA-14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CT11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 < 0.05),细胞划痕相对宽度明显增加,细胞侵袭数目明显减少(P < 0.01);与TUG1 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TUG1 siRNA组HCT116细胞中miRNA-145表达水平升高(P < 0.05);与si-TUG1+miRNA NC组相比,TUG1 siRNA+miRNA-145 inhibitor组HCT116细胞中miRNA-145表达水平降低(P < 0.05),HCT116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细胞划痕相对宽度减小,细胞侵袭数目增加(P < 0.05)。结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TUG1表达上调,miRNA-145表达下调,干扰TUG1表达可通过靶向上调miRNA-145的表达,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生长及E-cad表达的作用.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HCT-116为研究对象,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法检测尼美舒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尼美舒利作用前后细胞E-cad表达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HCT-116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对HT-29细胞抑制效果强于HCT-116细胞.尼美舒利上调HT-29细胞E-cad表达,而对HCT-116细胞E-cad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尼美舒利可明显抑制COX-2表达阳性的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同时提示尼美舒利可能通过抑制COX-2酶活性而上调肿瘤细胞E-cad的表达,从而降低增癌细胞播散及转移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不同时间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华蟾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华蟾素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随华蟾素药物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华蟾素能够明显抑制HCT116细胞MMP-9的蛋白表达并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1),但对MMP-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华蟾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9和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NA-331对大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CT116细胞转染miRNA-331 mimics后,通过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NA-33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iRNA-331对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转染miRNA-331 mimics的HCT116细胞在MTT实验中第1天~第5天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低;克隆形成实验中,转染miRNA-331 mimics后,HCT116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被削弱;Transwell实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转染miR-NA-331 mimics后,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miRNA-331表达上调可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表明miRNA-331有潜在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JS-K 处理 HCT116 细胞48 h 后,采用MTS 法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PI 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JS-K 对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 影响;Texas Red-X 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 家族基 因mRNA 表达。结果 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 <0.05)。 JS-K 诱导HCT116 细胞被阻滞在G2/M 期(P <0.05)。JS-K 可致HCT116 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 <0.05)。 JS-K 可改变HCT116 细胞骨架形态、微丝结构与分布。随着JS-K 浓度增加,促凋亡基因Bax、Bik、Bim、 Puma mRNA 相对表达量上调,抗凋亡基因Mcl-1 mRNA 相对表达量下调(P <0.05)。结论 JS-K 对人结肠 癌HCT116 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调节Bcl-2 家族基因表达,阻滞细胞G2/M 期,促进细胞发生晚 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hREB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检测AGEs处理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ChREBP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氧化应激状态;运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在HCT116细胞中AGEs诱导对ChREBP表达的影响;运用MTS比色法观察AGEs诱导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GEs刺激后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转录因子ChREBP表达增加(P<0.05);细胞经抗氧化剂NAC处理后,AGEs刺激所致ChREBP表达增加和HCT116细胞增殖均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AGEs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来上调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的ChREBP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将HCT8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5、10以及20 mM),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MTT法观察4组细胞增殖及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率,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应用PCR以及Western-blot检测mTOR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HCT8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20 mM二甲双胍对结肠癌HCT8细胞抑制作用最明显,与5、10 mM以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着时间的增加,二甲双胍对结肠癌HCT8的抑制作用增加,72 h后抑制率与24 h以及48 h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结果显示5、10以及20 mM二甲双胍作用于结肠癌HCT8细胞后凋亡率分别是(3.16±0.16)%、(5.12±0.39)%以及(6.11±0.15)%,均高于对照组凋亡率(1.5±0.28)%,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干预后结肠癌细胞4EBP1、S6K1以及mTOR的mRNA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urvivin特异性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Survivin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gsiRNA-Survivin转染HCT116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方法检测细胞Survivin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MTT法检测干扰Survivin后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结果 pgsiRNA-Survivin转染HCT116细胞48 h后,细胞的Survivin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导致了HCT116细胞G2/M期阻滞;pgsiRNA-Survivin转染组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Survivin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HCT116细胞Survivin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小檗碱通过自噬依赖性凋亡发挥抗结直肠功效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HCT116细胞和移植瘤模型小鼠进行小檗碱抗肿瘤药效和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外研究中, 通过利用CCK8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使用细胞克隆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借助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对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研究。透射电镜和mCherry-GFP-LC3B腺病毒转染细胞用于检测细胞内自噬流变化。通过对小鼠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 评价小檗碱体内抗结直肠癌作用。  结果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活力, 诱导细胞凋亡, 同时提高细胞内LC3B水平。使用自噬抑制剂3-MA、CQ和BafA1进行干预, 自噬抑制剂能够促进HCT116细胞生长, 抵消小檗碱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增强小檗碱上调HCT116细胞中LC3B水平的作用, 同时Z-VAD-FMK或ATG siRNA能够废除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在体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降低肿瘤体积和重量, 引起肿瘤组织发生凋亡。进一步的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显著抑制p-mTOR表达, 同时显著上调ATG5、ATG7、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8表达。  结论  小檗碱能够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自噬, 促进其发生caspase依赖性凋亡, 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黄素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荧光探针DCF-DA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ERK1/2、ERK1/2和c-Myc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并且能够明显诱导ROS的产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引起Bax/Bcl-2表达的上调,p-ERK1/2和c-Myc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通过上调Bax/Bcl-2,下调c-Myc和p-ERK/ERK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增加ROS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