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炎性假瘤(IP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术前诊断良性病变10例,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诊断为炎性假瘤者7例。T1WI上5例为等信号。6例为低信号。T2WI上3例呈低信号,5例呈略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多期动态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仅1例见轻度强化,在静脉期及平衡期见强化,强化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强化程度平衡期较静脉期略轻。强化方式多样,偏心性或周边不均匀环行强化。或呈间隔样强化,强化持续时间较长。结论.MRI诊断IPL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史,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对肝脏炎性假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CT、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MRI征象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主胰管型5例,混合型1例。CT表现:主要表现为胰腺主胰管或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呈分叶状囊性表现,其中4例显示壁结节。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强化。MRI扫描:胰腺导管不规则扩张,T1WI扩张胰管呈均匀低信号,2例扩张囊壁上见结节样隆起呈等信号。T2WI扩张胰管呈高信号,壁结节显示不清。压脂T1WI扫描肿瘤结节显示清楚。增强扫描肿瘤结节中度强化。结论:CT、MRI对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体和离体胰头癌磁共振成像(MRI)的信号特征,研究其与大体标本及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16例胰头癌患者行MRI检查(包括2D FLASH T1WI平扫、动态增强和抑脂TSE T2WI序列扫描),行Whipple手术切除肿瘤.新鲜手术标本再行MRI检查,扫描结束后,即将肿瘤标本按MRI检查方向完整切开,制成连续切片,分析MRI表现与大体切片和组织病理的对应关系.结果 肿瘤大小1.5 cm×2.0 cm~4.8 cm×4.2 cm,平均3.6 cm×3.1 cm.在体MRI检查:T1WI序列上,14例肿瘤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抑脂TSE T2WI序列上,3例肿瘤呈等信号,13例肿瘤呈混杂信号;胰腺实质期增强扫描,15例强化不明显呈低信号,其中11例肿瘤周围呈环形强化;肝脏期增强扫描,9例呈不规则中等强化;增强延迟期,4例延迟强化呈等或略高信号.离体MRI检查: T1WI序列上,16例肿瘤均为低信号;在抑脂TSE T2WI序列中,均为混杂信号.MRI表现和病理的相关性:各类肿瘤成分在T1WI序列上均可为低信号,等信号区以肿瘤组织及炎性细胞为主;T2WI序列上,等低信号以纤维成分为主,略高信号以肿瘤组织和慢性炎症为主,高信号为黏液变性和受压扩张的胰腺导管.增强胰腺期环形强化是多种病理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明显强化区为肿瘤组织及纤维组织.肝脏期和延迟期强化以纤维成分为主.结论 胰头癌肿瘤内由多种病理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MRI可揭示胰头癌的病理特征.在可切除的胰头癌肿瘤内,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AML的CT、MR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斑点状、务状及片状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MR中,3例T1WI表现为以低信号为主,内见斑点状、细条状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靶"征,CT平扫中心密度与肝实质相仿,周围被更低密度环绕,对应MR在T1WI呈中心低信号,周围环绕高信号.CT、MR增强扫描均表现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中度和轻度强化.1例瘤内伴假性动脉瘤,2例有假包膜,表现在门脉期和(或)延迟期病变边缘环形强化.结论:CT、MR表现可反映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对微小脂肪灶的检出及病变增强扫描特点有助于HAML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26例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怀疑复发的患者行MRI T1WI、T2WI和T1WI动态增强检查,测量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T1WI、T2WI的信噪比及强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在T1WI和T2WI上信号表现相似,两者信噪比(SNR)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动态扫描后,复发性肝癌在动脉期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强化持续时间短;放射性肝损伤动脉期强化,强化持续时间长,静脉期及延迟期亦呈高信号,两者明显不同.结论 MRI动态增强可有效地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肉芽肿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4月~2007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脏肉芽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脏结核7例,肝脏肺吸虫病2例,特发性肉芽肿3例.全部病例均行上腹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WI、动态增强MRI(DCE-MRI)和弥散加权(DWI).结果12例肝脏肉芽肿共13个病灶,其中4个为肉芽肿中早期病灶,9个为纤维化期病灶.1)肉芽肿中早期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边界模糊,DCE-MRI于动脉期呈不均匀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7±0.379)×10-3(mm2/s),ADC比率为1.103±0.165.2)纤维化期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边界清楚,DCE-MRI无明显强化或仅边缘线样强化,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82±0.398)×10-3(mm2/s),ADC比率为0.978±0.116.结论肝脏肉芽肿的MRI信号表现能反映其所处的病理时期.并可以与肝脏其它肿物鉴别,因而MRI在肝脏肉芽肿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IPL)与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4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肿瘤病例,其中IPL 21例,HCC 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多期扫描对19例IPL患者诊断正确,检出率为90.48%(19/21);对32例HCC患者诊断正确,检出率为96.97%(32/33).CT平扫对IPL检出率为90.48%(19/21),对HCC检出率为87.88% (2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87).CT多期增强扫描对HCC的总检出率(96.97%)高于对IPL的总检出率(90.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31).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IPL与HCC病灶的血供特征,对明确两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庆龙  张子怡 《肿瘤学杂志》2018,24(12):1216-1218
摘 要:[目的] 探讨侧脑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男性2例,女性2例)侧脑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4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影像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结果] T1WI序列:2例呈低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T2WI序列:2例高信号,2例混杂稍高信号;T2WI压脂序列:2例低信号,2例稍低信号;DWI序列:4例呈低信号。T1WI增强序列:4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侧脑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幕下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SFT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1例行CT平扫,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仅行MRI增强检查。结果:本组5例(4例女性,1例男性)均为单发病灶,均宽基底与脑膜相连,2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1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凸面,1例跨右侧小脑幕上下生长,1例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最大径范围约4.1~5.2 cm,5例边界均清楚,4例呈浅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肿瘤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3例T2WI病灶内见片状低信号区,2例病灶内见囊变,2例病灶内见迂曲血管,4例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3例病灶周围见脑脊液环绕征象。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囊壁均明显强化,2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幕下SF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幕下肿块呈浅分叶状并具有脑外肿瘤的征象,CT上呈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明显强化,T2WI病灶内见低信号区及迂曲血管影时,可考虑诊断该病,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软组织血管瘤的X线平片、CT 和MRI 征象,探讨CT 和MRI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软组织血管瘤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动态增强扫描8例,MRI检查15例。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9例,蔓状血管瘤8例,毛细血管瘤3例,混合型血管瘤2 例,血管瘤病3例。CT平扫肿瘤呈结节状、分叶状、管状或团块状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后血管成分显著强化,可呈扭曲血管状,而非血管成分不强化或轻度强化。MRIT1WI上肿瘤呈略高信号或等信号,T2WI上呈显著高信号,其中夹杂不均匀信号,病理上代表了脂肪、纤维组织、平滑肌、血栓、静脉石和钙化。结论:CT和MRI对血管瘤均可作出定性诊断,但MRI在显示血管瘤内特征性的血管及血管成分间的脂肪纤维组织方面较CT优越。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