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典型病例 患者,男24岁,自觉心悸、胸部不适前来就诊。心电图示基本心律为窦性,频率约为83次/分,窦性QRS波群与预激波形“S”交替出现,R—R间期(约为0.685〕P波形态正常,P—R间期为0.10—0.14S,P—R不固定,呈规律性交替变化,R—R间距匀齐,QRS波群时间为0.08—0.12S,Q—T间期为0.30—0.36S。各导联QRS波群形态有变动,每一个正常心动后,跟随着一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起始部有明显的“S”波,其前P-R间期为0.10S,在正常激动前  相似文献   

2.
潘玉琴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60-961
患者,女,46岁。患心脏病多年,反复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近1周病情加重,来医院就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1心电图特点窦性P波规整,P-P间期0·56 s,心房率107次/min。QRS波群缓慢而规则,R-R间期1·48 s,心室率40次/min。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期小于R-R间期。心房激动时P波与心室激动的QRS-T波没有固定的关系。QRS波时间正常<0·12 s,形态与正常窦性QRS波群基本相似。箭头所指的QRS波时间延长>0·12 s。V1导联呈QS形、其形态宽而深。V5、V6导联呈宽大的R波、其前无P波。Ⅱ、ⅢavF导联R波顶端常有切迹,形成M型R波…  相似文献   

3.
男性患者,68岁,阵发性心悸伴心前区闷痛18年,于1986年安装起搏器。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病窦综合症,阵发性房扑,房颤,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avF导联显示QRS波群宽大畸形,其前有起搏脉冲,频率70次/分,其后有逆行P~-波。R—P~-间期分两种;第一种为1~6个QRS波群,其R—P~-间期固定为0.20秒;第二种从第7~12个QRS波群,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62岁。于1993—12—29入院,入院前5天置心悸,心跳停歇感。体温36.5℃,血压20/12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频发早搏,10~15次/分,无心音分裂,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表现:在以导联第1、3、4、5、6、8、9、10QRS波群前面均有P波,形态相同,P—R间期相等为0.16秒,且规律出现为窦性下传QRS波群,其中第1、4、5、6、9、10QRS波群呈QS型,时相>0.12秒,结合V5导联第1、2、5、6、9、10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型,时相>0.12秒,可判定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在V_1导联第3、8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型,在V_5 导联第4、8个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时相都为0.08秒,为正常QRS波群;在V_1导联第2、7及在V_5导联第3、7QRS波群为提前发生的,前面无P波且畸形,可确定为室性早搏。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左房心律伴L—G—L综合征较少见,我院1963年来,仅此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4岁,因心累心悸一月多,于1986年5月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心率62—68次/分,心肺无异常发现。心电图示:P—QRS—T波群各联顺序出现,P波Ⅰ、Ⅱ、Ⅲ、avF、V_5、V_5、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V1呈烟囱形,P—R间期0.08秒,QRS波群呈  相似文献   

6.
<正> 病例 患者女性,36岁,因胸闷、心悸就诊,无昏厥史。心脏听诊:62次/分,心律不齐,血压16.0/10.7kpa,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窦性心律,67次/分,第2、8个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无P波,之后连续出现的QRS波群,时间、形态稍畸形,系交界性逸搏。早搏后的第1个交界性逸搏之后有逆行P′波。第5、11、12个QRS波群之前虽有窦性P波,但P—R间期短于  相似文献   

7.
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学诊疗技术迅猛发展 ,但心电图 (ECG)诊断心肌梗塞 (MI)的价值 ,仍然显示着无比的优越性。正常的心电图 ,Q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 0 .0 4s,深度不超过同导联 R波的 1/ 4。常规如超出以上范围或者 Q波有切迹 ,称之为异常 Q波。1 某些导联允许出现异常 Q波1.1  、 、av F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心悸2小时于2001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1993年被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本次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脉搏14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150~170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体检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胸片、心脏彩超未发现异常。心电图示R-R不匀齐,呈现电交替,宽大畸形QRS波群与较窄QRS波群交替出现。V1导联窄QRS波群呈rsR’,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在肢体导联及V4、V5、V6导联,宽QRS波群主波方向与窄QRS波…  相似文献   

9.
杨建阁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900-900
病理性Q波(即Q波深度大于或等于同导联中1/4R波,宽度大于或等于0.04s)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诊断标准,但除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100例正常人心电图 V_3R~V_6R 导联的 QRS 波群、ST 段和 T 波的分布规律。结果是 V_3R、V_4R、V_5R、及 V_6R 导联的 Q 波出现率分别为5%、14%、39%及62%。ST 段抬高≥0.05毫伏者仅占2%,而绝大多数 T波为倒置、低平或双向。提示 V_3R 导联出现 Q 波及/或 V_3R~V_6R 导联 ST 段偏移≥0.05毫伏应视为异常。本文还讨论了使用右心前导联诊断右室梗塞的价值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86岁。诊断:肺心病,心衰,心功能Ⅲ级。持续服用地高辛0.25mgl/日已二周。心电图分析:各导联未见p波,代之以“f”波QRS波群宽<0.12ses,呈两种形态;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上,Ⅱ、Ⅲ、avF导联呈R型,其T波倒置,电轴为+112°;另一种QRS波群主波向下,在Ⅱ、皿、avF导联呈rs型,其T波直立。电轴为-90°,此两种QRS波群交替出现,R-R基本匀齐,频率为160次/分,V_1呈rsR或R型。诊断:①心房颤动,②完全性房室分离,③双向性心动过速,④不完全  相似文献   

12.
刘明艳 《四川医学》2013,34(3):454-455
目的探讨aVR导联对宽QRS波群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7例宽QRS波群心律失常进行分析,采用Vereckei新四步流程法观察其aVR导联QRS波群形态。结果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或合并束支阻滞时,aVR导联均未呈R型。结论宽QRS波群心律失常在心电图aVR导联出现起始R波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男性,70岁,工人。因头昏、心悸伴心前区刺痛,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于1989年8月21日收住入院。心电图分析附图为入院后第二天测得。取I、V_1,及V_3(V_(3a、b)为连续记录)导联。见规律性窦性P波P-P间距0.84秒,P-R间期0.18秒,约合窦性心律71次/分。各导联QRS波时限增宽达0.13秒,I导联呈R型,R波切迹,V_1、V_3呈rS型,S波增宽,为完全性左囊支传导阻滞。另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融于前一心动T波之上,QRS形态与窦性相似,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为房性早搏(以R′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每房早后均可见形态各异的逸搏心动(以R~-表示),且各R′-R~-  相似文献   

14.
1.通过健康成人背部导联V_(7、8、9)心电图对Q波的统计分析提出诊断病理性Q波其深度>R/4仅作参考,特别是在个别导联或R波<5mm的导联出现是极不可靠的.但更重要的是其宽度在7、3导联>0.03秒,V_9导联>0.04秒,年龄<40岁者应从严掌握.判断背部导联V_(7、8、9)心电图对正后壁心肌梗塞的诊断时要特别注意Q波的宽度≥0.04秒,深度≥3mm同时出现于两个以上的导联,Q/R比值>50%或呈QS型;且伴有ST一T缺血性改变以及V_1导联逆向改变,其诊断较有一定价值.背部导联V_(7、8、9)的高一肋、低一肋记录时除V_9低一助Q波深度与标准位置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但Q波的宽度和深度发生变化的机会较多,故操作时电极位置要正确.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32岁,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入院,描记12导联心电图(图A)示:各导联P波消失,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为0.13s,以R波为主的导联系起始部明显粗钝,R—R间距不整齐,平均心室率为222次/min,I、avl、V_5、V_6呈QS或rs,V_1~V_4呈K。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肢体导联特征,探讨非典型性不全性右束支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阻滞(pseudo 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VCG将心电图分成AIRBBB组与假性RBBB组,观察两组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高度及时限.结果 两组心电图标Ⅰ导联QRS波时限无明显差异,终末多有稍宽顿S波(P>0.05).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两组间有差异(P<0.05),V1或V2导联r′波取其高者与同组aVR导联R波高度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时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群时限,二者可作为鉴别真假AIRBBB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浅谈插入性早搏的鉴别诊断。 1、窦性早搏:早搏激动的QRS波群由窦房结引起,与主导周期的QRs波群相同。 回转周期=或≈同导联1个主导周期; 回转周期+配对间期<同导联主导周期的R—R间期的2倍。 2、房性早搏、交界区性早搏:房性早搏之后代偿间歇多不完全。回转周期>同导联1个主导周期;回转周期+配对间期<同导联主导周期的R—R间期的2倍。  相似文献   

18.
黄美琴 《当代医学》2013,(36):37-38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79例不典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不排除后壁及右室心肌梗死者,加做V7~V9导联和V3R~V5R导联,并3~4h复查1次心电图,至少3次以上,对所有79例患者均做心肌酶检查至少2次。结果79例患者中44例表现为典型AMI的心电图表现,35例心电图改变不典型,5例仅表现为高尖的T波;10例呈等位性Q波,其中6例患者胸导联小q波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下一导联;5例表现为QRS波群起始部切迹、顿挫;R波在V 1~V 4导联递增不良,RV3〈RV2;5例表现为缺血性J波。79例患者心肌酶变化符合AMI的心肌酶谱的演变过程及规律。结论对于不典型AMI的诊断,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以及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分析,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2岁,因心慌、胸闷1小时来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Ⅰ、Ⅱ、avR、av1、avF、V3~V6导联的QRS波群前均未见明显P波,也未见明显F波,而在n、V2导联的QRS波群前似乎可见“P”波,形态尖小,“P”-R间期≥0.12秒,QRS波群为室上性,R—R匀齐,频率136bpm,QRS波群后似乎继有“T”波。考虑到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从V1、V2导联见到“P”波而判断其他导联QRS波群前也是有“P”波的,因而没多加考虑,即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其余改变在这里未详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死亡率与梗塞面积及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本文试图运用Wagner提出的QRS记分系统(QRSs)来预测AMI梗塞面积并估价其左室功能。 材料与方法 对1986年确诊AMI住院的47例患者按照Wag-ner QRSs记分法测量每例患者住院后1,2,3天,1,2,3周6份心电图,分析其除了Ⅲ、AVR导联以外的各导联的Q和R波宽度,R/Q及R/S波振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