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芷江县1996年以来开展了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系列服务活动,抓住这个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本转变的突破口,结合本地实际,从搞好基础,改善条件,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入手,扎实稳妥地在我县范围内把生殖保健服务活动全面铺开。 一、摆正位置,提高思想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逐步由单纯的行政干预向服务管理发展,过去由于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不断深入,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成为开展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村级服务网络建设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殖保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女大学生群体生殖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扬州及周边地区4所大学的8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女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殖保健知识,个人保健措施不力,缺乏群体保健措施,妇女保健机构的工作未入校园,对生殖保健的需求程度高。结论女大学生群体的生殖健康将对我国人口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妇女保健机构应拓展大学校园女生的生殖保健工作,促进保健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殖保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女大学生群体生殖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扬州及周边地区4所大学的8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女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殖保健知识,个人保健措施不力,缺乏群体保健措施,妇女保健机构的工作未入校园,对生殖保健的需求程度高。结论女大学生群体的生殖健康将对我国人口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妇女保健机构应拓展大学校园女生的生殖保健工作,促进保健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山西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个地区22个自然村共3256名育龄妇女进行有关生育、保健等生殖健康状况及其需求的现况调查。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初婚年龄平均为19.2岁、平均孕次1.95次,平均活产子女数0.86。夫妇双方婚检的参与率为34.09%,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参与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比例越高。接受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主要地点集中在乡级计划生育所(70.19%).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83.74%)。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中.以提供产前检查服务的需求最高(94.17%)。结论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基础薄弱,文化程度与个人生殖保健的水平呈正相关,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存在问题较多,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迫切。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流动人口生殖保健需求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对成都市3479例流动人口进行生殖保健需求服务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3.07岁,他们对生殖保健知识了解率普遍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不强烈,在现住地生殖保健可得性差,自控避孕法使用率高,无计划生育现象值得注意。对他们提供持续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状况, 为更好地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咸宁市 3个县的 26个村共 3 612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有关生育、保健等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的调查。结果: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初婚年龄平均为 21. 6岁、平均孕次 2. 03次, 平均活产子女数 0 .89。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新婚教育的比例为 12 10%,夫妇双方婚检的参与率为 32. 00%, 文化程度越高, 参与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比例越高。45. 76%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过生殖健康服务, 接受服务的主要地点集中在乡镇计生所 (72. 29% ), 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 (75. 94% )。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高, 其中以提供产前检查服务为最高 (93 .80% )。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基础薄弱, 文化程度与个人生殖保健水平呈正相关,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存在问题较多, 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迫切。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生殖健康与保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生殖健康发展领域中,优先考虑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需求自世界人口发展大会开始,便被提到重要地位。国务院颁布的《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青春期保健问题,但儿童的成长过程必须经过青春期,因此,不能忽视对这一时期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妇女生殖保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6年9~12月对来本院就医或检查的流动人口妇女随机进行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制约流动人口妇女接受妇女保健,文化程度影响她们对就医模式与分娩方式的选择。[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的区域性管理,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开展宣教,提高她们对妇女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降低就医费用,督促她们主动利用卫生保健服务资源与接受妇女保健服务,以保障母婴安全与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0.
关注男性生殖健康发展生殖保健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和探讨生殖健康研究领域中对男性关注不足的问题和加强中国男性生殖保健服务的策略和对策。通过比较女性生殖保健服务,发现男性生殖保健服务的提供明显不足。目前的生殖保健多是建立在妇幼保健服务的背景上,服务对象多为女性和青少年,少有为男性提供生殖保健服务或方便男性就医的机构。男性对生殖保健服务的利用也明显不足。因此,应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把开展男性生殖保健服务作为生殖健康领域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营造促进男性生殖健康的社会氛围,探索为男性及其家庭提供生殖保健服务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的建立提供经验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了快速政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结构式访谈和现场考察等定性方法;在课题组内部开展了"头脑风暴法"的专家讨论会。结果与结论就农村卫生投入政策、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人力政策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经验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和形成过程,分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特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母亲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有效开展健康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母子系统保健项目9个项目县中随机抽取118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受访者对产前检查的知晓率较高,但能够正确接受产前检查的比例较低;母亲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不能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喂养、发育监测等相关保健。结论:建议加强对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参与式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更多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能够主动接受相关服务和采纳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意向论证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存在的焦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通过省市县乡村五个层次,卫生服务组织、提供和消费三方,以及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三大职能的提供与管理的意向调查,得出了与献论证一致的结论。综合各方意向论证结果,下列状况已经成为农村卫生服务的组织、提供和消费普遍认同的现实:原有的我国农村县乡村三级网虽然网络形式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三级卫生网固有特征逐渐消失,基本上为下列状况所替代:(1)协调变成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2)寻求更多一点的经济收益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行为原动力,替代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一致的“共同目标”;(3)医疗、预防、保健三大功能定位发生混乱,“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状况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普遍现实;(4)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成为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焦点问题。这些状况在乡镇卫生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我国城乡分治、二元经济的现实,确立政府对农民医疗保障经济责任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观念;适应我国医疗费用上升,医疗风险日益突出的现状,确立农村医疗保障的重点是缓解因病致贫;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化的趋势,确立农村医疗保障供方多元化的观念;同时应建立家庭帐户和统筹基金相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险模式,以适应农村经济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媛媛  陶芳标  黄锟  龙翔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60-3863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为制定干预方案及改善我国农村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服务提供者及地方不同级别的关键知情人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定性调查。结果: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和健康教育在乡镇卫生院都已开展,但是数量和质量达不到要求;计划生育部门协助开展了部分孕产期保健服务。近几年,服务提供者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行政管理,提高了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但是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分配不平衡、"重临床轻保健"思想、健康教育不足、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不完善、人力制约因素、私人门诊增加等问题,制约了孕产期保健的发展。结论:农村孕产期保健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制约服务可及性的问题,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探索新的政府投入方式、乡镇和农村结合的孕产期保健模式,制定统一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我国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历史沿革分析,三级网存在诸多问题,但国内的各类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三级网焦点问题把握欠缺,实践探索多于和早于理论研究,存在实践推动理论研究趋向。研究显示县乡村三级医疗防保机构的财政投入呈逐年递减趋势,卫生人力总量不低,但运作效率欠佳,且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三级网组织体系呈现网络协调运作功能不佳,趋于解体状况,对于三级网的管理体制改革动向主要有股份合作制和乡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功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我国城乡基层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开展现状,提出缩小城乡预防保健功能差距的建议。资料和方法:分析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总调查数据。结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服务功能整体差距,随着项目优先次序的下降而逐渐扩大。其中,计划免疫农村乡镇卫生院高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随着项目重要性提高,差距反而逐渐增大;健康教育二级项目城乡差距最大。建议:为缩小城乡预防保健差距,应采取多项农村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孕产妇保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寻找适当的改进措施。方法:利用现有资料对一类、二类、四类农村,以及城乡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孕产妇卫生保健利用率二、四类农村要低于一类农村,特别是四类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低;孕产妇死亡率边远地区显著高于沿海和内地;四类农村产妇分娩地点主要在家里(73·9%),且接生人员主要是家人(58%);在家分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认为住院分娩没必要、来不及等。结论:加大国家对西部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人力资源素质;加强妇女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将有助于改善西部贫困地区的妇女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新疆牧区牧业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为新疆牧业医院制定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及能力建设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3个牧业县1055户游牧和665户定居牧业人口家庭中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年新疆牧区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为91.9%(游牧90.7%,定居93.3%)、住院分娩率70.0%(游牧65.5%,定居75.3%)、产后访视率21.7%(游牧17.4%,定居26.8%),均远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44.8%的孕产妇没有接受孕早期产前检查,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及以上医院产前检查的比例较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69.7%是由接生员/村医和家人/朋友接生,可及性差是导致新疆牧区孕产妇在家中分娩最主要的原因;新疆牧区游牧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和产后访视率低于定居者;游牧孕产妇保健的可及性低于定居家族。结论: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孕产妇保健服务需要量大且远未被满足,政府在牧区尤其是游牧点应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健康保障制度和牧民医疗救助制度,改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