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图诊断左房增大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窦性心律109例、持续性房颤313例的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参照UCG检查,探讨ECG诊断左房增大的价值及左房增大与房颤的关系.P波诊断左房增大的3项指标(P波时间>110ms、P波切迹双峰间距≥40ms、PTFv_1<一30mm·ms)的敏感性较低(58%-71%),但特异性高(83%—94%),其中PTFv_1的诊断价值最大.ECG对诊断左房增大仍不失为有用方法.左房增大程度与并发房颤的比例在风心病有密切关系,但在非风心病则否.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多见于冠心病(CHD)和风心病(RHD)。临床研究多认为ECG以V_1导联的房颤波(f波)的振幅与心脏病病因和左房大小有关。本文分析CHD及RHD房颤74例,验证f波振幅与左房内径(LAD)和病因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 74例房颤病人均系住院病例。男36例,女38例;年龄29~84岁。房颤属持续性62例,阵发性12例;CHD42例,RHD32例。每例均作ECG及UCG检查。在V_1导联上避开QRS、T及U波测量10个顺次的f波振幅,综合求出平均值代表该例f波振幅。此值≥1mm为粗颤,共31例;<1mm为细颤,共43例。以UCG常规测定收缩末期LAD代表左房大小。按病因  相似文献   

3.
应用国产 CXD-IM 型超声心动图仪对51例心房颤动的病人左房内径进行了探测,有左房扩大者37例(72.5%)。风湿性心瓣膜病发生房颤者,95%左房增大;冠心病房颤者56%左房增大.对不同病因及左房大小与发生房颤之机理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EHT)的意义。方法 对EHT患121例(Ⅰ期31例,Ⅱ期53例,Ⅲ期37例)分别作ECG、UCG和X线检查。结果 ECG诊断EHTⅠ期阳性率为29.03%;Ⅱ期阳性率为64.15%;Ⅲ期阳性率为72.97%。UCG诊断EHTⅠ期阳性率为83.87%;Ⅱ期阳性率为96.22%;Ⅲ期阳性率为86.48%。UCG、ECG和X线诊断EHT阳性率之间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5)。结论 UCG诊断EHT的阳性率较高,如ECG诊断标准中加上P波的改变可以提高诊断率。ECG、UCG2种方法对EHT的诊断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P向量环对左房肥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莉  胡玲 《心电学杂志》1996,15(3):89-90
为探讨VCG P环变化对左房肥大的诊断价值,观察100例器质性心脏病及40例正常人VCG之P环变化、ECG之P波改变,并与UCG所测左房大小对比分析.结果:VCG诊断标准横面P环指向左后方,最大P向量(-10°——90°),振幅>0.10mV,敏感性(81.6%)明显高于ECG标准PTFv_1<-0.03mm·s(59.2%)(P<0.05),而两种标准的特异性相近.提示部分左房肥大ECG V_1导联P波尚未出现变化时VCG横面P环已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对150例心脏病患者同步检查体表心电图(ECG)及二维超声心动图(UCG),探讨P波时间及Ptfv1估测左房内经的价值,及两者诊断左房扩大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表明诊断左房扩大P波时间≥110ms敏感性为57.77%,特异性为61.66%;Ptfv1≤-30ms.mm敏感性为70.00%,特异性为81.66%。随左房内经增大,P波时间逐渐延长,Ptfv1负值逐渐增大。表明P波时间不如Ptfv1可靠,Ptfv1不仅可以诊断左房扩大,还可半定量估测左房扩大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检测确定的冠状动脉钙化(CAC)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同期行EBCT和ECG检查的临床怀疑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20例,其中:同期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195例,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56例,作3种检查的有38例。结果:CAC率和积分(SC)在ECG、UCG各组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01)。CAC、CS在冠脉造影显示的不同狭窄程度与病变支数各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0.01)。CA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分别达到79.3%、74.1%、76.8%,均显著高于ECG、UCG组(P<0.05)。结论:EBCT检测的CAC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等指标高于ECG、UCG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7岁。因乏力、消瘦3年,反复胸闷、心悸、浮肿1年于1989年8月14日以甲亢性心脏病住院。体检:消瘦、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有血管杂音。心率126次/min,绝对不规则。BP14/8kPa(104/mmHg),血T_34.9nmol/L,T_4 262.6nmol/L。ECG见快室率房颤,左室肥大。UCG: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入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医师常使用CHADS2和CHA2DS2-VASc等评分来识别出高卒中风险的房颤人群。有不少文献报道,左房增大在窦性心律的人群中是卒中事件的危险因素。但是在房颤的患者中,左房大小对卒中事件的预测能力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显示左房增大与房颤患者卒中事件相关,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无相关,因此什么样病因的房颤患者,左房增大与卒中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心脏超声(UCG)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描记方法记录受检者常规ECG后,对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而ECG上出现异常Q波者,使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UCG作检测,对比分析作出明确诊断。结果36例中11例为左室腔内假腱索、16例为心肌肥厚、3例为预激征侯群、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为老年肺心病。结论ECG上出现异常Q波的因素甚多,与UCG联合诊断并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经心脏超声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左房内径增大50例,左房内径正常120例。结果显示左房增大组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内径增大,心功能不全,房颤,PTF_(V1)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有发生房颤,心功能不全的可能。结合PTF_(V1)负值可对冠心病人的预后、治疗做出估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35例房颤病例 f 波振幅与左房内径关系。取心电图 V_1导联3—4个心动周期 f 波振幅的平均值,≥1mm 为粗大 f 波、<1mm 为细小 f 波。左房大小取决于二维心超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40mm 者属左房增大。结果表明,风心病(8/15)出现粗大 f 波,(12/15)左房增大(r=-0.00176);冠心病(6/15)出现粗大 f 波,(8/15)左房增大(r=-0.1275);其他心脏病粗大 f 波与左房增大率均为(3/5)(r=0.0627)。粗大 f 波在风心病和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的 P 值>0.1,无统计学意义。认为房颤 f 波振幅与房颤病因、左房内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病人28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非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病人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反流.结果非房颤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房颤和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积极预防房颤的发生,可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反流最实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结果与无房颤组比较,房颤组的年龄较大、心功能级别较高、左室射血分数较低、左房内径较大、有脑梗死病史者较多,血TG、TC、和LDL-C水平较低。结论年龄增大和左房内径增大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房颤时,可能加速心功能的损害、增加脑梗死事件。  相似文献   

15.
廖波 《内科》2011,6(5):425-427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与左房内径,为解释房颤维持机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共391例,从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从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测量每例病例的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左房内径等指标,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性房颤组的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小于阵发性房颤组,而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左房内径增大、心房不应期缩短可能是持续性房颤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行左房及肺静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诊断左房血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51例需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或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拟行球囊扩张术前常规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有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未提示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且在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时测量左房容积(LAV)。检查前均抽取静脉血检查脑钠肽(BNP)水平。结果:51例房颤患者CTA检测出左房血栓11例,无左房血栓40例,均经TEE检测证实;与房颤无血栓组比较,房颤伴左房血栓组BNP水平明显升高[(168.10±50.68)pg/ml比(253.03±150.88)pg/ml],LAV明显增大[(150.55±47.44)cm2比(229.10±104.96)cm2],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左房血栓,是检测房颤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比较了128例风心病、冠心病、甲亢、特发性房颤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Х线检查。风心病组的LAD、Fv1及Х线左房增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冠心病、甲亢、特发性房颤三组间LAD,Fv1无显著差别,冠心病组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患者之LAD、Fv1及Х线左房增大率均无显著差别。粗大的Fv1波多见于风心病患者,而冠心病者Fv1常细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左房异常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大于7 d)患者为A组;既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又有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 d.一般小于48 h,多为自限性患者为B组;仅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的P波异常,P波离散度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P波切迹明显、P波离散度大者房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直径增大者房颤发生率高,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直径大(P<0.01),显示左房扩大、房内阻滞及P波离散度增大者易发生房颤,危险比增高.结论 左房扩大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先兆,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内径增大可作为发生房颤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71名三种心脏病患者同步检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探讨左房内径与慢性房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左房内径增大,房颤率莲步增加,在相同左房内径下风心痛的房颤率最高,扩张性心肌病次之.冠心病的房颤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前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房颤患者20例,按心脏复律的方式分为直流电复律组7例,药物复律组13例,分别于复律前、复律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个月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和容积,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VA)、A峰速度时间积分(A-VTI)、心房充盈分数(AFF)和左房射血力(LAEF)。分析左房内径、容积变化与左房收缩功能的关系。应用心房肌超声组织定征技术在左房后壁心肌和心包处测量背向散射积分值(IBS)及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CVIB)评价心肌组织的声学特征。结果房颤时所有患者均存在左房扩大,而恢复窦性心律后直流电复律组和药物复律组的左房上下径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恢复窦性心律后第1天、第3天直流电复律与药物复律组比较,左房最大和最小容积显著增大(P<0.05或0.01),VA、A-VTI、AFF和LAEF明显降低。房颤时左房心肌标化IBS较健康对照组增大,而CVIB则降低(P均<0.01),直流电复律组恢复窦性心律后第1天、第3天左房心肌标化IBS及CVIB与房颤时比较无差异(P>0.05),而药物复律组左房IBS%与房颤时和直流电复律组比较显著降低,CVIB则显著增大。恢复窦性心律后第7天、第1个月时,两组左房IBS%与房颤时比较均显著降低,CVIB显著增大(P均<0.01),两组无差异。结论两种复律方式成功复律后随时间推移均可改善房颤患者的左房结构重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