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对某海岛炮连进驻坑道训练时,坑道内的采光照明、微小气候、有害气体、空气中卫生细菌数量及噪声等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5点改善意见:即健全卫生设施,采用双套照明,储足坑道用水,配置防潮用具和加强坑道管理。  相似文献   

2.
某海岛密闭屯兵坑道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岛屯兵坑道密闭时的卫生学状况及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为指导部队科学地利用坑道,保障官兵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的要求,对部队进驻密闭坑道后不同时间的坑道环境各项卫生学指标和人体生理变化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部队进驻密闭坑道12 h,坑道中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各时间点的相对湿度均超过90%,风速、可吸入颗粒物及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总体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CO2体积分数平均每小时上升0.12%;人员进驻前后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部队长时间进驻海岛密闭坑道时,应注意潮湿、空气中CO2浓度和细菌总数等卫生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华北某坑道进驻人员前后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华北某坑道内进驻人员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坑道内1个房间,观察6名人员进驻后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常见无机有害气体(CO、CO2、O3、H2S、SO2、NO2、NH3)、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和细菌总数,并与进驻前及坑道外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的测定值和CO、CO2、O3、H2S、SO2、NO2、NH3浓度及细菌总数,人员进驻前坑道内和坑道口外比较无明显差异,符合《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和《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坑道内TSP浓度为0.55 mg.m-3,明显高于进驻前的0.11 mg.m-3,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进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均符合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7:00、14:00、19:00坑道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O2浓度、细菌总数、TSP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H2S、SO2、NO2、NH3浓度未检出或接近0。结论人员在坑道内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影响坑道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TSP。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坑道进驻人员时,空气中CO2容许浓度的标准。标准规定:(1)坑道我条件下空气中CO2容许浓度为1%;(2)坑道密闭不通风条件下空气中CO2容许浓度为3%,最高容许浓度为5%。该标准适用地坑道进驻人员是的空气卫生监督;其它类型的地下工程进驻人员时也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坑道噪声污染的程度,为噪声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阵地坑道,采用HS5618型积分声级计,按等效声级法监测机房声源噪声与环境噪声,结果:坑道环境噪声本底值33.6~39.0dB(A)。当设备运行时,各机房声源噪声值超标率为11.2%,其中大于85dB(A)的测点占22.3%,坑道环境噪声值均小于85db(A)。结论:坑道机房声源噪声均超标。为了防止坑道噪声污染,建议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岛某部备用坑道秋季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海岛某部无人进驻的备用坑道卫生学状况,指导部队合理和科学地利用坑道环境,保障官兵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方法:按照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的要求,对坑道环境各项卫生学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在所检测的7条坑道环境卫生学指标中,相对温度有2条坑道超过80%,5条坑道超过90%,有4条坑道的风速高于标准要求的最高限值,有1条坑道内的空气细菌总数平均值超过平时限值;各坑道内照度几乎均为0;坑道水源中有4水源的PH值为6.0,1个水源的硫酸盐达400mg.L^-1,1个水源的细胞总数超过100cfu.mL^-1,大肠菌群有1个水源为220cfm.L^-1,4个水源为2300cfu.L^-1,其余卫生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驻海岛某部坑道普遍较为潮湿,部队屯兵进驻坑道时应注意防潮,坑道超标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部队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人员进驻坑道的环境卫生质量及危害因素.方法 选择某指挥坑道内人员生活区,现场监测人员进驻前后密闭坑道内微小气候、氧含量、化学因素污染、物理因素污染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 人员进驻前后,密闭坑道内气压、风速、氧含量、CO、SO2、H2S、NO2、NH3和细菌总数等指标均符合《二炮阵地人员生存生活条件要求》,人员进驻后坑道内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明显升高,最高值为0.35 mg/m3,平均值为0.26 mg/m3,噪声最高值为80.6 dB,TSP和噪声均超过标准限值要求.结论 人员在坑道内工作和生活时,影响坑道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危害因素是TSP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坑道内空气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仪器法现场监测某密闭坑道内各项环境卫生学指标。结果该坑道内微小气候、照度、噪声强度基本符合卫生要求;空气中部分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总悬浮颗粒物(TVOC)浓度最大值超标6.7倍;核材贮存、装检场所放射性污染值明显高于未涉及核部件的区域;空气中微生物超标比较严重,细菌总数为3265 cfu.m-3,致病性真菌数为4705 cfu.m-3。结论该坑道内空气中部分有害气体浓度超标,TVOC浓度及微生物数超标严重,应采取措施治理;屯兵应避免靠近核材库房和装检工作间以防放射性照射。  相似文献   

9.
10.
进驻坑道内半密闭环境人体自觉症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坑道内半密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特殊情况下大量人员进驻提供依据,对进驻坑道半密闭房间内的12名受试者的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部队坑道空气甲醛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6年10月分别检测坑道内不同功能间、摆放家具程度不同的房间、坑道内不同位置、使用空气净化器前、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结果 坑道内甲醛浓度总体超标率为82.9%,摆放全部家具的房间空气中甲醛超标率为100%,坑道前部空气中甲醛超标率最低(63.6%),使用空气净化器后房间空气中甲醛超标率有所下降.结论 放置家具是造成坑道内甲醛超标的直接原因,甲醛污染已成为影响坑道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对驻坑道某部皮肤病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驻坑道部队皮肤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患病痃为20.89%。皮肤病的发生与驻坑道时间、个人卫生密切相关。皮肤病的发生种类为癣病列第一位、痱疖、寻常痤疮分列第二、第三位。提示部队进驻坑道应加强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地下施工坑道中放射性水平,获取工作人员年受照有效剂量,为对工作人员实施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FH40G多功能辐射监测仪及RAD7测氡仪对坑道工作场所的γ射线剂量率及氡浓度实施测量。结果γ射线所致的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207mSv;由氡所致的内照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1.196mSv。工作人员受到的总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2.402mSv。结论 所测的地下坑道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大型指挥坑道自备水源水质及日常管理情况.方法 现地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的某大型指挥坑道12个自备水源,防护措施较完善,6个有消毒措施.卫生学指标均不合格,其中,感官性状不合格的6个,一般化学指标不合格的3个;毒理学指标不合格的4个;微生物学指标均不合格.结论 该大型指挥坑道自备水源质量不高,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坑道内水源水质污染情况,为坑道内安全用水及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道内和坑道外水源的感官、化学、毒理及微生物进行对照调查。结果:坑道内、外7个水源水质感官、化学、毒理除氟化物过低外,其余指标全部符合国标;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坑道外水源污染严重,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浮游生物除坑道内水井中未检出外,其余均有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坑道装修施工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做好环境的改善与防护,维护官兵健康.方法 采用ppb RAEPGM-7240型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检测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4150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析仪检测SO2、NO2浓度,INTERSCAN 4160型甲醛分析仪检测HCHO浓度,FJ-620型环境X、γ剂量率仪探测γ辐射剂量率,美国产1023型、1027型氡连续检测仪、国产快速氡检测仪,直接测量氡气浓度.结果 A区坑道内TVOC、CO2是主要污染物,平均值分别超过国家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标准3.92倍和1.67倍.B区坑道内CO2、TVOC是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超标1.62倍和1倍.C区CO2是污染物,平均浓度值超标2.09倍.监测的11项空气质量要素,各区均有2个环境要素超标,占18.18%.表明装修施工期间的空气质量基本上属于轻度污染状态.结论 ①深化对坑道装修施工中卫生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②把好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选用关,预防和控制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环境污染.③施工人员应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④提倡湿法作业,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部一条坑道在人员进驻状态下为期一个月的空气微生物分布规律,为制订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体培养基对洞口(对照1)、通风口(对照2)、住宿区A1、住宿区A2、工作区、就餐区、厕所7个点位分时段(9时、13时、19时、1时)进行29 d连续采样培养和检测。结果该坑道空气微生物总体分布90~1620 cfu/m~3,平均分布276~489 cfu/m~3,受人员活动、通风状况、内部构造等影响。洞口处空气微生物分布整体最低,平均172 cfu/m~3;通风口在通风状态下微生物分布整体最高,平均1181 cfu/m~3;人员活动区域中空气微生物分布规律:住宿区A1住宿区A2工作区厕所就餐区。结论坑道内空气微生物含量与人员进驻时间无明显关系,人员活动区域中空气微生物分布住宿区工作区厕所就餐区,但总体未超过室内空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坑道内部建设材料种类的增多及坑道保障装备的更新换代,坑道环境有害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对南方某坑道平时和人员驻训期间的微小环境及空气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某军事作业坑道内空气中氡浓度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氡 (radonRn)存在于室外空气和含工作场所在内的所有建筑物中 ,因此 ,它既是住宅内又是工作场所一个不可避免的辐射照射源[1] 。氡衰变时放出α射线并产生一系列放射性更强的子体。这些子体可悬浮在空气中 ,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 ,形成放射性气溶胶 ,当被人体吸入后 ,沉积在支气管内的表面上和肺部 ,产生内射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 ,严重者可导致肺癌。地下坑道内的氡及其子体浓度一般高出地面 1~2个数量级。为了解某军事作业坑道内空气中氡浓度水平 ,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降氡措施 ,指导部队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我们于 2 0…  相似文献   

20.
坑道内储水与坑道空气真菌污染关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坑道水库储水真菌污染情况及其原因 ,对 2 1个储存 13~ 2 5年的坑道水库储水与坑道空气中真菌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储水中真菌数平均为6 5 4个 /ml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上层水真菌数平均 2 338个 /ml,下层水真菌平均 491个 /ml,上下层比较P <0 .0 1;储水与坑道空气中分离出的真菌菌种及比例很近似 ,均以青霉为主 ,青霉、曲霉、互隔交链孢霉、镰刀菌占大多数。表明空气中大量真菌是储水的主要污染源 ,明确了长期储水真菌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