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捻转补泻手法是针刺补泻基本手法之一,其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捻转方向、捻转力度、捻转幅度及捻转频率[1~3]。关于捻转方向问题,尽管历代医家争论颇多,但主要围绕"左为补,右为泻"展开。笔者根据医书及个人临床体会,对此略谈看法,仅供参考。1捻针"左右转"捻转补泻,在《内经》时期并不区分向左向右,《灵枢·官能》中仅载有泻法"切而转之",补法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捻转补泻针刺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捻转补泻是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大成》说“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就是说左捻针,即拇指向前,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次指向前为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古代主要针灸文献及建国后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对捻转补泻的描述,分析从古至今关于捻转补泻手法操作手法的演变。发现教材从刚开始就重视"轻转为补,重转为泻",1985年将"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加入并两者共存,至2012年最近的一版教材完全舍弃"轻转为补,重转为泻"。笔者认为捻转补泻操作手法的不确定源于对捻转补泻的原理的理解不足。故本文通过探究每种捻转补泻方法的教材描述、古代文献描述、现代理论分析及实验探究,理论结合实际探究每种操作手法的合理性,认为捻转补泻应以刺激量大小区分补泻,以"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浅谈针刺捻转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 《光明中医》2001,16(3):56-57
捻转法是针灸临床常用的手法之一 ,用途十分广泛 ,笔者在针灸临床中善用捻转法 ,现参考有关文献 ,将捻转法临床运用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1 源流捻转法 ,始见于《内经》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 :“吸则转针 ,以得气为故。”《灵枢·官能》曰 :“徐旋而徐推之。”后世医家对此法进行了发挥 ,金代·窦汉卿《针经指南》以左转、右转的动作 ,来区别针刺补法和针刺泻法 :“捻者 ,以手捻针也 ,务要识左右也 ,左为外 ,右为内。”《医宗金鉴》曰 :“凡捻针时 ,……如欲治上 ,则大指向外捻 ,外捻者 ,令其气向上也 ;如欲治下 ,则大指向内捻 ,内…  相似文献   

5.
基于针刺手法仪参数图形探讨捻转补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23
探索针刺捻转补泻的操作方法及其补泻原理,以期规范捻转补泻法的操作从而提高针灸疗效.笔者在我院中医工程教研室自行研制的针刺手法测定仪上分别施行"大指努出为主"的捻转补法和"大指收入为主"的捻转泻法,并实时记录这些手法的参数和图形.在所记录的捻转手法图形中同时显示出提插手法曲线,其曲线的频率与捻转几乎同步,但幅度远小于捻转,并且捻转补法图形中的提插曲线水平基线逐渐下行,而捻转泻法图形中的提插曲线水平基线则逐渐上行.这些现象提示捻转补泻手法含有轻微的提插手法,且捻转补法伴有下插之力,捻转泻法则伴有上提之力.表明捻转补泻法的作用原理与提插补泻法类似.  相似文献   

6.
捻转补泻与捻转方向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捻转补泻是针刺补泻基本手法之一 ,作为单纯的捻转补泻 ,根据捻转幅度的大小 ,捻转频率的快慢分补泻为大家所接受 ,但捻转补泻与方圆的关系 ,及捻转补泻分男女、左右问题 ,历代医家看法不一 ,给后学者带来不便。现就笔者的见解谈一点看法 ,仅供参考。1 捻转补泻与方圆捻转补泻与方圆说源于《内经》 ,但记载较简单。《灵枢·官能》说 :“泻必用员 ,切而转之 ,其气乃行……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其方圆补泻法是以捻转配合其它手法的复式补泻法 ,但未说明具体的捻转方向。而《素问·八正神明论》载“泻必用方 ,方者 ,以气方盛也……  相似文献   

7.
针灸推拿的补泻手法是根据<内经>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确立的两种治疗方法.<千金方>云:"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然而,对补泻方法的认识和论述,古今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周易>河图、洛书的理论,对旋转补泻和生成数补泻做粗浅阐述. 古今对旋转补泻的论述 明代陈会的<神应经>中提出了捻转补泻具体的方法.在其"泻诀直说"中曰:"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前法连搓三下,轻提针头向右转,是针右边泻法."由以上论述看出,同样泻法,身体左边与右边捻转针柄方向正好相反.<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没有提左与右,直接说"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王雅儒追忆古人推拿补泻时,在<脏腑图点穴法>中说:"左转行泻右转补,补泻莫妄施,补泻不明,气血错乱." 目前全国高校使用的<针法灸法学>在谈及捻转补泻法时说:"左捻针,即拇指向前,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次指向前为泻."而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的试用教材<推拿手法学>中说:"凡用力轻浅,操作柔和……在腹部则为逆时针方向施术,并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手法为补法;反之,用力深重……在腹部则为顺时针方向施术,并持续时间稍短的刺激手法为泻法."总之,古今历代医家对针刺捻转补泻及推拿旋转补泻的认识和手法各有见地.  相似文献   

8.
对于捻转补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泻在临床针灸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捻转补泻是针刺补泻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捻转补泻作为一种针刺手法始见于《灵枢·官能》篇:“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补必用方,外引其皮……微旋而徐推之……”,文中的“转”和“旋”即指捻转针体而言。可见,在《...  相似文献   

9.
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大鼠红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法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采用断尾放血法造成血虚证模型 ,随机分为 7个组 (A、B、C、D、E、F、G组 ) ,每组 10只 ,A、B组为对照组 ,C、D、E、F、G组分别采用不同捻转参数 (捻转幅度、频率和时间 )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血虚证大鼠的“足三里”穴 ,观察对红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 :不同捻转幅度、捻转频率和捻转时间决定的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大鼠模型的红细胞计数可产生不同影响。当捻转刺激量≤ 2圈 /次、60次 /min、2min操作时间时 ,呈现补法效应 ,当捻转刺激量大于此时 ,呈现泻法效应。结论 :以刺激量大小决定的捻转补泻法是客观存在的 ,并存在一个临界点 ,当刺激量小于这个临界点时产生补的效应 ,大于这个临界点时则产生泻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捻转”如何定“补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捻转补泻法”和“提插补泻法”是针灸临床最基本、最常用的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法”以提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来区分补泻 ,其法较易确定。而“捻转补泻法”涉及到捻转的方向 ,用力的轻重 ,速度的快慢 ,具体如何操作较多歧义 ,故规范“捻转补泻法”对临床具有指导性意义。  以针的捻转方法的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 ,在《内经》中记载较为简单。如《灵枢·官能》中载有 :泻法用“切而转之” ,补法用“微旋而徐推之”。《素问·八正神明论》也只讲到候呼吸而转针 ,但如何捻转区分补泻都没有明确说明。捻转补泻并没有成为《内经》时期的主要操…  相似文献   

11.
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影响针刺效应的多个因素,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以期为提高针刺疗效、指导针灸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8(27)正交表对4因素(穴位的相对特异性、针刺捻转角度和频率、针刺时间、针刺间隔时间)2水平安排实验,运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治疗肾阳虚大鼠,通过观察睾酮、雌二醇的水平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针刺对肾阳虚大鼠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P<0.05或<0.01);上述4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捻针角度和频率、穴位选择、针刺时间或针刺间隔时间,其中捻针角度和频率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或重要因素(P<0.01或<0.05);腧穴的选择也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P均<0.05);而针刺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相对来说是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①针刺对虚证具有"补"的作用;②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选用肾俞穴、采用小角度慢频率的捻转、每天治疗1次、每次1m in;③本实验研究中,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疗效不同,其中捻针的角度和频率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穴位的选用,再次为针刺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T_4、TRH的水平和RT-PCR检测垂体组织中TS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P0.01);针刺捻针的角度、频率、时间都是影响针刺效应的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捻针时间60 s。该研究中穴位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频率,影响最小的为捻针时间。  相似文献   

13.
试论针刺捻转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捻转补泻法”源于《内经》,如《灵枢、官能》篇中有:“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徐而推之”,以及《素问·离合真邪论》中的:“吸则转针,……故命曰泻”等记载,后来盛行于明代。在明代的文献中,对于“捻转补泻法”具体操作,有以捻转方向来分的,有以捻转幅度与快慢来区别的。方法各殊,繁简不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至近代书刊中,仍  相似文献   

14.
朱猛  刘大明  裴建  詹逸珺  沈海月 《针刺研究》2023,(12):1274-1281
目的:采用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技术探索针刺手法的动作特征,提升针刺手法识别分类精度并量化分类。方法:以针刺物理参数的时域特征与手法视频中动态手势特征相结合的方式对针刺手法进行识别分类。选取2位针灸专家和3位年轻针灸师的针灸操作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数据包括提插补法、提插泻法、捻转补法、捻转泻法4种手法,以上都由右利手医生进行。针灸操作过程中,采用三轴姿态传感器采集手指移动加速度和旋转角速度,以此计算针刺过程中手部移动速度、幅度、力度、角度等参数,分析物理参数与不同手法之间在时域上形成的映射关系;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针刺手法视频中图像的时空特征,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对针灸操作视频中的动态手势进行识别和分类,分类过程中将物理参数的时域特征与动态手势特征结合实现手法分类。结果:本研究中4种手法的物理参数结果显示,补法中插针速度快、用力重,提针速度慢、用力轻;泻法中提针速度快、用力重,插针速度慢、用力轻。捻转补法中左捻用力重、旋转幅度大,右捻用力轻、旋转幅度小;泻法中右捻用力重、旋转幅度大,左捻用力轻、旋转幅度小。提插手法主要体现在Z轴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疗效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T、垂体LH的水平和RT-PCR检测下丘脑中GnRH mRNA的表达,以比较上述4个参数的主次及每一参数不同水平的优劣。结果:对针刺疗效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时间、频率,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疗效的主要因素,而捻针角度、频率、时间都是次要因素。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参数为A_3B_3C_2D_2,即针刺肾俞、捻针90°、频率120次/min、捻针60 s;本研究中穴位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时间,影响最小的为捻针频率。  相似文献   

16.
正偏头痛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针灸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1]。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是融合了提插、捻转、九六等手法的复式补泻手法,以捻转补泻为主。龙指左转,虎指右转,反复进行,故称交战,因在捻转补泻过程中,寒热相替,又似龙虎相争之义,故名。本法首载于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为"住痛之针"。笔者采用龙虎交战镇痛针法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关卫 《天津中医》2002,19(4):51-53
目的:阐明捻转补泻手法与泻法的操作是与否存在效应上的差异,并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方法: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采用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健康人足三里后,观察其在即刻、10、20、30min,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不同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率差异,其中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 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以石氏捻转补泻针法较为明显。结论:1)补泻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2)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泻手法最为明显。3)证明补泻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肖仁鹤教授运用特殊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仁鹤,是湖北中医学院针骨系教授,致力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治学严谨,能够遵古训而不拘泥,师古人多有发展,注重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运用几种特殊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在对原有针法改进方面颇有体会,现简介如下:1 改进头针捻转方法  头针捻转方法对捻转的频率、角度、时间要求较高,其捻转频率不低于每分钟200次,捻转角度在360°以上,捻转时间不少于2~3分钟。按常用的头针捻转方法操作,施术者大多易感疲劳,往往达不到操作要求,常常可见针柄…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关穴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中风患者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36例)、慢速捻针组(34例)、快速捻针组(30例)、单纯提插组(35例)和提插捻转组(37例)。均取内关穴,每天针刺2次,每次5分钟,并配合康复训练。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和Fugl—Meyer(FMA)手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手痉挛即刻有效率和治疗8周后有效率单纯针刺组分别为66.7%、55.6%,慢速捻针组为82.4%、85.3%,快速捻针组为96.7%、90.0%,单纯提插组为80.0%、82.9%,提插捻转组为94.6%、91.9%,快速捻针组与提插捻转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0.01)。治疗后Ashworth量表分级和FMA评分提插捻转组、快速捻针组均优于其余3组(P〈0.05,P〈0.01),且提插捻针组和快速捻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有非常肯定的即刻效应,提插捻转手法与快速捻转手法对痉挛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古籍中有关捻转补泻手法的要素,整理捻转补泻手法左右转针、性别、受针者左右、受针者身前身后、经络循行方向等要素发展的源流,分析了古代医家对诸多要素的认识。认为转针左右、性别、受针者左右、受针者身前身后等要素不是捻转补泻的技术核心部分。对于现在研究所关注的幅度、频率、时间3个刺激变量,唯有单次捻转完成时间(频率)被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所重视,可视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对于依据针刺刺激强度区分补泻,则需增加受针者的感受强度这一因素,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