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左归饮对不同月龄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2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以3月龄青年鼠作为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衰老大鼠胸腺体重指数及IL-2、IL-4明显下降,IL-6水平升高,并且变化与月龄有关;左归饮对15月龄大鼠的免疫调节效果较好,对25月龄组作用不及补肾益寿胶囊。结论:左归饮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最佳适应期为老年前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寿饮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4例肾虚血瘀证老年人用益寿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衰老症状及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结果 益寿饮治疗后的衰老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IL-1,IL-2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益寿饮能够提高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产生IL-1,IL-2的能力,进而发送免疫调节功能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在右后肢坐骨神经形成1cm缺损,取同侧颈静脉桥接,注入不同的实验制剂,分为(1)IL-1和IL-6组;(2)雪旺氏细胞培养液组;(3)IL-1和IL-6封闭组;(4)培养液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做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测的结果都显示,第一,二组明显优于第三,四组,结论:IL-1和IL-6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用药组,Longa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浓度。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降低再灌注6、12、24、48h后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组织中IL-1β和IL-6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BMSC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72 h后,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PKH-26标记的移植BMSCs分布,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IL-10含量变化。结果:PKH-26标记的BMSCs在海马CA1区有表达;BMSCs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低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P〈0.05);与尼莫地平组和模型组比较,BMSCs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P〈0.05),升高血清中IL-10含量(P〈0.05)。结论:BM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中IL-1β、IL-6含量,上调IL-10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磷脂酶A2(PLA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葛根素能减轻SAP大鼠胰腺及肺组织的病理性损伤,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PLA2活性及TNF-α、IL-1、IL-6水平。结论:葛根素能有效抑制SAP时增高的PLA2活性,抑制TNF-α的活化,下调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肺组织损伤,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致痫与脑内信号分子proteinkinase Acβ(PKAcβ)的关系。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IL-1β组、IL-6组、地塞米松组。行侧脑室注射相应试剂60min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用SABC法显示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PKAcβ的免疫反应变化。结果 IL-1β组、IL-6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痫性发作,且海马PKAcβ的免疫反应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大鼠呈抑制状态,且其脑内PKAcβ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IL-1β、IL-6的致痫活动中,PKAcβ参与了其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制备慢性哮喘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N组),哮喘大鼠旷置8h,不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A组),采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模式(Vt=10ml/kg,f=30次/min)通气8h:不同剂量氯胺酮干预组(K1、K2组),机械通气前K1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mg/kg,K2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mg/kg,余同A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肺湿干重比(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N组比较,A组、K1组、K2组W/D增加,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O含量增高(均P〈0.05),病理损伤程度加重;与A组比较,K1组、K2组W/D降低,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O含量下降(均P〈0.05),病理损伤程度减轻;K2组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低于K1组(均P〈0.05),其余指标K1、K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胺酮可抑制TNF-α、IL-6及NO的释放,从而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痹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建立Freunds完全佐剂性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通痹饮合剂对大鼠关节肿胀度、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通痹饮合剂低、高剂量对大鼠Freunds完全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性足跖肿胀度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可抑制IL-1β、TNF-α的异常升高(P〈0.05,P〈0.05)。结论:肾通痹片可能通过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浓度而发挥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炎性介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治疗A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P模型,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AP大鼠血清TNF-Q、II。-6、IL-8、PAF水平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AP大鼠血清TNF-a、IL-6、IL-8、PAF明显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清TNF-a、IL-6、IL-8和PAF水平,而有效治疗实验性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福饮颗粒剂(WFYG)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的影响,为从“五脏同补”角度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KOA模型;造模6周后治疗组大鼠开始灌胃WFY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采用ELISA测定WFYG对KOA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采用IHC法观察WFYG对KOA大鼠软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WFYG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L-1β[(2.751±0.269)ug/l比(3.660±0.371)ug/l,P<0.01]、IL-6[(2.719±0.391)ug/l比(3.385±0.313)ug/l,P<0.01]含量,以及关节液中IL-1β[(2.670±0.381)ug/l比(3.630±0.384)ug/l,P<0.01]、IL-6[(2.517±0.343)ug/l比(3.254±0.460)ug/l,P<0.01]含量,上调BMP-2[(0.371±0.025)比(0.212±0.018),P<0.01]的表达。结论:五福饮颗粒剂可通过降低KOA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的含量,上调关节软骨中BMP-2的表达,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2.
肠康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6、IL-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康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肠康饮低、中、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共6组,每组10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同时肠康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肠康饮灌胃,SASP组予以SASP灌胃,乙醇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21d后处死大鼠,观察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IL-6、IL-10的水平。结果:肠康饮能有效提高大鼠血清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并对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肠康饮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间的关系。方法:117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29)、微量蛋白尿组(n=48)和大量蛋白尿组(n=40)。30例体检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测定ACR。对各组白细胞介素水平差异及与ACR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T2DM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无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IL-6、IL-8与ACR呈正相关(r=0.35,P〈0.01;r=0.42,P〈0.01)。结论:IL-6、IL-8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已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的可信性作出评价。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与COPD寒饮蕴肺证模型,观察各给药组动物一般情况,肺功能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病理组织的变化。结果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的一般情况与寒饮蕴肺证的临床表现相符,各项指标的变化(除IL-8和IL-10外)也与COPD的指标变化相一致:大鼠体重减轻,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但IL-8升高和IL-10浓度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出现炎性损伤。在撤除造模因素4w后,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好转。用温阳化饮方和布地奈德干预的模型大鼠症状好转,肺功能改善,IL-8和IL-10浓度与模型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病理切片示炎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用本实验方法建立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杭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30例急性期和30例恢复期患儿血清IL-6、白细胞介素-8和TNF-a水平。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6、白细胞介素-8和TNF-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TNF-a含量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a及IL-6、IL-8在VMC发生和发展的急性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TNF-a,IL-6、IL-8水平对判断VM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3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调控作用。方珐取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B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30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浓度;黏膜切片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5水平分别为(90.5±18.8)pg/mL和(59.6±11.4)pg/mL,明显高于A组(3.8±1.5)pg/mL、(10.8±2.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大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并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鼻腔黏膜中GATA3表达增加,且与细胞因子IL-4、IL-5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GATA3表达增高与IL-4、IL-5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西药联合温和灸对甲减模型大鼠免疫因子及钠/碘共转运体(NI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丙硫氧嘧啶(PTU)溶液灌胃造模成功后,西药及西药加温和灸组以左甲状腺素钠混悬液60μg/kg体重灌胃,每日一次;西药加温和灸组在大椎、命门、脾俞、肾俞施温和灸,每穴10 min,每日1次,每6日休息1日;连续4周。模型组与西药组同方式、同频率固定;空白组不做处理。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激素(T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含量;免疫组化及R-T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钠/碘共转运体(NIS)的含量及NISmRNA的表达量。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SH、TPOAb、TGAb、IL-23含量上升,IL-4、TT4含量下降,甲状腺组织中NIS含量及NIS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西药加温和灸组大鼠血清中TSH、TPOAb、TGAb、IL-23含量下降,IL-4、TT4含量上升;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3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糖尿病组(15只)。高脂饲料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静脉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观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及血清IL-1β、IL-6、IL-18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4周后糖尿病组大鼠FBG、FINS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血清IL-1β、IL-6、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血清IL-1β、IL-6、IL-18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IL-1β、IL-6、IL-18的同时升高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不同阶段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3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再按照视神经损伤程度分为研究l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对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6、12(IL-2、IL-4、IL-6、IL-12)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II。-1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轻度损伤青光眼患者IL-12水平明显高于视神经重度损伤者(P〈0.05)。结论:IL-4对视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IL-6、IL-12具有保护作用;在视神经损伤不同阶段,IL- 12水平存在差异性,提示免疫反应在视神经损害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蕊  杨莉  陈径  李羚  唐珩 《现代医学》2006,34(5):327-32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小剂量及大剂量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以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的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BALF中IL-4、IL—1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地塞米松组和川芎嗪治疗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01);川芎嗪大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降低IL-4和IL—13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4的作用与川芎嗪小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13的作用优于川芎嗪小剂量组(P〈0.05);BALF中IL-4和TL—1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1)。结论 川芎嗪通过抑制IL-4和IL—13的水平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