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1.1 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脑血管疾病多突然发病,大多比较凶险,由于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患者非常痛苦,因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这将对病情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再次诱发脑出血。  相似文献   

2.
王丽  刘青 《职业与健康》1998,14(5):57-57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原来单一的生物护理模式转变成为社会、心理、生理三者结合的’现代护理模式”。各种脑血管疾病常引起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常导致紧张、焦虑、烦躁、自卑、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优良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转归和康复,是减少脑血管疾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自1995年1月~1995年12月间,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84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64岁,男46例,女38例。脑出血30例,脑血栓46例,脑栓塞8例。全部病历均经CT检查而证实。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因饮食、生活作息不节制,久而久之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而这些因素常常使血液中脂质成份增加,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长此以往就会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不良诱发因素的发生,以防脑血管病侵袭而入。  相似文献   

4.
张丽霞 《工企医刊》1999,12(6):111-112
本文就我科1994年~1998年住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297例,除去急性期死亡39例外,258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现将258例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恢复期患者多趋于稳定,但各种并发症可随时恶化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的变化,可以从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结果通过62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康复。结论配合心理护理,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敏 《现代保健》2009,(21):91-91
目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的总结。方法对15例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例并发压疮患者痊愈,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型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卫生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3.25±4.07)分、(42.90±3.9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型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促进患者心理舒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如何做好急性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的死亡,同时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了解家属的思想动态,安抚病人家属的悲伤,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及家属得到最大的蔚籍。本文就3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陈昕  胡竞文  雷亚文 《现代保健》2009,(35):122-123
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等方法,减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伤残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其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抢救存活率不断升高,但因患此病后许多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开展康复医学,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已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新课题。仅2001年1月~2002年7月我院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237例,手术治疗42例,内科治疗195例,为达到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我们对存活的201例患者施行全程康复护理,经随访调查评估,结果85%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还恢复了工作能力。结论由此可见家庭康复护理有利于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使之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秦丽 《泰山卫生》2004,28(2):43-43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世界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中也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此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心理应激现象与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玲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57-158
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极大损失和沉重负担。因此积极寻找病因 ,有的放矢的早期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发现许多脑血管病患者 ,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现象 ,现将 3 0例患者况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3 0例患者 ,其中男性 2 0名 ,平均年龄 61岁 ;女性 10名 ,平均年龄 62岁 ,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脑栓塞 18例 ,脑出血 2例 ;女性脑栓塞 9例 ,脑出血 1例。 3 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发病经过 ,临床症状 ,体征均符合脑血…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5):646-647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评分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简易精神状态量评分(MMSE)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就是这种转变的产物,它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护理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1心理护理研究对象、任务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心理上去把握患者的心理,修复、矫正心理偏差和心理缺陷,使病人的心理状态从消极被动和悲观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人生观对待疾病和困难,心情愉快地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关心的是病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有三大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护…  相似文献   

20.
于新萍  周堃 《工企医刊》2003,16(3):75-75
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病人脑部的好发部位、范围及损伤程度不同,可产生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面瘫、大小便异常等各种复杂症状及各种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我们着重以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