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遵医行为、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糖达标率、遵医行为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达标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及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两组SF-36得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 0. 05),但观察组SF-36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并改善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冠心病行PCI患者10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动机性访谈+行为转变理论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禁酒、禁烟、运动、服药)、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禁酒、禁烟、运动、服药遵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可有效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治的ASTEMI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9月31日收治的ASTEMI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PCI,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连续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遵医行为、心血管事件、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抑郁、焦虑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希望水平[采用中文Herth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观察组遵医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HHI、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行PCI的ASTEMI患者中,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缓解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SAQ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两组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优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S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AMI静脉溶栓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8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遵医行为[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MMAS)]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6个月,两组SPBS中经济负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和自我感受负担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1);干预6个月,两组MMAS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研究组SF-36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App的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17年1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基于手机App的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控制情况、研究期间急性发作加重情况、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劳动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咳嗽及咳痰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急性加重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自护能力问卷调查表中的支气管扩张理论知识、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式、咳嗽技巧及呼吸道管理、运动及睡眠管理、情绪管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SF-36中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职能(SF)、情感职能(RE)与精神健康(MH)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劳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手机App的延续性护理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可使支气管扩张患者得到科学、系统的护理支持,为其疾病护理的自我学习提供平台,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建档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随访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自我管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采取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个月活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调查简表(SF-36)]和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6-MWT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 05),SF-36中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P 0. 05),对护理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应用于AMI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期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徐巧 《当代护士》2017,(11):17-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生活方式评估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MCHB。观察两组遵医程度,比较两组焦虑程度(SAS)、生活质量(SF-36)。结果试验组遵医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A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 <0. 05)。结论 IMCHB用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遵医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估两组不良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CD-RISC)评分和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聚焦解决干预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6例;比较两组疾病恢复情况(包括血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患者相关指标[包括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水平,出院后自我管理水平,护理前及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水平。结果:两组血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1周后,两组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VAS评分水平均较护理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研究组自我管理中遵医行为、定期检查、自我监测、饮食控制、戒烟戒酒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1个月后,两组SF-36中各条目评分水平均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改善自身行为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冠心病PCI术后病人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人情绪控制、合理作息、合理饮食、运动锻炼、遵医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508,6.110,8.142,8.628,6.792,P0.05);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等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94,4.628,4.816,4.201,3.408,P0.05)。[结论]基于专人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遵医行为的养成,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后常规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IBDQ、PG-SGA评分情况,对比两组出院3个月内遵医依从性、UC复发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IBDQ各项评分均较出院前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SGA评级良好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UC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UC患者院外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营养状态,对肠道复旧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12月收治的40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协同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还可改善其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