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88例COPD病人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5.41±8.1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6.34±6.1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病人的住院次数是COPD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COPD病人家属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DN)患者饮食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患者100例,应用饮食行为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测定患者的饮食行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患者饮食行为得分(14.89±2.51)分,应对方式得分(46.45±4.31)分,社会支持得分(35.89±7.56)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9.18±12.75)分。患者饮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治疗方案、参加医院组织健康教育的次数、DN临床分期、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不明确性"和疾病知识(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便利取样的方法对60例COPD患者应用Mic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结果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程度,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临床工作者应关注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选取四川省内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其疾病不确定感。结果: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89±6.7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6.85±6.35)分,均呈中等程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工作现状、透析时间及社会支持是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提升其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44例COPD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1.75±8.4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7.19±6.56)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COPD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且与社会支持相互影响。临床工作者在关注患者治疗和护理时,也应评估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状况,引导家属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简易应对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329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1.91±8.15)分,状态焦虑、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与患者的关系、化疗副反应种类和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因素。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医务人员要为家属提供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防止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给患者带来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晖  王瑞霞  王爱田  师静  张慧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41-1142,1158
目的调查分析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且文化程度影响其疾病不确定感(P〈0.05);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常模组(P〈0.05);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普遍较高,且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护士应关注并了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通过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可获得的社会资源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肿瘤患儿父母11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父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9.47±9.87)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38.12±7.5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居住地、治疗方案知晓程度及患儿确诊情况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维度间均呈负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支持利用度进入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回归方程(P0.05),共能预测总变异的44.6%。结论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父母对患儿治疗方案知晓程度、患儿确诊情况和支持利用度是脑肿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儿父母的认知水平,多方面为其提供与患儿疾病相关的信息,从而减轻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54±11.67)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痛苦和社会支持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干预,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喉癌术后患者对疾病复发的恐惧感程度,并分析其与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7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应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疾病复发恐惧程度,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喉癌患者术后复发恐惧得分(27.98±10.56)分,处于较高水平,且46.75%的患者恐惧程度高;喉癌术后不确定感得分(76.03±7.68)分,社会支持得分(36.97±5.98)分;喉癌复发恐惧与不确定感总分与其各维度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喉癌术后大部分患者复发恐惧程度较高,临床应针对患者恐惧心理,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减少疾病不确定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缓解疾病复发恐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本院82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评估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将其分为疾病不确定感低水平组(低水平组)、疾病不确定感中水平组(中水平组)及疾病不确定感高水平组(高水平组),并将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纳入非高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与非高水平组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方式等情况之间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喉癌患者出现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及高水平组之间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喉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初中、家庭月收入人均3000元、未婚或丧偶及医疗费用自费支付是影响喉癌患者出现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7、2.635、2.008、1.855,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喉癌患者MUIS-A评分与SSRS、CD-RISC及积极应对SCSQ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9、-0.432、-0.397,P0.05),与消积应对SCSQ评分则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5)。结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方式均能影响喉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且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等关系密切,临床积极干预非常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2月1日~2019年4月30日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透中心的168名老年MHD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调查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MHD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 46±8. 17)分,不明确性维度得分最高,为(41. 23±4. 5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5. 63±7. 09)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最高,为(21. 06±4. 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患者透析时间是老年MHD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P 0. 01)。结论:老年MHD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及照顾者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MHD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照顾者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年乳腺癌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状态焦虑量表(S-AI)、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59名18岁~45岁乳腺癌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青年乳腺癌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1.47分±8.345分,85.5%家属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社会支持、化疗副反应种类及文化程度相关。[结论]青年乳腺癌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适时为家属提供病人疾病的相关信息,以降低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糖尿病痛苦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总均分为(2.49±0.83)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54±11.67)分。糖尿病痛苦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35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疾病不确定感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现状有待改善,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疾病不确定感是其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糖尿病痛苦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85名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48~97分,平均(73.72±13.90)分.疾病不确定感17.65%的患者处于高水平,63.53%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疾病分期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因素.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护士应充分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息者疾病不确定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殷静  金菊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81-3884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参考及支持.方法对100例NICU早产儿母亲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等.结果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分别为(82.84±29.12)分、(43.36±13.02)分、(60.74±16.84)分.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知,接受信息支持、文化程度、分离时间、抑郁评分及现居住地均纳入了疾病不确定感回归方程,一起为疾病不确定感总变异的31.4%进行阐释.结论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分离时间、接受信息支持、抑郁评分、文化程度及当前居住地.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多关注其母亲,注重其心理需求,给予她们相应的帮助,以使疾病不确定感有所减弱,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结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20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6.5%的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95.66分±14.2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社会支持以及文化程度是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总变异的35.1%。[结论]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确诊的280例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进行测评.结果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为(105.15±12.66)分;不同职业、吸烟状况、本人是否知晓身患肺癌、自觉疾病不适程度、治疗方式、家人及他人支持程度、宗教信仰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宗教信仰对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影响.结论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9.
潘婷  董懂 《当代护士》2021,28(9):42-44
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80例首次在本院皮肤科确诊为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及疾病不确定感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 得分调查结果显示,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平均得分为(70.95± 11.34)分,其中不明确性平均得分为(45.23±8.18)分,复杂性平均得分为(25.70±4.41)分.疾病不确定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低等水平患者占10.00%,中等水平患者占85.00%,高等水平患者占5.00%,显示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现状为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经济负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及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为影响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负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为影响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OR>I,P<0.05).结论 本次选取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水平,通过合理建议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引导患者建立正确应对方式,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是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PUS-FM-CV)、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2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焦虑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消极应对方式及焦虑水平是疾病不确定感的强预测因子(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其个体特征提供针对性教育,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其焦虑感,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