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晚佝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以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佝偻病。近年来各地对其时有报道但关于我区该病的发生特别是维吾尔族儿童该病的发生状况的报道却不多见。本文分析了我院儿保门诊1996年1月~1998年1月所观察的资料较完整的42例维吾尔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3例岳亿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但在年长儿发病亦很多,且易因症状不典型而误诊。本文将1990~1996年间所遇43例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作一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症的警惕。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之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3—14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疼痛,夜间明显且反复发作。近年来资料表明,青少年发生佝偻病其发病率达14.4%。我科自2001年5月-2008年5月来我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者78人,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密度检查对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定佛山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佝偻病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96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腰椎正位L 1-L4、股骨近端骨密度,对比实验组不同血清25-(OH)D(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腰椎正位L ...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但由于学龄儿童及青春发育期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期,骨骼生长增快,易发生维生素D和钙缺乏,故晚发性佝偻病并非少见。现将我院1999年2月~2003年12月诊治的36例晚发性佝偻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经验,为提高我国人口健康素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儿保科收治的足月生健康婴儿共240例。随机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婴儿采用添加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采用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例数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婴儿均无确诊为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对比两组婴儿用药前后骨密度变化幅度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发生率,两组婴儿在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观察组婴儿在接受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要比对照组婴儿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婴幼儿,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保持正常的营养供给,能达到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婴儿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对改善婴儿骨密度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对本地段内1995年10月 ̄1997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系统管理与监测。A组每间隔1 ̄3个月肌注VitD310万 ̄20万IU/次,连用2 ̄ 3次;B组给VitD2糖丸口服,5000IU/d,连服20d,停10d;C组给VitD滴剂400 ̄800IU,连服一年。三级佝偻病的患病率依次为18.28%,16.04%和27.59%,其中A与C、B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治疗对佝偻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维生素D330万单位肌注1次,3个月后抽血复查上次指标,血清IgG,IgA,IgM,并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期佝偻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的减少及IgG、IgA降低,IgM升高,补充维生素D3后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升高。结论维生素D3主要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而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造成以骨骼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不仅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质疏松、软化、类骨组织堆积而产生骨骼畸形,而且还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疾病.本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亢病患的骨代谢改变及其发生机理。方法:检测甲亢病初治患TT3、TT4、TGA、TMA,血清游离钙(Ca^++)、磷(P)、及24h尿钙(Ca)、P排量;测量非用力前壁桡,尺骨下1/3位点的骨密度与对照组作对照研究。结果:25例初治甲亢病患TGA、TMA均为阳性,血清游离钙(Ca^++)、磷(P)、及24h尿钙(Ca)、P排量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前壁骨量较对照组显减少。结论:高 相似文献
12.
成年男性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单光子吸收技术和双能X射线吸收技术,分别测定38例成年男性肝硬化患者和36例健康成年男性桡骨中远1/3交界处及腰椎、股骨近端的骨密度(BMD)。结果表明:成年男性肝硬化患者BMD与健康成年男性相比,差异无著性(P>0.05),肝功能B级和C级者中轴松质骨BMD明显低于A级者(P<0.05)。提示成年男性肝硬化的BMD变化与肝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D是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类固醇衍生物,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的。而它的作用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的。体内大多数组织和细胞都有VDR。随着科技基因技术的发展,发现其基因上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且其各个位点的含量与许多疾病发生有关,在儿童时期参与佝偻病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介导人体骨质疏松发生。该文主要介绍VDR的结构、分布、基因多态性的遗传易患性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佝偻病和骨质疏松提供合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产后早期妇女骨密度变化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亚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546-1547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妇女骨骼密度的变化.方法 产后3~7天妇女60例,对照组31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1-L4椎体的骨密度,分析妊娠哺乳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产妇组L1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L2、L3、L4骨密度虽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降低现象,L1椎体骨密度测定较腰椎其余部位更为敏感.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早期发现产妇骨量降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标准的患者122例(亚临床甲减组),应用双能X线测定仪(DEXA)检测其骨密度(BMD),并检测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按性别、绝经情况分层,同时纳入与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骨量丢失高于对照组(P<0.005)。亚临床甲减组血钙值均较对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男性血磷、骨密度指标T值、Z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妇女Z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绝经期前妇女和绝经期后妇女T值、血磷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ALP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性别(B=0.543,P<0.000 1)与T值正相关,即与男性相比女性的T值更低;T值与绝经(B=-0.274,P=0.001),年龄(B=-0.161,P<0.000 1),TSH(B=-0.108,P<0.000 1)负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存在血钙下降,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和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将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10 mg/d和20 mg/d,连续口服6个月,于服药前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25-羟维生素D3(25-OH-VD3)、BM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治疗前两组间血脂、25-OH-VD3、HOMA-IR、BMD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TC、LDL、HOMA-IR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25-OH-VD3、BMD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B组TC、LDL、HOMA-IR明显降低,HDL、BMD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25-OH-VD3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25-OH-VD3与BMD、HOMA-IR均呈正相关(P<0.01),与BMI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25-OH-VD3与TC、LDL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后却与两者均不相关;治疗前后25-OH-VD3与HDL均不相关.治疗前后BMD与25-OH-VD3、BMI均呈正相关(P<0.01),与HOMA-IR呈负相关(P<0.01),与TC、LDL、HDL均不相关.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维生素D水平、增高BMD.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临床检验人员进行研究组肾脏疾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群骨密度检测工作,记录两组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肾小球滤过率对骨密度影响效果,通过统计分析获得结论。结果通过研究组肾脏疾病病人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五组肾脏疾病患者骨密度可知,A组骨密度最高而E组骨密度最低,即肾功能越差则骨密度越低,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将显著增加,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肾脏疾病与骨密度相关性特征,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缓解肾脏疾病患者骨密度下降速度,减少其骨质疏松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多项指标评价 38例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38例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 ,将此批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2例 ,给予颈内静脉置管行全肠外营养 ;对照组 16例行口服饮食和 (或 )常规外周静脉营养。3周后再测定各项指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营养、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 (均 P<0 .0 5 ) ,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 (P<0 .0 1)。结论 :全肠外营养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免疫力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评价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诊断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共100例,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行长春瑞滨加吡柔比星化疗两个疗程,观察组同时使用艾易舒注射液.于化疗第1天及最后1天采血.检查患者血象、肝肾功能及一般情况记录。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毒性反应小于对照组。结论:艾易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相关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