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人群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对住院病人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19843人次中共检出阳性172例,阳性率0.87%.老年人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阳性率,神经内科患者阳性率较高.结论:老年人群有较高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揄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的分布情况,为血站选择低危无偿献血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对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发现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0.89%,阳性分布率与年龄、职业有关,30~55岁阳性率最高,随年龄递增有上升趋势,个体经营者与工厂工人人群中阳性率较高。结论 献血前应严格体检,提高梅毒抗体检测水平,对高危人群更应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1PPA)和环状卡片反应素实验(RPR)两种方法对我院皮肤病性病门诊65例梅毒病人进行检测分析。结果:TPPA法的阳性率为90.77%、RPR法的阳性率为56.92%。结论:TPPA法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在梅毒感染初期,患者未产生抗体时RPR法检出率较高,因此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80例患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通过914例年龄60岁(青中年)患者与366例年龄≥60岁(老年)患者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老年人群梅毒发病的原因及特点。结果:1280例受检者中,ELISA、TPPA、PRR阳性率分别为2.34%、1.72%、1.02%;ELISA阳性14例,TPPA确证11例,ELISA与TPPA检测的符合率为78.57%;年龄60岁与≥60岁人群相比,TPPA、ELISA、PRR阳性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11例梅毒抗体阳性病例中,呼吸内科患者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4例、神经内科患者2例。结论:TPPA法与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但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偏高,还需慎重考虑老年人梅毒试验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50~70岁老年人感染性疾病检测中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高感染率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113例老年患者和82例中、青年患者的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呈现阳性患者采用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诊。同时,按患者年龄和收治科室进行分组,并统计各组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结果:50~70岁之间的患者TP-ELIS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患者。结论:由于50~70岁的老年人自身抵抗力比较低,梅毒的致病机理是造成TP-ELISA法检测中梅毒抗体发生隐性比例高原因。  相似文献   

7.
方小桂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2-103
目的:明确血源性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疗损伤性感染防护和规避医疗纠纷的重要意义,探讨其流行趋势及意义。方法:对在潜江市中心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的血液传染性标记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相关资料进行阶段性回顾。结果:在88 669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血清为12 857例,阳性率为1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42%;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率为0.06%,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为1.08%。结论:潜江地区病原体感染以HBV为主,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CV、HIV和TP感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我市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献血者和梅毒临床患者共2000份血清标本,其中包括170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300份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在300份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95份,TP-ELISA共检出阳性298份,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3%和99.3%.TP-ELISA从170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6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6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35%.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LISA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判断客观、准确,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9.
RPR、TPPA、TP-ELISA3种检测梅毒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梅毒患者血清标本4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经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12份,分别用RPR、TPPA、TP-ELISA 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梅毒患者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95%,TP-ELISA阳性率为98%;3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RPR、TPPA、TP-ELISA均为阴性。20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阴性;12份SLE患者血清4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为阴性。结论由于梅毒患者抗体出现有差异,故临床应同时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以防止梅毒患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梅毒患者血清标本4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经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12份,分别用RPR、TPPA、TP-ELISA 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梅毒患者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95%,TP-ELISA阳性率为98%;3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RPR、TPPA、TP-ELISA均为阴性。20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阴性;12份SLE患者血清4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为阴性。结论由于梅毒患者抗体出现有差异,故临床应同时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以防止梅毒患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ELISA、RPR、Trust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分析1711例梅毒检测标本资料,其中阳性标本例数30例,阳性率为1.8%。结果:ELISA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RPR、TRUST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对疑似梅毒患者有确证作用,但是其最终确诊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试验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潘小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101-102
目的:比较分析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与TPP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主要通过观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判定其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病患986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对照组使用TPP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抽取其血清标本备检。结果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5.76%(127/493),而TPP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0.69%(102/493)。若以TPPA法作为金标准,ELISA法测定患者梅毒螺旋抗体的特异性是98.71%,敏感性是94.25%。结论: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TPPA法,此外ELISA还具有重复性优良、容易分析、结果比较客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梅毒血清学试验为诊断梅毒必需的检查方法,对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学的诊断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可产生2种抗体:一为非特异性的抗心脂质抗体,可用牛心脂质检测出,称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反应,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二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相似文献   

14.
黄萱  陈宝健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01-101
目的:研究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289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312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1.1%、抗-HCV的阳性率为0.70%、抗-HIV的阳性率为0.5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06%.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夏和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06-106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其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12例受血者血清中乙型性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9.29%,抗HCV—IgG的阳性率为0.89%,梅毒的感染率为0.30%,HIV抗体的阳性率为0%。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它可以避免与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和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输血前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在预防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4项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本组3000例患者中,HBs Ag阳性412例,阳性率为13.73%。抗HCV阳性81例,阳性率为2.7%。TP特异性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0.47%,抗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10%。其中HBs Ag、抗HCV双重阳性为15例,HBs Ag、TP抗体双重阳性为1例。不同科室的患者均有输血相关病原学标志物检出,HBs Ag、抗HCV遍布于各科室,检出率较高;HBs Ag、抗HCV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消化科和感染病科,抗HCV阳性多为输血次数多,透析患者。抗HIV抗体、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多集中在性乱和吸毒人群。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已感染相关传染性疾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和进一步感染,最大限度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治率。方法对115例梅毒患者和200例非梅毒人群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TRUST法、TP-ELISA法、TPP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80.9%,96.5%,99.1%,特异性分别为95%,99%,100%。结论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TP-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均高,适合住院、门诊患者和大批量人群的梅毒筛查;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可用作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孕妇产前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减少母婴垂直传播, 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5 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 型肝炎免费筛查的孕妇 36706 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706 例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 为 9.47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为 0.3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阳性率为 0.01 %。< 25 岁孕 妇的 HBsAg 阳性率最低,为 5.595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 阳性率逐渐升高。< 25 岁和> 35 岁孕妇的 TP–Ab 阳 性率均较高,分别为 0.565 % 和 0.749 %。结论:福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的阳性率较高,做好孕妇产前乙型肝炎、梅毒及艾 滋病的筛查工作,有助于及时阻断和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母婴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9.
患者输血前相关血液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状况及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拟输血的896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抗体(抗HIV1+2)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10.60%,抗-HCV阳性率0.67%,抗HIV1+2阳性率0.0%,抗-TP阳性率0.22%。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止出现输血医疗纠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很多,各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同,通过对4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梅毒检测的有效方法从而选择对临床患者更合理有效的方法.方法 用TRUST、胶体金、TP-ELISA、TPPA四种方法对189例梅毒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这四种方法检测结果为:TRUST方法灵敏度为61.38%,胶体金方法灵敏度为64.02%,TP-ELISA方法灵敏度为96.00%、TPPA方法灵敏度为100.00%.结论 TPPA 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适合对高危人群的梅毒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