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the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使原发性肝癌得以早期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已得以扩展,包括蛋白类标志物及基因类标志物。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常用的蛋白类肿瘤标志物进行简单的阐述。一、甲胎蛋白(AFP)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肝是合成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onAFP)的主要场所。AFP在人体胚胎的第…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世界范围内肝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以亚非地区较高,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前。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肿瘤的第6位,病死率居第3位[1],亚洲的肝癌患者约占全世界的80%,肝癌已成为人类恶性肿瘤疾病中致死性因素之一[2]。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医学诊疗  相似文献   

3.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的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但其在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脏疾病中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临床检测的敏感度较低[1].研究发现,AFP具有糖链异质性,以小扁豆凝集素(LCA)作为外源性凝集素可将AFP分为LCA非结合型(AFP-L1,AFP-L2)及LCA结合型(AFP-L3),其中AFP-L1主要存在于良性肝病中,AFP-L2来自孕妇,而AFP-L3则为HCC所特有,即通常所说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肝癌诊断的高特异性指标,被称为新一代肝癌标志物,有助于HCC的早期鉴别诊断[2].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第五大肿瘤,但其死亡率居肿瘤导致死亡的第2位。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肝癌病人就诊时已进入晚期。因此,寻找准确、有效的肝癌分子标志物对提高肝癌病人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肝癌诊断分子标志物,然而其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肝癌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及预测复发,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肿瘤血清标志物相继出现,一种新的血清标记物--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超过AFP.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五大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HCC的生物标志物对于HCC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肝癌肿瘤标记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5%~90%为肝细胞癌(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对全国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中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1]显示,肝癌是我国目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4位、致死率第2位的恶性肿瘤。[1]肝癌早期因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发现,很多患者没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确诊时即伴随肿瘤转移与并发症,预后很差[2]。[2]肝癌的发生机制复杂,其病因及分子机制尚未完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约53%发生于我国大陆,肝癌也是我国第2位的肿瘤死亡原因[1].早期诊断是提高总体疗效的关键.笔者自2003年起开展肝癌二级预防工作,发现和诊治17例微小肝癌(MHCC),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原发性肝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占比达85%~90%[1]。尽管影像学手段的进步使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但仍有一些患者初次诊断结果为大肝癌甚至巨块型肝癌(肿瘤直径10cm),常表现为肿瘤低分化和血管侵犯等征象,五年生存率在10%以下[2]。过去,人们认为肿瘤直径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手术可行性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上第5大常见肿瘤,在肿瘤致死原因中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居第3位。肝癌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发病人数超过62.6万人/年,死亡人数接近60万人/年。肝癌在组织病理学上分为3种类型,其中90%是肝细胞型肝癌(HCC),另外10%为肝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型肝癌(MHC)。由于起病隐袭,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达局部晚期或已出现远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以及同时组成的混合型肝癌,其中HCC最常见,约占90%,通常所称的肝癌一般是指HCC。世界卫生组织GLOBOCAN 2012的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位居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年新发病例约782 000例,死亡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聚糖蛋白3(GPC3)在肝癌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亲和力高的特点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681份不同人群血清中的GPC3.结果 (1)肝硬化组(42.9%)、肝癌组(41.4%)、肝癌复发组(61.1%)患者血清GPC3阳性率与正常人组(4.1%)及乙肝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细胞型肝癌组(HCC)血清GPC3阳性率(45.9%)高于胆管细胞型肝癌组(ICC)(20.9%)(P<0.05);HCC组中直径≤3 cm的小肝癌及AFP≤20μg/L的肝癌血清中GPC3阳性率分别为36.0%、41.9%;AFP≤<20μgs/L且直径≤3 cm的小肝癌患者血清GPC3阳性率为44.4%(4/9).(2)联合血清AFP及GPC3,可将单独应用AFP时提示肝癌复发从77.7%提高到88.9%.(3)结肠癌肝转移病例血清中GPC3的阳性率为28.6%.(4)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2~16 d内HCC患者血清中GPC3的变化多样.(5)24例HCC组织GPC3阳性20例,其中血清GPC3阳性率为50%.结论 血清中GPC3的测定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提示复发、转移及评价手术治疗效果中可能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建立判别方程.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003年11月至2006年4月大坪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67例良性肝病患者(肝病组)、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12项肿瘤标志物,并在肝癌组与肝病组患者之间建立判别方程.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组中87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呈阳性表达(89%),肝病组中有13例呈阳性表达(19%),对照组中有2例呈阳性表达(4%).3组中的AFP、CEA、铁蛋白、CA19-9和CA125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30,40.472,31.708,75.897,153.066,P<0.05).联合检测这5项指标,肝癌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为89%,明显高于单项AFP检测的64%(X2=16.362,P<0.05).所建判别方程的判断准确率为90%.结论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优于单独AFP检测,可用于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肝癌作为全球第4位肿瘤相关致死性疾病,一直被列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至2030年将有100万病人死于原发性肝癌~([1])。其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无论对于早期HCC还是进展期HCC,尽管目前存在大量治疗方式,但手术根治切除仍是最有效的~([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microRNAlet-7a(let-7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qRT-PCR检测60例HCC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et-7a的表达,分析血清let-7a水平与HCC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HCC患者血清let-7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人群(0.538 vs.1.571,P0.05);HCC患者血清let-7a水平达与癌栓形成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HBV感染、肝硬化、肿瘤直径、肿瘤个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AFP水平均无关(均P0.05);以0.529为let-7a诊断HCC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71%,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5%CI=0.624~0.839);联合检测血清let-7a与AFP,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97%,AUC为0.92(95%CI=0.866~0.987)。结论:HCC患者血清let-7a水平降低,let-7a可能成为诊断HCC的新的分子标志物,联合AFP检测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或宿主所产生的对该肿瘤有一定特异性的物质。由于对一定的肿瘤具有特异性,可以识别肿瘤。临床上用作肿瘤的诊断和有可能以其抗体作为载体对肿瘤进行“导向治疗”。肝癌的标志物在各种肿瘤标志物中被研究得最多,其中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首推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癌胚蛋白,胚胎时期由胚胎肝、卵黄囊细胞等产生,出生后消失。当肝细胞癌变时再现。七十年代初由Abelev氏等推荐临床应用。我国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AFP对肝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并用以进行普查证实了AFP对肝癌早期诊断的  相似文献   

17.
正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2018年全球第7位常见肿瘤,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每年约78.2万人死于HCC~([1])。我国是HCC高发国家。2015年发病率为26.92/10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50%以上~([2])。HCC破裂(rupture of HCC, r HCC)是其严重并发症。在亚洲,约10%的HCC最终因破裂出血致死。r HCC同时也是继肿瘤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性肝癌伴癌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伴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PNS)的发病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0例HCC患者的生化、影像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PNS组与非PNS组的差异.结果 PNS占同期HCC患者住院人数的17.8%(64/360),男女之比为7:1.PNS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占同期HCC患者的9.2%,下同),高胆固醇血症(5.6%),白细胞增多症(5.0%),血小板增多症(0.3%),红细胞增多症(2.8%),高钙血症(1.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6.9%(25/360).与非PNS组相比,PNS组患者的AFP水平、肿瘤直径、门脉癌栓发生率、乙肝病毒感染率和GGT水平显著较高(P<0.05),而生存时间较短(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FP>800 ng/ml,肿瘤直径>6.5 cm和PN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 伴PNS的HCC患者预后较差,PNS的发生与AFP水平,肿瘤直径密切相关,熟悉其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2例, 女性43例, 年龄(59.0±9.3)岁(范围:34~86岁)。另纳入同期收治的85例非HCC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性42例, 女性43例, 年龄(54.2±11.3)岁(范围:22~80岁)。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6时, 采用真空采血管, 空腹采肘静脉血约3 ml, 避光低温保存, 当日送检。取甲胎蛋白(AFP)≥20 μg/L为阳性, PIVKA-Ⅱ≥32 AU/L为阳性。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FP和PIVKA-Ⅱ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 PIVKA-Ⅱ单独检测在HCC各期的灵敏度均高于或等于AFP, PIVKA-Ⅱ和AFP单独诊断HCC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85.1%和52.1%, 但PIVKA-Ⅱ的特异度不及AFP高, 分别为78.8%和96.5%。在HCC的早期(Ⅰa期), PIVKA-Ⅱ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64.5%, 而AFP...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排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部分HCC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传统HCC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AFP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但是AFP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而影像学检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早期HCC的确诊仍然相当困难.为了提高对早期HCC的诊断率,亟待寻找新的HCC诊断标志物,以更有效地进行HCC病例的筛选、更好地了解HCC的治疗前状态以及制定更优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