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奇台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发现奇台县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方法对2011-2012年630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炎症患病率较高,而绝经后妇女的肿瘤患病率较高,通过普查可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妇科普查了解已婚妇女宫颈疾病发病情况,做好宫颈疾病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1236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宫颈疾病普查的资料。结果:已婚妇女妇科宫颈疾病普查1236例,其中患宫颈疾病者438例,患病率35.44%;宫颈炎326例,占26.37%;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8例(HPV阳性20例,HPV阴性8例),占2.27%;宫颈癌3例,占0.24%;其他宫颈疾病81例,占6.5%。结论:开展宫颈疾病普查有助于妇科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宫颈癌的预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院已婚女职工420例妇科体检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已婚女职工常见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420名医院已婚女职工采用宫颈刮片、宫颈脱落细胞学病理检查、内诊、B超等检查。结果查出16种常见妇科疾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糜烂19.75%、附件炎7.62%、阴道炎4.52%、早期宫颈癌2例;宫颈糜烂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附件炎的发病率最高的是30~49岁,各年龄段差别有显著性(P〈0.01),而阴道炎各年龄段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定期妇科普查可早期发现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并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普查,降低妇科疾病患病率,关键要降低宫颈糜烂及阴道炎的患病率,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方法:对我厂7206例25岁以上已婚女工进妇科疾病的普查。结果:查出生殖系统疾病,以宫颈炎检出率最高,占女工总数的22.08%,年龄与慢性宫颈炎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处理,X^2=148.52.P〈0.005);宫颈糜烂占16.81%。阴道炎占14.65%(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占女工总数的6.8%),经统计学处理,x^2=252.26,P〈0.005,各年龄纽间滴虫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力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普治。普及防癌知识,提高妇女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现状及其与户籍所在地育龄妇女的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6653例20~50岁包括流动人口和户籍所在地的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检查。结果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0.07%,高出户籍所在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两者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以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最高,为30.11%;其次是阴道炎、宫颈纳氏囊肿和宫颈息肉。结论争取政府部门对妇女保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健康普查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健康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4416例已婚女职工宫颈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已婚女职工宫颈糜烂与发生年龄的关系及宫颈情况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对太原铁路局4416例已婚女职工普查的宫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宫颈糜烂以25岁~46岁组最高。占90.64%,与低于25岁高于45岁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氏Ⅰ级组,宫颈光滑为82.49%,宫颈糜烂占17.51%。巴氏Ⅱ级组,宫颈光滑占40.84%,宫颈糜烂占59.16%。巴氏ⅡB及巴氏Ⅲ级以上组,宫颈光滑占16.67%,宫颈糜烂占83.33%;经阴道镜宫颈活检,有4例为炎症3例为宫颈癌,发生率为42.86%,其中1例为巴氏Ⅲ级,宫颈Ⅲ°糜烂,2例为巴氏ⅡB,1例宫颈光滑,1例宫颈Ⅱ°糜烂。结论:重视妇女病普查工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糜烂的相关高危因素,为该病预防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780例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及妇科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糜烂检出率为27.56%。随年龄的增长,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处于生育高峰年龄段(21~39岁)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25.054,P〈0.01);高危型HPV阳性者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危型HPV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x^2=47.303,P〈0.01);宫颈糜烂的患病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x^2=4.005,P〈0.01);随产次的增加,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16.866,P〈0.01);随普查频率的增加,宫颈糜烂患病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x^2=12.108,P〈0.01)。结论宫颈糜烂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三明市城区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以及对生殖健康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妇女生殖健康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2年~2004年,对城区5428例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怀孕次数与妇科病患病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职业与妇科病(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妇科疾病患病率前4住分别为细菌性阴道病(48.23%)、宫颈糜烂(35.61%)、宫颈息肉(11.95%)、附件炎(10.94%),总患病率为54.97%。其中患1种妇科病占10.85%;患2种妇科病占64.10%;患3种以上妇科病占25.03%。结论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王弘 《甘肃医药》2014,(5):374-375
目的:了解我市社区已婚妇女宫颈疾病发病情况,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早治疗,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社区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TBS系统检查和子宫附件B超检查。结果:3350例宫颈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宫颈糜烂19.46%、宫颈腺体囊肿17.85%、宫颈息肉2.27%、宫颈上皮内瘤变(CIN)0.57%,宫颈浸润癌1例。结论:定期妇女病普查,对降低慢性宫颈炎及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已婚女性妇女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本省统一的妇女病普查登记表,对每一位被查者进行编号,依次按编号进行妇女病常规检查,及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测,对盆腔包块或可疑子宫肌瘤者做B超检查。结果:已婚妇女患病率59.11%:经普查共检出10种妇女病,其中宫颈炎468人,占普查总人数的32.82%。将各年龄组间患妇女病的百分比对比有显著差异(X^2=15.09,P=0.01),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X^2=14.54,P〈0.05),宫颈糜烂的发生率各年龄组差异非常显著(X^2=18.66,P〈0.01);慢性盆腔炎与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各年龄组内差异显著(X^2=14.15,P〈0.05,X^2=5.99,P〈0.05)。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63.95%。结论:已婚女性妇女病患病率高达59.15%,涉及病种十余种,改善妇女健康刻不容缓。患病与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已婚妇女的宫颈病变情况,提高当地妇女对宫颈病变的认识,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巴氏分级,并对巴氏分级Ⅲ级及以上者行阴道镜检查,对镜下有异常者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已婚妇女中,宫颈病变患病率为1.745%,宫颈癌患病率为0.032%;汉族与东乡族妇女宫颈病变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已婚妇女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帮助东乡族妇女普及生理卫生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珠海市某企业848名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企业已婚妇女妇科病患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对珠海市某企业848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及白带常规镜检,宫颈涂片检查(特殊情况宫颈活检),子宫附件B超和红外乳腺扫描。结果 实检848人,患病745人,患病率87.85%,检出常见妇科疾病有:宫颈糜烂、阴道炎、乳腺肿块、子宫肌瘤、附件炎、附件囊肿。妇科病患病情况与职业有关,干部患病率78.31%,工人患病率90.5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企业已婚女职工健康教育,大力宣传生殖保健知识,积极防冶宫颈炎、阴道炎;定期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2a对郑州市市直机关已婚妇女进行妇科调查及辅助检查。结果:2000年宫颈糜烂患病率为33.12%,2001为31.41%,2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糜烂34岁以下患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使用不同避孕工具,孕次多,合并阴道炎的患者间宫颈糜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4岁以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龙湖区机关事业单位217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患病率69.95%;阴道疾病30.83%;宫颈疾病39.35%;生殖器官肿瘤8.02%;盆腔炎4.42%;乳腺疾病33.32%;各种疾病不同年龄妇女患病率不同。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患病率较高,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加强生殖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积极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方法: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于2006年1月-2007年4月对吉林市各托幼园所的1846名已婚保教保育人员进行了妇科疾病普查。结果:结果显示,妇科疾病患病人数448人,患病率24.26%,排在前3位的是:患宫颈糜烂234人,患病率12.68%;其次是患霉菌阴道炎50人,患病率2.71%;排在第3位的是患乳腺增生,32人患病率1.73%。各年龄组与妇科疾病的关系表明,宫颈糜烂与霉菌阴道炎好发于≤30岁的年龄段,乳腺增生好发于31—50岁年龄段,另外,宫颈糜烂多发生于阴道分娩的妇女,其患病率与剖宫产分娩的妇女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掌握我地区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并探讨与子宫肌瘤患病有关的因素。方法:2007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8261例妇女,均填写统一的妇女病普查体检表,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阴道B超检查。结果:8261例调查对象中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11%(670例),呈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13.50%)。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次组调查对象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次增加呈增高趋势。生殖道炎症、安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均与子宫肌瘤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肌瘤患病率与年龄、职业、孕次、生殖道炎症、口服避孕药及放置节育器均有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吉祥  刘秀霞  高睿  何英  刘丽娜 《中外医疗》2012,31(19):122-122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及生殖系统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母亲健康工程)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68例年龄在20-49岁已婚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电子阴道镜检、盆腔B超、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刮片病理检查等。结果生殖系统肿瘤患病率8.8%,感染性疾病患病率43%中,其中阴道炎症患病率21.1%,宫颈糜烂患病率20%,宫颈肥大患病率19.8%,宫颈息肉患病率5.1%,宫颈腺囊肿患病率6.3%,盆腔及附件炎患病率3.8%。结论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高,是危害农村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生殖健康普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力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作(母亲健康工程)。  相似文献   

18.
潘琼  吴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7):124-124
目的:对比城市低保妇女与城市职业妇女在妇科病的患病率及不同年龄段患病率的不同,关心城市低保妇女生殖健康,创建和谐社会。方法:采用统一制定的妇科普查表对普查对象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白带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2006年普查双塘社区低保人数951例,患妇科病333例,患病率35.02%(主要疾病为宫颈糜烂、子宫肌瘤、阴道炎。普查教师干部4545例,患病663例,患病率14.59%(主要疾病为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两组人群患病率上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社区低保妇女在生活水平、医疗保险及生殖健康知识等方面不及职业妇女而致妇科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兵团农二师21团妇女病发病情况及趋势.方法:对2008年、2010年、2012年该团范围内所有在岗和不在岗的49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根据普查情况及发病状况分析常见病所占的比例和发展趋势.结果:普查6848人,普查率92.8%.受检者中查出患妇科病4828例,患病率70.5%;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发病率居首位(2418例),患病率35.3%;其次为阴道炎2153例,患病率31.4%;乳腺疾病638例,患病率9.32%;子宫肌瘤296例,患病率4.32%,附件包及盆腔积液162例,患病率2.37%;宫颈癌前病变2例,确诊早期宫颈癌1例.结论: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是严重影响21团妇女生殖健康的疾病,是预防保健的重点,要提高妇女的整体健康水平,必须大力普及妇女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降低妇女疾病发生率,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同时落实好治疗后的跟踪随访工作,以达到降低妇女病发病率,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辖区内已婚妇女宫颈糜料患病情况。方法 按全国统一标准对1198名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普查。结果 31-4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1.7%),妊娠次数3次以上患病率56.8%,农民和机关工作人员患病率分别50.0%和36.9%,产后间隔1个月过性生活的患病率为55.0%。结论 不同年龄及职业,患病率有所不同,宫颈糜烂与妊娠次数成正比,产后性生活间隔时间越长宫颈糜烂患病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