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道病毒71型核酸检测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核酸检测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132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和18例非手足口病的患儿同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入院时粪便中EV71病毒核酸,分析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结果 132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入院时粪便中检出EV71阳性者有85例,占64.39%;18例非手足口病患儿粪便中未检出EV71,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5,P<0.05).结论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可确诊为手足口病,但核酸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手足口病感染的可能,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手足口病病毒核酸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09年5-8月奉贤区幼儿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粪便和咽拭子标本,分别用实时荧光RT-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肠道病毒EV71、Coxsackie A16(CoXA16)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在对38例疑似病例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时,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到EV71、CoXA16阳性标本为63份,阳性率为82.89%;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到52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42%。结论实时荧光RT-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且能在采样后数小时内检测到病毒的RNA,从而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因此,该方法对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aning of EV71 viral nucleic acid test in diagnosi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 Methods The feces of 132 HFMD patients and 18 non-HFMD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RT-PCR on the EV71 viral nucleic acid, the consistent of real-time fluorescence RT-PCR results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feces in 132 HFMD cases, 85 were EV71 virus positive (64.39%); of the feces in 18 non-HFMD cases, none were EV71 virus positive,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2 = 26.75, P < 0.05). Conclusions The main pathogen of HFMD is EV71, HFMD can be diagnosed when the viral nucleic acid test is positive, but can't be eliminated when the nucleic acid test is negative, diagnosi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symptoms.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10年4~8月北京市怀柔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该地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探讨实时荧光RT-PCR在检测手足口病毒核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0年4~8月怀柔区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人肠道病毒(包括EV71、CoXA16)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4~8月共采集121例标本,检出肠道病毒EV71型87例,CoXA16型19例,肠道病毒通用型6例,阴性9例。结论 2010年4~8月怀柔区手足口病毒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实时荧光RT-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且能在采样后数小时内检测到病毒的RNA,从而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该方法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及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有力的病原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检测,掌握眉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手足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1 -03/12间351例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 - time( RT - PCR)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结果 在351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178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135例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75.84%);36例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20.22%),7例为其它肠道病毒阳性(3.93%),3~12月份均有病例报告,5、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儿童(94.94%)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4∶1.结论 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5、6月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7.
评价病毒分离培养、RT-PCR及实时荧光RT-PCR法对于肠道病毒7l型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疖毒分离培养、RT-PCR、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2009年龙岩市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送检的153份手足口病患者咽捌子样本进行EV71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3种方法总体符合率为81.0%,3种检测方法对样本呻EV71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分离、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均适用于EV71的检测,可以作为EV71的日常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州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489件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观察检测阳性率和阳性样本的类型,以分析流感的流行趋势。结果 2009年9月—2013年12月共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76件,检测阳性率为27.16%;其中甲型H1N1病毒472件,占69.82%;季节性甲3亚型病毒126件,占7.54%;季节性甲1型病毒21件,占3.11%;乙型病毒6件,占0.89%;各类型流感病毒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6-9月甲型H1N1病毒流感呈上升趋势,在10-11月达到高峰期;6-9月以季节性甲3亚型病毒为主要流行病株,10-11月甲型H1N1病毒成为主要流行病株。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可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EV71及Cox A16型最为常见 (1-3).由于肠道病毒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病毒分离中和法定型,繁琐费时,不适合早期诊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敏感、特异、快速,但由于PCR扩增产物需要凝胶电泳检测,易造成实验室交叉污染.本研究建立的肠道病毒EV71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和实时在线检测等特点,较RT-PCR法具有更多的优点,适合于突发疫情的实验室早期诊断,该方法的建立为手足口病感染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贾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092-1094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 71)检测方法和样本收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疑拟患者鼻咽拭子和大便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 结果EV71型肠道病毒大便检出率为46.2%,鼻咽拭子为5.61%,大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鼻咽拭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1>x20.01.1,P<0.01).结论 对HFMD的诊断建议首选采集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可减少漏诊率,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标本采集条件对EV71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加强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工作。方法对菏泽市11家手足口病治疗定点医院采集的标本做RT-PCR检测;依据不同条件对EV71阳性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EV71阳性率在不同病例年龄关系、病例所在地、是否重症3种情况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病例标本采集时间、采集地、病例性别差异三种条件下,EV71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EV71阳性率与病例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地以及病例性别关系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日益成熟的生物体核酸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定量、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在医学诊断、卫生防疫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针对常见疫情和食物中毒中的病源微生物,已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可以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从而提高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部分省市手足口病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 对从NCBI 上获得我国部分省市和本实验室来源的VP1 基因序列99株进行分析,采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相同或不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 研究序列中C4亚型占96.0%,A亚型(3.0%)和B5亚型(1.0%)较少;A亚型毒株氨基酸变异为非同义突变;部分毒株发生氨基酸突变位点与病毒致病力相关;南方株相对北方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东部株相对中部和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结论 我国EV71以C4亚型为主;南方株较北方株、东部株较中西部株基因序列变异较大可能与我国气候、交通和人口流动有关;我国A亚型毒株非同义突变及2011年分离自浙江的KF358275突变位点增多是否会引起新的流行需加强后续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马尔堡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人工合成马尔堡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作为阳性对照模板,设计实时荧光RT-PCR引物、探针并构建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建立的马尔堡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马尔堡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1型~4型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2拷贝/反应。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对马尔堡病毒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一起引发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上海市某幼儿园 2 0 0 0年 10~ 11月发生手足口病 (HFMD)流行 ,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 13株肠道病毒 71型 (EV71) ,血清学实验证明 ,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HFMD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 4株病毒 (SHANGHAI EV71 H2 5、SHANGHAI EV71 H2 6、SHANGHAI EV71 F1和SHANGHAI EV71 F2 )进行了VP1区全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做了比较分析。 4株EV71VP1区全基因均为 891个核苷酸 ,编码 2 97个氨基酸 ,与检索到的广东省深圳市和台湾省HFMD病人EV71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94 % ) ,与脑炎EV71分离株 (BrCr株 )同源性低 (<83% )。种系发生树分析亦表明 ,上海市的 4株EV71与深圳株 (AF30 2 996 EV71 SHZH98)和台湾株 (AF2 86 5 31 FV71 TW 98)亲缘关系较近 ,与BrCr株亲缘关系较远。因此上海市HFMD 4株EV71分离株为本地流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胍盐病毒灭活保存管对提高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作用。
方法以2020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4例确诊患儿的10份经本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含胍盐灭活保存管和某品牌病原运送管的保存液洗脱后分装,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放置12 h、24 h和48 h,然后转至-80℃冰箱保存至检测。比较两组样本qPCR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同样病毒量放入两种不同的取材管处理,立即进行qPCR,含胍盐的灭活管核酸检出量更高。在病毒高载量标本中,两种取材管在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高,灭活保存管的CT值更小,室温放置24 h后,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毒载量中等的标本中,两种取材的测量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测量结果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病毒灭活保存管组扩增曲线更早出现,CT值更小;当检测病毒低载量样本时,两组扩增结果有较大的差异(24 h后P<0.01),灭活保存管在放置时间24 h内均能检测出阳性结果,而病原运送管结果不稳定,仅在较短放置时间内能够检测出阳性结果。灭活保存管组的检出率要比病原运送管组的高,三个基因靶点检测的重复性更好,显示具有更强的病毒核酸的保存能力。
结论在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含胍盐的病毒灭活保存取材管,一方面可以在取材后立即灭活病毒,大大降低实验室暴露感染的危险,并能实现样本的室温保存和运输,减低转运成本,利于基层单位的送检,另一方面,能维持病毒核酸的稳定性,使低拷贝数的病毒更容易被检出,减少假阴性,对保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DqRT-PCR)以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方法:设计甲、乙型流感病毒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及双标记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双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DqRT-PCR)。设计甲型流感病毒HA1、HA3亚型的H1、H3、N1、N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双重普通RT-PCR(DRT-PCR)方法。对HA1、HA3和B型细胞分离株进行DqRT-PCR和DRT-PCR检测。对80份发热病人咽拭子标本进行DqRT-PCR和DRT-PCR检测及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果:DqRT-PCR检测甲型和乙型靶DNA片段(重组质粒)最低极限为1×103拷贝。DqRT-PCR和DRT-PCR对11株H1N1、16株H3N2和12株乙型细胞分离株检测,符合率100%。DqRT-PCR、DRT-PCR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80份咽拭子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0/80)、30.0%(24/80)和43.8%(35/80),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2χ=5.5,P>0.05)。与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法比较,DqRT-PCR的阳性和阴性总符合率为73.7%(59/80),阳性预测值为62.9%(22/35),阴性预测值为88.9%(40/45);经配对2χ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76,P>0.05)。结论:建立DqRT-PCR可应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检测,以多种检测方法互补将有助于提高临床标本的病毒检出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