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静  廖松林  沈丹华  昌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60-263,i0005
目的 进一步探讨骨原发性黄色瘤的性质、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观察5例骨原发性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组化和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成人,肿瘤单发,分别位于枕骨、胫骨和股骨两端。X线示骨有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性病变。组织学以纤维组织细胞增生伴大量黄色瘤细胞聚集及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为特点;组化及免疫组化显示黄色瘤细胞的组织细胞特点。结论 骨原发性黄色瘤可能为一种骨的局灶性反应性脂质吸收性病变,主要应与含黄色瘤成分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及骨的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炎性假瘤以肺景常见,亦可发生在眼眶、腮腺、胸膜、胃、卵巢等器官,发生在肝脏者罕见。肝脏炎性假瘤(IPT),又称为浆细胞性肉芽肿、组织细胞瘤、纤维黄色瘤,是一种以肝脏局部非肝实质性细胞成分炎性增生形成瘤样结节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PACK等于1953年首次报告该病,至2002年文献中报道的病例不超过100例。近年来随着肝脏外科和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报道明显增多。本文就IP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通过CT平扫以及同层动态强化观察胸膜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CT影像能提供胸膜侵袭性增厚表现以及侵犯相邻组织的范围大小,生长方式,形态特点,肿块与周围脏器有无明显起源关系。确定组织由小圆形瘤细胞巢及周围硬化性纤维间质所组成,需免疫组化染色并显示有上皮性、间叶性及神经性标记物共同表达。结论:胸膜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特殊的高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肾炎性假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炎性假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8例肾炎性假瘤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本组8例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5.4岁.其中5例位于左肾,3例位于右肾;纤维增生型1例,淋巴细胞增生型2例,黄色瘤样型l例,浆细胞肉芽肿型3例,混合细胞型1例.光镜下主要见长梭形细胞散在于丰富的间质中,并可见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免疫组化示SMA弥漫( ),desmin局灶( ),s-100弱( ),ALK(-).结论 肾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实质非特异性增生性炎性瘤样病变,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酷似肾肿瘤改变,极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尤其是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目前治疗主要以抗炎治疗为主,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黄色瘤是一种罕见病变,系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伴多发性结节性黄色瘤,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节性黄色瘤是黄色瘤的一种,主要继发于各种高脂血症[1].文献[2]中记载类脂质代谢障碍是其病因,因有胆固醇沉着于组织中,形成黄色肉牙肿结节,这种病可以发生于皮肤、黏膜、肌腱、骨骼以及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处,而以膜化骨(如颅骨)改变最为明显[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发生部位、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筛窦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镜下特点,并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疗效及相关副反应,评价短期治疗效果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组织由小圆形瘤细胞巢及周围硬化性纤维间质所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上皮性、间叶性及神经性标记物共同表达。结论: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特殊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于腹腔多见,近年也有发现可发生于身体其它地方,对放射治疗敏感,因具有高度侵袭性,放化同步治疗是可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β地中海贫血伴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细胞形态特点其及诊断,对纵隔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用细针抽吸活组织行细胞学检测(FNAC),并与骨髓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纵隔肿块的细针抽吸活组织的细胞学涂片显示粒系细胞中可见中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红系细胞中可见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并可见颗粒巨核细胞、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散在血小板及成熟淋巴细胞;细胞形态及各期细胞分布与骨髓片相似,为髓外造血组织。结论:β地中海贫血伴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为罕见病,细针穿刺活检方法为一种快速、方便、有效诊断该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盛敏  张媛媛 《现代护理》2006,12(24):2296-2296
黄色瘤是一种罕见病变,系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伴多发性结节性黄色瘤,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节性黄色瘤是黄色瘤的一种,主要继发于各种高脂血症。文献^[2]中记载类脂质代谢障碍是其病因,因有胆固醇沉着于组织中,形成黄色肉牙肿结节,这种病可以发生于皮肤、黏膜、肌腱、骨骼以及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处,而以膜化骨(如颅骨)改变最为明显。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部分有家庭遗传史,有一定复发率。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科于2006年2月19日同时收入姐弟2位黄色瘤患儿,发现患儿全身多发性体表黄色结节,于2006年2月23日姐弟在全麻下行四肢及臀背部黄色瘤部分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1癌1.l鳞状细胞癌1.2疣状癌l.3基底细胞样鳞癌1.4腺样鳞状细胞癌1.5梭形细胞癌1,6腺鳞癌l.7未分化癌ZN下相似于群用和疣状伍的口腔良性病变2.l乳头状增生2.2颗粒细胞瘤2.3盘状红斑狼疮2.4舌正中菱形舌炎2.5角化性棘皮瘤26坏死性涎腺化生2.7近口腔ChievitZ器官2.8慢性增生性白色珠菌病2.9疣状黄色瘤2.10寻常疣2.11尖锐湿疣3N前病变(临床分类)3.l白斑病3.2红斑病3.3吸烟与跨部角化病4$前病变(组织学分类)4.l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4.2鳞状细胞原位癌4.3日光性角化病5相似于口腔出前病变的良性病变5.l相似于白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少年型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所见及其与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观察10例小儿叫做乳头状瘤和4例尖锐湿疣的组织病理特征,联合其临床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叫做乳头状瘤和尖装饰品湿疣均为乳头状增生,镜下均以上皮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棘细胞增生增厚,有异型性,叫做乳头瘤可见凹空细胞(koilocyte)单个或小灶或片状分布,并多分布于棘层,而形态与叫做乳头状瘤凹空细胞基本一致的尖锐湿疣的凹空细胞可达基底层甚至全层,结论:叫做乳头状瘤标本有凹空细胞的病儿父母多有性病史,且多次复发病历的标本中多见这一改变。  相似文献   

11.
黄色瘤是一种由吞噬了类脂质的巨噬细胞的局灶性聚集的瘤样增生性病变[1]。目前由于临床上对本病的影像学特点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本文通过对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多发性腱黄色瘤的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和胸膜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上皮性肿瘤1.1良性1.1.1 乳头状瘤1.1.1.1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1.1.1.1 外生性1.1.1.1.2 内翻性1.1.1.2 腺样乳头状瘤1.1.1.3 混合性鳞状细胞及腺样乳头状瘤1.1.2 腺瘤1.1.2.1 肺泡状腺瘤1.1.2.2 乳头状腺瘤1.1.2.3 唾液腺型腺瘤1.1.2.3.1 粘液样腺瘤1.1.2.3.2 多形性腺瘤1.1.2.3.3 其它1.1.2.4 粘液样囊腺瘤1.1.2.5 其它1.2 浸润前病变1.2.1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1.2.2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2.3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1.3 恶性1.3.1 鳞状细胞癌变异型1.3.1.1 乳头状1.3.1.2 透明细胞1.3.1.3 小细胞…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体瘤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化学受体瘤,是头颈部最常见的副神经节瘤[1]。根据其是否分泌儿茶酚胺分为嗜铬与非嗜铬副神经节瘤,前者罕见。组织学上,颈动脉体由主要细胞或称副神经节细胞及支持细胞2种细胞组成,后者在颈动脉体瘤中几乎不存在[2]。一般认为,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外膜内,但Knight等[3]最近报道指出,肿瘤位于外膜周围组织而不是外膜内。颈动脉体瘤呈散发性和家族性发病,散发性发病原因可能与高海拔导致慢性缺氧而刺激颈动脉体增生有关,而家族性发病与基因缺陷有关[4]。在一般人群,如发现一侧颈动脉体瘤,则双侧…  相似文献   

14.
<正>角化棘皮瘤是一个有争议的肿瘤实体。有作者认为角化棘皮瘤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变异型,而另一些作者认为其是一种独特的、自愈性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本研究旨在通过DNA微阵列来分析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和正常皮肤的关系。DNA微阵列采用U133+2阵列,研究了10例经4%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日光性角化棘皮瘤组织。结果与10例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样本做比较。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2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呈窦性(2例),付皮质分布(1例),弥漫性(8例),空网状(1例)。半数瘤细胞为单形性和多形性。免疫组化结果:BerH2+,UCHL1.L26-证明来源于T细胞,而且是激活T。Mac38710例为散在阳性,2例为弥漫性阳性。2例可能因组织坏死广泛,反应性巨噬细胞增生明显。  相似文献   

16.
女性生殖系的一些假恶性和假良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民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3):129-134,F002,T037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可能引起误诊的女性残系类似恶性肿瘤的良性病变,以及镜下具有欺骗性良性外观的恶性肿瘤。前者有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修复性和炎性病变、宫颈内膜微腺型增生、子宫颈黏液腺增生、残留中肾管不典型增生、有异型间质细胞的纤维上皮性息肉、淋巴瘤样病变、输卵管假癌性增生、妊娠黄体瘤、妊娠和产后巨大孤立性黄素化滤泡囊肿、卵巢黏液性肿瘤的假肉瘤性附璧结节和腹腔或盆腔的假瘤性病变;后者包括宫颈轻微偏离性腺癌、微腺型子宫腺瘤、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有良性欺骗性外观的卵巢转移性肿瘤、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囊性粒层细胞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黏液样平滑肌肉瘤和Mullerian腺肉瘤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15%平阳霉素注射液治疗黄色瘤的临床效果。方法0.15%平阳霉素注射液0.5ml注入黄色瘤内,2周1次,直至瘤体隆起消失,桔黄色变淡甚至消失。结果随诊观察3~6个月,20例黄色瘤患者瘤体全部消失,无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治疗期间无其他症状和体征。结论局部注射0.15%平阳霉素为治疗黄色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炎性假瘤是增生性炎症 ,由多种细胞组成并有纤维化 ,增生的组织形成一种瘤样团块。炎性假瘤在X射线上常表现为孤立球形或肿块阴影 ,与肺癌、肺结核瘤、错构瘤、肺囊肿等疾病比较难鉴别。本文回顾性研究1995年~2001年我院经手术或纤支镜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者50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特征 ,为今后炎性假瘤的诊治提供借鉴。1临床资料1995~2001年我院确诊为炎性假瘤者50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47例 ,纤支镜证实3例。1.1一般资料全组男38例 ,女12例。年龄<40岁6例 ;≥40岁但<70岁者41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癌与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总结60例喉鳞状细胞癌早期改变病例和3例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病例的病理资料,对其石蜡包埋标本的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和改良的W-S染色,并对病人进行了血清学TP血凝试验。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喉癌与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虽都可见上皮内炎细胞浸润及“癌浸润灶”等共同点,但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还可见有微小脓肿形成、固有膜内大量浆细胞浸润及小血管炎等特点。血清学检查示60例喉癌患者血清学TP血凝试验全为阴性,而3例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病例全为阳性。结论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具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同时改良的W-S染色法是显示梅毒螺旋体(TP)的关键性方法,二者结合可以减少或者杜绝喉梅毒伴假上皮瘤样增生误诊为喉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32岁.间断癫NFDA1发作2年余.术前MRI提示右侧颞叶巨大囊实性占位.组织学上,瘤细胞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小透明细胞,其间可见小片状分布的神经毡样结构,细胞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象5个/10HPF,可见血管增生及栅栏样坏死.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yn和S-100弥漫(+),少数瘤细胞GFAP、nestin和Neu-N(+),而Oligo-2、EMA、neurofilament和p53均(-),Ki-67约为20%.结论 非典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上罕见,组织学形态上类似间变性少突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易误诊.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