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以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对照组行鼻腔填...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10-3411
探讨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予鼻中隔缝合,双侧鼻腔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在术后予双侧鼻腔填塞。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2d在鼻塞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鼻部疼痛、耳鸣/耳闷、溢泪及睡眠困难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均未出现再次出血、局部感染、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鼻腔局部粘连2例(5.1%),对照组出现4例(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和鼻腔填塞对患者术后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25例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排除其他鼻部疾病和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入院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机接受缝合(13例)或者填塞(12例),比较术后第一天症状(鼻部头部疼痛和睡眠情况自我评分),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较填塞组术后头部和鼻部疼痛有明显减轻,睡眠显著优于填塞组(P〈0.05)。两组均无观察到鼻中隔血肿、脓肿和穿孔。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d(1—3d),填塞组为2.7d(2—4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黏膜瓣缝合可作为鼻腔填塞外的另一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鼻中隔矫正术中应用凡士林油纱与硅胶管2种不同材料填塞鼻腔对术后疼痛程度、鼻腔黏膜损伤鼻腔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2组进行2种不同材料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鼻腔填塞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鼻腔黏膜损伤程度、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填塞期间硅胶管组患者疼痛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轻,取出填塞物后硅胶管组鼻腔功能恢复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快、好,鼻腔黏膜损伤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轻.而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硅胶管作为填塞材料能够改善术后填塞期间鼻腔通气量,使患者疼痛度减轻,又因硅胶管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术后鼻腔功能恢复快.因此,我们认为硅胶管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李坤 《临床医学》2017,(6):109-110
目的对比分析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鼻中隔偏曲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腔扩容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可显著促进鼻腔通气功能恢复对称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塑夹法防止鼻中隔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塑夹法(A组48例)和填塞法(B组36例),比较2组手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组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及血肿.A组患者无鼻部疼痛、头痛症状,44例出现单侧鼻塞 ,4例双侧鼻塞;B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鼻部疼痛,16例出现头痛症状,患者均有双侧鼻塞.结论:与传统填塞法比较,塑夹法取材容易,方法简单,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塑夹法"防止鼻中隔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塑夹法"(A组48例)和填塞法(B组36例),比较2组手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组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及血肿。A组患者无鼻部疼痛、头痛症状,44例出现单侧鼻塞,4例双侧鼻塞;B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鼻部疼痛,16例出现头痛症状,患者均有双侧鼻塞。结论:与传统填塞法比较,"塑夹法"取材容易,方法简单,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偏曲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此类鼻出血以前认为应先进行填塞或其它物理方法烧灼止血后,待鼻黏膜完全愈合后再行二期鼻中隔手术。但对于重度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出血患者,因鼻腔过于狭窄而无法进行准确堵塞及其它物理方法止血,反而因反复堵塞造成鼻腔黏膜损伤、感染,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院212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内镜组,选择同期200例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传统组,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且直视下精确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鼻内镜已成为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手段,在鼻窦肿瘤手术以及颅底、鼻眼相关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四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4年8月本院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2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翟普 《临床医学》2013,33(7):104-105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12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生存质量得分(0.73±0.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5±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有很高的治疗有效率,鼻中隔矫正可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伍碧玉 《华西医学》1997,12(2):214-214
报告38例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资料,对传统的中隔粘膜下切除进行了改进,保留中隔软骨、只切除偏曲部骨嵴或增厚的软骨部分,对偏曲的软骨做减张切口整形,获得满意效果,本文对手术方法和优越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明显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临床症状。我科自2004年至今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4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预防并发鼻中隔穿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20年来我科经治的24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疗效及穿孔的发生情况。结果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185例,其中发生黏膜破损41例(22.16%),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1例(0.54%),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组,治愈31例(74.59%),好转47例(25.41%),与黏膜下切除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无论从预防鼻中隔穿孔的角度,还是手术的疗效角度,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都是比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更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耳鼻咽喉科住院部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效果的评价,及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护理方式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舒适护理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心理情绪、鼻腔症状、鼻旁症状、社会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术后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而且可操作性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病例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方法存在的视野狭小、清晰度较差的缺点,在对高位、后段、嵴突及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手术时,常常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治疗往往不彻底,并易出现鼻中隔穿孔。我们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改良,于1997—2005年,对68例患者实施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手术治疗组(n=26),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n=26)。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3.8%、92.3%与30.8%、57.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不填塞法与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术后鼻腔不填塞,45例患者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不填塞组术后鼻腔局部疼痛及头胀痛等症状比凡士林纱条填塞组明显减轻,且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不填塞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中隔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2周后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3.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4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相较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治愈率高,手术危险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