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提高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增多的治疗,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处理方法.结果 患者因肺炎入院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q8h)治疗,用药前血小板计数(PLT)为285×109·L...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临床应用广泛,血小板减少症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但患者凝血异常不常见,临床药师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动态变化的监测,注意鉴别疾病状态与药物不良反应,警惕特殊人群及特殊疾病状态的影响,保障用药安全,现针对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抽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26岁男性患者,4年前行肾移植术,近5个月接受血液透析,因肺部感染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静脉滴注。第2次用药后5 h,患者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双腿抽动。先后给予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及7 mg静脉注射,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8 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 d后出现贫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例2、例3分别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7 d后出现贫血加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3例患者分别在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31、21、7 d,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5.
张翼 《黑龙江医药》2022,35(2):395-398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具体特点,控制由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造成严重出血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产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的100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患者资料统计,概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结果: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患者有5...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院收治的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过程。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7月1日,收集已发表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血小板减少的个案报道,并分析其发生特点。结果 该例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 g,8 h 1次)抗感染,次日出现血小板计数(PLT)降低(最低时4×109/L),考虑为感染引起,补充血小板治疗,PLT一度回升至47×109/L,但2 d后其他症状改善,PLT再次降至4×109/L,遂改用莫西沙星抗感染,继续补充血小板治疗;换药次日PLT升至99×109/L,停止输注血小板,1 d后PLT恢复正常且至患者出院前未再降低。共纳入文献16篇,涉及患者19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65.84±16.24)岁;用药原因多为肺部感染(12例);用法用量以4.5 g、每日3次为主(7例);联合用药10例;PLT降低发生于用药后1~20...  相似文献   

7.
张赞玲  尹桃 《中南药学》2006,4(6):474-474
哌拉西林钠为半合成的氨脲苄类抗假单胞菌青霉素,他唑巴坦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细菌有抗菌作用。哌拉西林钠临床应用有致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双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本文报道的病例在静滴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PTZ)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为临床早期准确判断及处理不良反应(ADR)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某院2018~2019年使用PTZ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计算发生率,分析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5 320例患者,36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0.68%;严重ADR 12例,发生率为0.23%。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在1~5 d内的23例(63.89%),血小板计数最低值(51~100)×109·L-1(88.89%);使用PTZ日剂量13.5 g的17例(47.22%);23例联用其他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4例患者(11.11%)有出血症状,均为严重ADR。严重ADR病例中1~5 d内发生的有9例,血小板计数最低值≤50×109·L-1有6例,PTZ日剂量13.5 g的有6例;9例联用了其他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结论:应重视PTZ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早期监测血常规,早发现早处理,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由于该药抗菌谱广,临床广泛应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脑膜炎、重症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1〕。我院1例患者在使用该院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血尿现象,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男性患者,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持续下降的问题,检索相关中英文文献,探讨患者PLT减少的可能原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造成患者PLT下降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提示,导致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因素较多,应及时辨别,出现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时,应及时发现,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哌拉西林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当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联用时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中度至重度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亦可致发热并药物性肝损伤,但导致发热并急性肝损伤的病例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时出现的发热并急性肝损伤的病例,目的是能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并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现行HPLC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胶束电动色谱技术检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谱.方法 方法建立过程中分别采用压力辅助-胶束电动色谱和短端进样法对药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筛查,以便得到较为完整的杂质谱和分析目标;为证实分离系统的专属性和有效性,分别采用杂质对照品、半制备HPLC和梯度洗脱HPLC-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杂质谱中的主要杂质进行了确认.结果 采用该方法,9个已知杂质、其他未知杂质、哌拉西林以及三唑巴坦之间均分离良好.新方法可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进行更为有效而全面的分离分析.结论 该方法可应用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的杂质谱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在下呼吸道腹腔胆道感染中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另58例接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的下呼吸道、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例系开放组。治疗下呼吸道、腹腔胆道等感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为4.5g q8h静脉滴注,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为4.5g bid静脉滴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每次3.2g q8h静脉滴注。结果: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腹腔胆道感染的疗效与对照药相仿,但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P=0.02),细菌清除率两组相仿,两组中均无不良反应者。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包括治疗组和开放组)治疗上述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2.0%(103/112),细菌清除率97.3%(103/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112),分别为腹泻及ALT升高各1例。结论: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常见性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其疗效较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相似或略优,安全性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相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以HPLC法测定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含量,并考察微粒数和pH值的变化。结果:在1.5h时哌拉西林钠含量90.13%。他唑巴坦钠含量99.8%,2.0h叶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的含量下降至83.34%,98.83%。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宜与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合国内各生产企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有关物质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ODS(4.6mm×25cm, 5μm);以乙腈-4g/L磷酸二氢钠溶液溶液(2:98)(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结果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收载的有关物质检查法比较,梯度洗脱方法提高了杂质检出能力,共检出14个已知杂质,杂质分离完全,杂质谱更加完整,能够同时控制二聚体等聚合物杂质。经方法学验证,各杂质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结果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能够全面的反应本品的杂质情况,适合国内各企业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头孢噻肟为对照药物,共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60例,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组和头孢噻肟组各30例,结果: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组临床治愈率为86.7%(26/30),有效率为93.3%(28/30),细菌清除率为92.9%(26/28),而对照组分别为83.3%(25/30),90%(27/30)和92.3%(24/2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呼吸道细菌的有效和安全性与头噻肟相似,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新型抗菌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由药物引起的发热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由临床上报的41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进行筛选,挑选出发热病例共29例,其中23例发热在38.5℃以上。对这29份病例从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处理方式、转归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9份病例有20份是男性、9份是女性,年龄在30~70岁之间,连续用药时间超过5 d以上容易引起大于38.5℃的高热,大多数伴有寒战或恶寒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BCR、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正常或不变或下降,一般都会给予退热药对症处理,停药后1~2 h体温逐渐下降,2~24 h降至正常,寒战或恶寒症状会随着体温好转而消失,换用其他药物不会再出现发热。结论:性别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无明显规律,但青少年较少;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与用药时间、累积天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用药时间、参考实验室指标判断是药物热还是继发性感染。临床医师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治疗情况及时停药或更换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热、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缓解时间、痰液性质、肺功能指标、ESR、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痰液性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黏液体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黏液密度、脓性黏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R、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改善患者痰液性质和肺功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抑制患者ESR、C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ZP)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nephrotoxicity in patients receiving vancomycin. Its impact on nephro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Gram-negative bacteraemia (GNB) is unclear.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TZP on nephro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GNB.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included patients aged ≥18 years receiving ≥48 h of therapy for bacteraemia due to Escherichia col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nterobacter, Klebsiella, Acinetobacter or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from 1/01/2008–8/31/2011. Patients with baseline serum creatinine (SCr) ≥3.5 mg/dL,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or recurrent bacteraemia were excluded. Nephrotoxicity was defined as a ≥0.5 mg/dL increase in SCr or ≥50% increase from baseline for ≥2 consecutive days. Any variable demonstrating a 10% change in exposure effect was retained in the final model. All variables biologically reasonable causes of nephrotoxicity were also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The median age of the cohort (n?=?292) was 76 years; 38.0% had a cancer diagnosis and ICU residence was common (21.9%).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nephrotoxicity incidence based on days of TZP received (0 days, 13.6%; 1–2 days, 14.7%; 3–4 days, 6.9%; ≥5 days, 16.7%; P?=?0.71).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baseline SCr, total body weight and vasopressor use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nephrotoxicity. Duration of TZP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nephrotoxicity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1–2 days, OR?=?0.91, 95% CI 0.39–2.12; 3–4 days, OR?=?0.48, 95% CI 0.10–2.46; ≥5 days, OR?=?0.57, 95% CI 0.11–3.02). In this cohort of GNB patients, duration of TZP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nephro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