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夹层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例均接受3D-CTA检查,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展开比对。结果:66例患者中检出54例主动脉夹层,检出率为81.8%。肺动脉栓塞、主动脉瘤各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4例,正常2例。DSA与MRA的检查结果与3D-CTA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3D-CTA可对主动脉进行准确、快速的无创检查,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可将其作为首选的主动脉夹层诊断方法,优先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35例分析及术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术前评价价值。方法收集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资料,所有患者的图像分析及后处理工作均在工作站上完成,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等。重点观察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分型及重要分支受累情况等。结果依据夹层累及范围,35例患者包括DeBakeyⅠ型13例,DeBakeyⅡ型4例,DeBakeyⅢ型18例,所有患者均观察到撕裂的内膜片及近端初始破口的位置,并准确显示了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论双源CTA检查操作简便,综合原始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可以准确诊断并评价主动脉夹层情况,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及随访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源CTA在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DeBakey I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术前及术后CTA,6例患者的术中DSA资料和CT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例患者术前CTA明确诊断为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根部上方附近,3例位于主动脉弓部,2例假腔机化,11例均累及胸主动脉及降主动脉,4例累及主动脉弓主要分支;术后CTA复查均很好显示置入支架位置,假腔血栓机化情况,重建主动脉弓及旁路血管显示清晰,其中2例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闭塞,1例主动脉弓部局部出现内漏,其余患者夹层假腔内血栓机化,真腔内径扩大,旁路血管通畅。结论:双源CT主动脉成像在DeBakey I型胸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前后的评价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经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结果:DebakeyI型有17例,占比42.5%;DebakeyII型2例,占比5.0%;DebakeyIII型21例,占比52.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破口阳性37例,占比92.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更好的诊断出主动脉夹层,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结局的影响.结果 6例年龄30~38岁,平均32.16岁.发病时间为孕5周至产后1个月,孕早...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是危重而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外科手术治疗32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3±8.5)岁.其中Debakey Ⅰ型15例,DebakeyⅡ型2例,DebakeyⅢ型15例.合并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1例,冠心病1例;有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2例,长期吸烟史者7例,肾功能不全者2例.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急性夹层13例,均行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术前均诊断为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口在升主动脉.术中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致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4例,行介入主动脉腔内支架术1例.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其中1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1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2~18个月,效果良好.有1例远端假腔仍有血流,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可以认为是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及弓部形成,易误诊为一般Ⅰ型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是最佳适应证;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对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外科手术,例1,男性,50岁,施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例2:男性,55岁,施行主动脉瓣膜成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例3:男性,37岁,施行主动脉瓣膜成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加右冠搭桥。【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多为夹层动脉瘤.近三年来,我们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主动脉疾病6例.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至68岁,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胸骨后疼痛、胀痛、腹部肿块、截瘫及跛行等,临床上无一例首诊正确,经CDFI检查,结果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DeBaKey I型、Ⅱ型各1例),腹主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广泛血栓1例,腹主动脉狭窄后瘤样扩张1例.其中腹主动脉广泛血栓患者,手术清除血栓后,死于肺梗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共27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11.2)岁。急性夹层17例,慢性10例。DeBakeyⅠ型11例,DeBakeyⅡ型1例,DeBakeyⅢ15例。DeBakeyI型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Bentall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8例,行Bentall手术2例。15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1例DeBakeyⅠ型合并大面积脑梗经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DeBakeyⅡ型慢性夹层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全组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21例随访3~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致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1年10月26例主动脉夹层致死的临床及法医尸检病理资料,对其发病、死亡经过、诊断、死因进行总结。结果 26例主动脉夹层平均发病年龄为39.2岁,男女比例为3.3︰1;26例中6例无临床诊断,17例误诊,3例疑似诊断。26例主动脉夹层中,夹层破裂致心包填塞死亡20例,夹层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5例,主动脉夹层未破裂1例系心衰致死;26例按DeBakey分类标准9例为Ⅰ型,14例为Ⅱ型,3例为Ⅲ型。结论临床应警惕主动脉夹层的特殊临床表现并采取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治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7例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例,均成功实施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组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后随访2~27个月,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加强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鹤山市中医院收治的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最终结果(AD分型、主动脉破口数、破口位置、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范围、夹层血...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分离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2 0 0 3年10月,我科收治了7例主动脉夹层分离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9年12月~2 0 0 3年10月,我院收治主动脉夹层分离并急性心肌梗死(AMI) 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9~6 7岁,平均年龄5 3岁。7例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2例有冠心病史。主动脉夹层分离类型:按Debakey分类:Ⅲ型2例,Ⅱ型2例,Ⅰ型3例。心肌梗死部位:下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1.2 结果。因夹层波及主动脉大分支(颈动脉、无名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导致各脏器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经胸部前正中切口进行手术,术中对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半弓或全弓人造血管替换加术中覆膜支架置入术,对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术中直视下覆膜支架置入术并吻合固定术,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无发生支架移位,主动脉内膜破口封闭良好,仅1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存在轻微内漏,3个月后自行封闭.术后半年复查CT增强扫描,示5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升主动脉及弓部人造血管管腔规则、光滑、血流通畅,支架段主动脉假腔消失,13例B型主动脉夹层的降主动脉处假腔消失,主动脉管壁结构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支架远端的降主动脉假腔缩小,真腔明显扩大;随访3~30个月,无发生截瘫、肢体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双源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的8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患者实施CT检查、MRI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CT、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参照,CT、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CT、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结果均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双源64排CT、1.5T MRI均可对主动脉夹层予以准确、灵敏检出,其诊断结果与DSA较接近,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诊断时可综合应用CT、MRI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Stanford 245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相关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51)和非谵妄组(n=1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层螺旋CT(MSCT)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141例,给予TTE和MSCT检查,分析两者诊断价值差异;分析主动脉夹层和非主动脉夹层MSCT征象差异,以及主动脉夹层不同分型MSCT征象差异。结果141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经手术或CT血管成像确诊1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9例为非主动脉夹层患者;MS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4%、94.33%和83.87%,明显高于TTE诊断(P < 0.05);MSCT和TTE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征象中,主动脉夹层中钙化内移、主动脉区高密度、线样征和主动脉增宽的比例高于非主动脉夹层(P < 0.05);主动脉夹层和非主动脉夹层中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征象中,A型主动夹层中主动脉区高密度比例高于B型主动脉夹层(P < 0.05);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中钙化内移、线样征、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主动脉增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TE,MSCT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防治及预后.方法:对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临床特征、治疗与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165.5±38.8)mmHg vs(138.3 4-30.9)mmHg]与脉压[(69.9±24.7)mmHg vs(56.3±20.3)mmHg]均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较Ⅰ型患病平均年龄高[(65.2±7.7)岁 vs(53.4 ±10.6)岁,P<0.05],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收缩压较Ⅰ、Ⅱ型高[分别为(167.3±35.7)mmHg vs(141.2±32.4)mmHg,(167.3±35.7)mmHg vs(132.5±26.4)mmHg,P<0.05],舒张压较Ⅰ型高[(96.4 ±19.8)mmHg vs (83.5±20.2)mmHg,P<0.05],而住院期间死亡率较Ⅰ、Ⅱ型低(分别为5.13% vs 41.17%,5.13% vs 33.33%,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及预后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并积极控制血压,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3例主动脉夹层中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10例,均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典型者20例,占86.9%(20/23);不典型者3例,占13.0%(3/23).6例Ⅰ型夹层和5例Ⅱ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治疗,恢复顺利;1例Ⅰ型夹层和10例Ⅲ型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Ⅰ型夹层患者于术后第7天凌晨起床小便时突然死亡,10例Ⅲ型夹层患者恢复顺利,未见不良反应;另1例Ⅰ型夹层患者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典型者占绝大多数;不典型者占少数,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保持警惕和注意识别,主动脉螺旋CT或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是确诊的较好方法之一.Ⅰ型夹层和Ⅱ型夹层的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则是Ⅲ型夹层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