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养心汤前后舌象的变化,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舌象特征及演变规律,同时比较两种舌象采集方法以及舌象分析方法,为客观化舌象研究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3例,按疗程服用养心汤,采集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研究方法未能得到一致的结果,RBG分量统计结果阴性,而肉眼观察发现舌红少苔人数为12占总人数的22.64%对照组为12占总人数的24%而治疗后试验组舌红少苔人数下降为10占总人数的18.86%而对照组人数上升为28人占总人数的56%。 相似文献
2.
养心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寻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相关代谢组学标志物及养心汤对UA患者血浆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循环二科门诊UA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10名为对照组(D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观察UA患者口服养心汤28天前后血浆代谢物成分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进行分析,寻找UA的相关代谢组学标志物。结果 D、M(治疗组用药前)、G(治疗组用药后)三组间进行的PCA分析结果:三组样本全部集中分布于得分图的椭圆形(95%置信区内)的4个区域,M组内8、9、10号样品相对离散偏向D组,三组组间基本能分开,M组与G组间基本能分开。D组与M组间代谢终产物比较:UA组代谢产物中神经酰胺、甘氨胆酸、别胆酸、石胆酸、白三烯B4有明显升高。结论神经酰胺、甘氨胆酸、别胆酸、石胆酸、白三烯B4可能是UA代谢组学标志物,养心汤对UA患者血浆中的某些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宁心痛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宁心痛颗粒,每次一袋冲服,3/日,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6%,差异(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心痛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中药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40例,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总有效率90%,显效率40%。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70%,显效25%。 相似文献
6.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予长效消心痛;两组均治疗2周。疗程完成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前后心电图和PAR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PAR方面优于对照组;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近。结论:丹参注射液明显降低PAR,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西医常规应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及腹部皮下注射抗凝剂治疗,效果显著。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8例此类患者,亦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血浆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主动脉、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采取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引起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方式复制成类似于人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变化的家兔心肌缺血模型。测定治疗前后家兔血浆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并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养心汤可以明显升高模型家兔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改善主动脉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养心汤可提高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改善心肌、主动脉病理学异常改变,这可能是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予长效消心痛;两组均治疗2周。疗程完成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和PAR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PAR方面优于对照组;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近。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PAR,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养心汤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心绞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养心汤治疗,2组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hs-CRP、FIB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养心汤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参丹蛭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丹蛭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5%(P0.05);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方面,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3.0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丹蛭汤和常规西药的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安全可靠,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梅春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078-1079
目的观察血瘀方联合基础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瘀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均有降脂作用,加用血瘀方降脂效果更明显。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瘀方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规范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观察组加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照组加参元益气活血胶囊模拟剂,3次/d,3粒/次口服,疗程为28 d。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中医主症量化积分,血清线粒体融合蛋白(Mfn) 1、2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量化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主症量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fn1、Mfn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7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心痛逐瘀汤组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给予前2个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于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2项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心痛逐瘀汤组(P<0.05)。治疗后,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以胸部不适或疼痛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血瘀常贯穿其始终,故活血化瘀为其治疗之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9.
刘恩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80-418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目前治疗UAP的方法较多,但用溶栓剂治疗UAP的报道较少。笔者应用降纤酶治疗UAP患者27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抗心绞痛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CRP及FI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RP、FI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CRP、FIB亦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能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CRP、FIB水平,改善其预后,提高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