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 6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冲击与泼尼松联合治疗,试验组予以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Cr、BUN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紫癜性肾炎采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用药方案治疗,不仅效果确切,且可显著提高肾功能和改善预后,此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用对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行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的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吗替麦考酚酯治疗2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护理的观察方法与内容.并对吗替麦考酚酯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出对吗替麦考酚酯的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的影 响。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北部院区接收治疗的84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患儿,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进行环磷酰胺冲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 组进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显示,研究组 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847,犘<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378,犘<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犘<0.05);两组患儿血清中血清肌酐、肿瘤坏死因子 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犘>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研究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儿童过 敏性紫癜性肾炎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状况减少,症状缓解时 间减少,且小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下降。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11 0877 0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免疫调节机制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儿,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90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24h尿蛋白水平、感染性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腹痛、皮肤紫癜、血尿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24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感染性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CD3+、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而观察组的24h尿蛋白水平、感染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总发生率为4.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2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3.33%,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紫癜性肾炎治疗时,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使症状缓解,改善其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损伤,还可减少复发,安全性也较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8%( 22/32),观察组总有效率74.3%( 26/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艾伟鹏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92-2893
目的 比较三种方案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将45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多靶点治疗组(环磷酰胺+他克莫司+激素方案),经典环磷酰胺治疗组(环磷酰胺+激素方案)及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组(吗替麦考酚酯+激素方案),分别治疗6个月后对各组治疗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三种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3.6%和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98.2、6.3和132.2.结论 在6个月的短期治疗中,选择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是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小剂量激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病理确诊的4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12岁0.75 g,2次/d,<12岁0.4 g/m2,2次/d)、拉米夫定(≥12岁100 mg/d,<12岁3 mg/kg,2次/d)、小剂量激素[泼尼松0.5 mg/(kg·d)]的治疗方案.结果 4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71.4%(35/49),总有效率81.6% (40/49),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平均值从5.43×104拷贝/ml降为< 1000拷贝/ml占85.7%(42/49).膜性肾病(MN)完全缓解率为88.0%(22/25),部分缓解率为8.0%(2/25),无效率为4.0%(1/2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完全缓解率为44.4%(4/9),无效率为55.6%( 5/9);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完全缓解率为70.0%(7/10),部分缓解率为30.0%(3/10);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完全缓解率为40.0%(2/5),无效率为60.0%( 3/5).不同病理类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小剂量激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MN治疗反应最好,MPGN、MsPGN次之,FSGS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LN)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92例难治性LN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甲泼尼龙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免疫水平、炎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3、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NA、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介素-4、白介素-10、白介素-18、γ-干扰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损减轻、体温下降及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与对照组(10.8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可显著提高免疫力,降低炎症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PNS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12周,24周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24h尿蛋白定量、TC水平明显下降,Alb明显上升,治疗4周TG明显降低,治疗12周开始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治疗前后Cr水平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治疗2周、4周、12周、24周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BUN、TG、TC、TP、Alb比较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尿蛋白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8(IL-18)、补体C3、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 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IL-18、CXCL16、Bly 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A阴转率、抗ds-DNA抗体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4.69%)明显低于对照组(55.10%),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为制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实施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治疗前,两组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LEDAI评分为(5.82±0.78)分,低于对照组的(7.4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4,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因急性上腹痛伴高热17h,于2007年11月1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者于1年前因"严重贫血"入院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给予泼尼松50mg,po,qd;吗替麦考酚酯1g,po,bid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紫癜肾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癜肾汤,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8.00%,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IgG、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及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18、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癜肾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共施行肾移植728例,采用环孢素A+泼尼松+百令胶囊或吗替麦考酚酯胶囊(骁悉)+环孢素A+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术后肾功恢复良好,但有16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出现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后1 ~13个月出现脑出血,转入神经外科治疗.脑出血均在皮层,出血量为20 ~ 150ml,均为男性,年龄28 ~ 63岁,发病前有急性肾功能衰竭,伴不同程度血压增高,出血前11例以头痛、烦躁为先兆症状,5例首先出现神志不清,癫痫样抽搐,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头颅CT检查确诊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前瞻性地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分成激素组(30例)及MMF组(30例)。激素组接受常规激素治疗方案;MMF组接受小剂量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方案。结果激素组和MMF组乙肝病毒激活发生比例分别为26.67%及6.67%,激素组及MMF组的完全缓解比例分别为60.0%(18/30)及73.3%(22/30)。结论与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方案比较,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的方案更能有效地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在减少乙肝病毒激活及减少肾病复发方面优势更佳。  相似文献   

17.
针对23例紫癜性肾炎患者,12例给予CTX联合泼尼松冲击治疗,11例给予口服泼尼松维持治疗,对比发现CTX联合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04方案为基础治疗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pstein—barr virus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本科12例确诊为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结果及转归情况。EB病毒感染的诊断,根据EB病毒血清抗体和(或)EB病毒-DNA呈阳性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噬血细胞综合征-04方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按噬血细胞综合征-04方案,遇效果不佳或有药物不良反应时适当改良,如以表鬼臼毒噻吩甲基苷(VM26)代替噬血细胞综合征-04方案中的鬼臼乙叉苷(VP16),以吗替麦考酚酯(cellcept,骁悉)代替环胞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环胞素A代替鬼臼乙叉苷等。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均表现为持续高热、脾大、血细胞减少;1例出现抽搐;8例患儿血清铁蛋白≥500mg/L;6例三酰甘油≥3.0mmol/L;5例纤维蛋白原≤1.5g/L;8例外周血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数量降低;所有患儿骨髓细胞涂片,均可见噬血细胞现象。②治疗反应:所有患儿中,1例确诊后放弃治疗;对接受治疗的11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10~36个月)。治疗早期阶段:11例患儿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平均中位随访时间为21d。其中,10例患儿的完全缓解时间为14d~42d。1例采用规则鬼臼乙叉苷治疗后,反复复发,至治疗后的第112天,仍未缓解,改用表鬼臼毒噻吩甲基苷+吗替麦考酚治疗后,于治疗后的第118天完全缓解,其后一直持续缓解(continue complete remission,CCR)。维持治疗阶段:1例于治疗后第11个月复发,后失访;1例完成全部治疗停药后第11个月复发,现仍在治疗中。迄今,其余9例患儿的持续缓解时间为9~32个月。其中,8例患儿已停药观察,停药时间达1~19个月。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大多可通过采用噬血细胞综合征-04方案的免疫化学治疗有效控制,对于使用鬼臼乙叉苷效果不佳的患儿,可改用表鬼臼毒噻吩甲基苷,表鬼臼毒噻吩甲基苷+吗替麦考酚替代,对于不能耐受环胞素A或疗效不佳者是另一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美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23-123,12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并且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特异性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以明确特异性免疫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伴肾脏损害患儿的血清补体(C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其是否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方法 将96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次入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组和紫癜性肾炎组,对81例患儿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96例患儿检测血清补体(C3)和体液免疫(IgG、IgA)、92例患儿检测特异性IgE、过敏原.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水平9.94±2.60g/L明显高于紫癜性肾炎组的7.32±3.61g/L,t=-3.897,P<0.001;过敏性紫癜组C3、CD3、CD4均值及CD4/CD8比值高于紫癜性肾炎组,IgA、CD8均值低于紫癜性肾炎组,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6.74%,最常见的致敏原是律草(16.30%),其次是鱼(14.13%)和黄瓜/芹菜(13.04%).结论 免疫功能紊乱与过敏性紫癜发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对相应过敏原做好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