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症状,病原菌分布和流行病学,为本地区合理使用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47例确诊为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信息,取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病原菌,整理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对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综合分析。结果 1047例CAP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以中、高热、咳嗽、干咳为主,构成比分别为62.18%、47.18%、37.15%;共检测出641例患儿的病原学类型,统计分析得出:CAP患儿性别间的感染类型分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衣)原体、混合感染性2~5岁、秋季最多,病毒性、细菌性1岁、冬季最多,年龄、季节间感染类型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类型CAP患儿构成情况:支(衣)原体、病毒性、细菌性、混合感染性,分别为359、95、77、110例,其中支(衣)原体最多,占比56.01%,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最多,占比32.47%,细菌感染患儿年龄中1岁以下儿童细菌感染最多59.75%;患儿人群分布:不同感染类型CAP以散居儿童为主,远高于幼托儿童、学生及其他儿童。结论石家庄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病原学呈多样化,CAP患儿病原菌中,肺炎支原体为常见,细菌培养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为临床针对性治疗及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28例老年CAP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抗体。结果 128例CAP患者60例(46.9%)病原学检查阳性,病原菌45株,其中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1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肺炎链球菌10株。非典型病原阳性18例,主要为肺炎支原体13例,肺炎衣原体4例,3例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4.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30%,对阿齐霉素耐药率为60%;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16.7%,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和亚胺培南敏感。结论老年患者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革兰阴性菌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或亚胺培南,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也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贵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系伟  王伟 《山东医药》2008,48(34):61-62
调查贵州地区403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情况,结果进行痰培养299例,血培养84例,其中1种致病菌感染者67例,2种以上感染者17例;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大;革兰阳性致病菌9株、革兰阴性致病菌58株、真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说明痰培养和血培养只能确定少数患者的病原体,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较为多见,3种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广西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构成情况,比较广西农村和城市CAP的病原学构成特点,推进广西地区CAP的规范化诊疗。方法收集2008-01~2010-12广西14所县市级医院的889例CAP患者,进行病原学调查,并根据地域分为城市地区(城市组331例)和农村地区(农村组578例),比较病原学构成比差异。结果研究期CAP病例中阳性422例患者入选,共检出486株病原菌,前五位的病原菌为肺炎支原体(138/486,28.40%)、流感嗜血杆菌(88/486,18.11%)、肺炎链球菌(77/486,15.84%)、肺炎克雷伯杆菌(53/486,10.91%)和肺炎衣原体(43/486,8.94%)。农村组肺炎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CAP比例高于城市组(41.12%vs 19.72%和5.58%vs 1.73%),而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感染低于城市组(8.1%vs 21.11%和3.05%vs 7.96%)。城市组细菌(除外嗜肺军团菌)多见(183例,占63.3%),农村组则以非典型病原体多见(104例,占52.8%)。结论广西成人CAP病原学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也是常见菌群。广西农村地区以非典型病原菌为主,城市则以细菌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细菌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系统分析956例住院CAP患儿的临床特征,细菌病原学特点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情况。结果956例CAP患儿痰培养中革兰阴性( G-)杆菌为653例,占68.3%;革兰阳性( G+)球菌为303例,占31.7%。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253例(26.5%),肺炎克雷伯杆菌166例(17.4%),流感嗜血杆菌78例(8.2%),鲍曼不动杆菌53例(5.5%),铜绿假单胞杆菌41例(4.3%),肺炎链球菌47例(4.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例(4.3%)。二级医院CAP常见病原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而三级医院则为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泰能和美罗培南均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泰能有一定的耐药率。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儿童CAP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并不少见,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社区获得性肺炎f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病死率不高,但总体病死人数众多。欧洲及北美成人CAP发病率为(5—11)/1000人/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原谱国内外有所差异,国外调查资料以肺炎链球菌为其首位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是重要病原体.国内CAP病原体则以非典型病原体为主,肺炎链球菌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因地而异.血清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检测和尿中各种肺炎病原体抗原检测是CAP病原体诊断的重要措施.聚合酶链反应诊断CAP病原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抗菌药物早期静脉-口服切换和缩短抗菌药物疗程是CAP治疗方面的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性肺炎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因特点、发病机制及感染因素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住入院的107例患儿,其中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组)4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组)5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合并疾病、病原学、免疫功能、预后等情况。结果 HAP组患儿年龄≤1岁39例,年龄1岁10例;CAP组患儿年龄≤1岁13例,年龄1岁45例;HAP组有基础疾病37例,CAP组有基础病7例,占比为75.5%和12%;49例HAP患儿致病菌检出率为83.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49株),其次耐药菌属28株,HP抗体阳性5例,真菌1例;上述各指标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AP多为常见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综合感染所致,而HAP易感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影响、免疫水平高低、病原学因素等,其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常需定期、及早进行病原学监测及药敏等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并给予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及致病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目前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肺炎链球菌(SP)仍是CAP的重要的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在CAP中不容忽视.SP对大环內酯的耐药形势严峻,并且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在上升.同时,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开始出现.SP、MP对常用抗生素耐药通常造成临床治疗失败,影响临床转归.呼吸喹诺酮类可广谱覆盖CAP常见病原体,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因此在申度或重度CAP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对确立诊断、合理选择抗生素和疗效判断价值很大,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克芹  尹卫东 《山东医药》2007,47(11):81-81
2006年1~12月,我们对张家口地区52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病原学检查,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1 关于病原学诊断的分岐趋于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十分常见的社区下呼吸道感染 ,精确的病原学诊断不仅是确诊依据 ,也是合理选择抗生素、确立疗程、实施转换治疗和调整抗菌治疗的基础与主要参考条件。但是实际现状是病原学诊断的采样和检测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检测阳性率一般仅有 5 0 %左右 ,而最常用的咳痰标本由于口咽部菌群污染 ,其所分离的细菌诊断特异性很低 ,血液和胸液标本培养结果虽然特异性高 ,但敏感性很差 ,且胸水标本并不总能获得。门诊病原学检查费时费钱 ,不能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相关的主要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151例老年人CAP住院患者,总结其基础疾病及其病原学分布特点。结果老年人CAP住院患者多有基础疾病,病原学检查检出率为76.1%,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检出率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致病菌等。结论老年人CAP住院患者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复杂,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4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CAP诊治。方法分析我院425例CAP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住院CAP患者以老年人多见,肺炎的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症状仍为咳嗽、咳痰、发热,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易于出现呼吸困难和神智障碍;X线主要表现为片状影或问质渗出;痰液培养的阳性率比较低,治疗主要靠依赖经验治疗,预后较好。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病,按照指南临床诊治相对容易。但在部分老年人症状重且不典型,伴基础疾病时可出现预后不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痰细菌培养来协助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适当的护理吸痰方法、技巧和流程有助于提高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的可靠性.该文就儿科常用吸痰方法和技巧,及其对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张勇昌  赖伟忠  陈月新  罗晓 《内科》2013,8(3):285-286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链球菌304株进行鉴定及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304株,其中从成人患者标本分离出85株,从儿童患者标本分离出219株,后者占分离出菌株的72.04%。成人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常用的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儿童肺炎链球菌菌株对11种抗生素中的7种耐药性高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成人,临床治疗应减少经验性用药,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反应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及病因诊断。方法分析我院40例无反应性CAP,其中A组12例伴COPD等基础病,B组28例无基础病。按CAP指南治疗无效,后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A组8例曲霉菌、3例结核;1例病原菌不详,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好转。B组中,致病菌明确的耐药菌共10例,结核杆菌、曲霉菌各2例,非感染性疾病5例,肺炎链球菌合并结核菌1例;病原菌不详、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好转8例。结论对伴基础病的无反应性CAP,以曲霉菌、结核菌感染常见,不伴基础病者,以耐药阳性球菌或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社区获得性肺炎为呼吸道常见的感染疾病,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在增加,同时感染菌族也在发生变化,非典型致病原比例在增加,造成治疗困难,我们选择2000年6月~2005年9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230例,予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30例中165例为住院患者,65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50例,女性80例,年龄15~78岁,平均45岁,48例在入院前曾用过其他抗生素经验治疗3~5 d,病情无好转而入院,62例伴有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2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组)血清及痰液Clara细胞分泌蛋白水平,治疗10~14d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后复查其血清CCSP浓度。另设22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CSP浓度明显降低,治疗好转后其血清CCSP恢复至正常水平。无论是重症肺炎患儿还是轻症肺炎患儿,其血清CCSP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轻症肺炎组血清CCSP水平较重症肺炎组下降更为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组痰液CCSP浓度较轻症肺炎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症肺炎患儿血清与痰液CCSP浓度呈正相关,但重症肺炎血清与痰液CCSP浓度无相关性。结论 CCSP参与肺炎发生、发展过程,对病情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混合感染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其尚无统一认识。文章就CAP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进行综述。CAP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变异很大(2.5%~38.0%)。中国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11.5%。CAP的混合感染以细菌合并不典型病原体最为常见。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细菌为肺炎链球菌;最常见的不典型病原体国外为衣原体、中国为支原体;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为流感病毒。除具有CAP的一般特点外,混合感染的CAP患者并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在CAP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中应该关注混合感染,推荐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治疗或选择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初始经验性治疗是否加用抗病毒药物。CAP混合感染与患者的死亡率无关,不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肺炎衣原体 (Chlamydiapneumoniae,Cpn)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 ,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CAP)常见三种病原体 (肺炎球菌、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中之一 ,大约 10 %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与Cpn相关。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 ,Cpn可能引起严重的CAP和呼吸道感染。CAP并发症的出现 ,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 :轻症肺炎、中等程度肺炎和严重肺炎。4 9 %Cpn患者 ,4 4 %支原体患者 ,6 3%军团菌感染者与其他病原菌协同感染 ,这些微生物与CAP中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协同感染。经验治疗包括使用抗典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