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检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的舒张反应.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基础血管内径:高血压组3.89±0.47 mm.健康组3.84±0.455 mm,P>0.05;反应性充血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百分率:高血压组为7.4±2.83%.健康组为12.40±3.79%.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百分率:高血压组为14.20±2.90%.健康组为14.22±0.88%(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用B型超声对2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在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前臂加压后肱动脉内径增加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12.53%±4.26% vs 17.76±6.02%,P<0.01),而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9.41%±6.73% vs 21.24%±6.96%,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虽然还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但已经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测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5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人在静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以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扩张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7.62%±5.10%)vs(14.53%±3.82%),P<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引起肱动脉内径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3%±3.20%)vs(18.87%±4.35%),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高频超声可以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 方法 冠心病患者 2 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1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5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4例 ,年龄 5 4岁~ 6 5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 7 7岁 ;男性 13例 ,女性 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5 9 5岁± 4 9岁 ,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所有受检对象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基础肱动脉内径 (D0 ) ,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基础平均血流速度 (V0 )。阻断前臂血流 5分钟后开放血流 ,再重复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内径变化率及血流量变化、血流量变化率。 结果 基础状态下各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血流量变化率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冠心病组 (P <0 0 5 )。 结论 冠心病患者早期即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无创性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为简便、实用、价廉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32例DCM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基础状态时、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结果DCM患者反应性充血所致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4.0±3.5)%]明显低于正常人[(13.2±3.9)%,P<0.05],DCM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27.8±9.2)%]和健康对照者[(28.5±8.9)%,P>0.05]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DCM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变化.结果T2DM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不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无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 :用B型超声对 2 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12例健康对照者在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前臂加压后肱动脉内径增加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 (12 .5 3%± 4.2 6 %vs 17.76± 6 .0 2 % ,P <0 0 1) ,而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19.41%± 6 .73%vs 2 1.2 4%± 6 .96 %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虽然还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但已经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超声在检测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22例老年初发糖尿病患者、142例非老年初发糖尿病患者及同期20例老年健康者和20例非老年健康者的颈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的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内径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为(10.03±6.39)%,较老年对照组(15.87±4.79)%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组各段动脉IMT测值较老年对照组增厚(P<0.05);非老年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为(13.38±5.94)%,较非老年对照组(16.91±5.97)%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情况,对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变化。结果:T2DM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不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无其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及粥样斑块的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用B型超声对 45例 35岁以下的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在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前臂加压后肱动脉内径增加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 (前者为 12 .32 %± 4.94% ,后者为 16 .6 3%± 5 .87% ,P <0 .0 1) ,而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前者为 18.94%± 6 .5 0 % ,后者为 2 1.0 2 %± 6 .6 5 % ,P >0 .0 5 )。提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和其它易患因素 ,但已经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培垛普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所诱发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实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培垛普利组31例,对照组31例,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2组PCI术前及术后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计算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并运用多普勒技术测定血流速度峰值,最后比较2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异。超声测量于PCI术前2h和术后30min内完成。结果培垛普利组的FMD明显改善[(5.9±0.3)%术前vs(7.7±0.4)%术后PCI,P〈0.0013,而对照组明显恶化[(6.0±0.5)%术前vs(4.8±0.6)%术后PCI,P〈0.0013。两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及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峰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培垛普利可改善PCI介导的肱动脉内皮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外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前期组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处内-中膜厚度均较正常血压组增厚(P〈0.05);高血压前期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FMD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已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血管内皮功能已经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短期桡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分别对33例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手术前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记录静息状态下及反应性充血后的桡动脉内径,计算其反应性充血诱发的内径变化百分率。结果术后桡动脉血流介导的管腔内径扩大较术前小,分别为(1.61±2.20)%、(7.69±5.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动脉中段的管径较术前增大.分别为(2.97±0.49)mm、(2.44±0.47)mm。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操作短期内对桡动脉内皮功能有不良影响,但出现桡动脉管径的明显扩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人选2006年3月~2008年9月于我院门诊或住院的MS初诊患者48例为MS组,以门诊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同时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两组的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NTG)后内径,计算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FMD),并运用多普勒技术测定血流速度峰值。应用第95百分位数法确定MS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界值点(65μg/L),根据该值将患者再分为两亚组:较高组和较低组。比较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别。结果:MS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3±6)μg/L:(16±5)μg/L,P〈0.001],并且其FMD显著恶化[(4.80±0.60)%:(6.00±0.50)%,P=0.006];在MS组中,与抵抗素水平较低组比较,较高组患者的肱动脉FMD显著恶化[(5.63±0.12)%:(3.68±0.20)%。P〈0.001],然而,两组间NTG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及反应性充血时峰值血流速度没有显著差别(P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混杂因素以后,MS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内皮功能障碍仍存在负相关性(rs=-0.373,P〈0.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其内皮功能障碍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弹性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脑梗死患者、TIA患者、正常同龄人,每组各30例.用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舒张期颈动脉内径(DD),计算颈总动脉壁弹性的相关参数:可扩张度(DC)、顺应性(C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叶酸能否改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共184例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机分为叶酸治疗(20 mg/d)92例和对照组92例.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变化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并观察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叶酸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8.83±3.33)μmol/L比(13.18±5.08)μmol/L,P<0.01].叶酸治疗后,FMD由(4.72±1.73)%增加至(8.54±1.45)%,P<0.01.结论 叶酸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以外的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发挥潜在益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肱动脉内径变化;评估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此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OSAHS患者55例和健康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NO、ET-1、vWF水平,同时使用多普勒彩超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对OSAHS患者使用CPAP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前OSAHS患者血清NO水平和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ET-1和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NO水平和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1,-0.581,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正相关(r分别为0.516,0.613,P〈0.01);ET-1和vWF水平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4,0.559,P均〈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9,-0.637,P均〈0.01)。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NO呈正相关,与ET-1和vWF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1,-0.541和-0.513,P均〈0.01)。结论OSAHS患者早期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与呼吸紊乱指数和低氧相关;CPAP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否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损害,并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前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95例患者(≥60岁)按NCEP—ATPII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63例,对照(非MS)组32例,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确诊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30例采用替米沙坦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m后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明显受损(4.90±3.0)%,与正常对照组(15.08±4.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与年龄、空腹虹糖、胰岛素、HOMA、体重指数呈负相关。随访3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替米沙坦服用4m后,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FMD)(9.37±2.97)%,与治疗前(5.65±3.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亦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依赖及非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损害。替米沙坦能够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76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及1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进行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并对老年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反应性充血(reactive hyperemia,RH)后血管内径的变化率(flow-mediated diameter,FMD)及RH在老年冠心病组分别为6.05%及56.29%,而在健康对照组则分别为16.12%及127.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FMD在1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为6.37%,在2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下降为5.69%,而在3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仅为3.94%;RH在1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为62.19%,在2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下降为53.45%,而在3支冠状动脉病变时仅为40.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组血管内皮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退。随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增加,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减退。血管内皮功能的减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