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注射臭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经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19~68岁,在CT引导下穿刺突出椎间盘并注射20ml的医用臭氧,随后即行CT扫描,观察髓核气化消融的程度、疗效及副作用,随访观察3~12个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在髓核气化消融的程度、疗效方面效果明显。结论:CT引导下穿刺20ml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臭氧髓核消融术是在欧洲广泛兴起的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我院引进此项技术,应用CT引导在椎间盘内、盘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注射,椎旁及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0例患者随访3~6个月,显效1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外分别注射50μg.mg-1和25μg.mg-1医用臭氧5~10mL。结果 46例患者共53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均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优19例,良16例,一般8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76.1%;术后6个月随访,优21例,良18例,一般5例,无效2例,优良率达84.8%。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CT监测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健 《临床医学》2010,30(2):67-6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注射臭氧(O3)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下定位引导下,穿刺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5~30ml,在椎旁间隙神经根周围注射含曲安奈德40mg、甲钴胺0.1mg、1%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的混合药液。结果51例患者随访1个月,疗效很好15例,占29%,好28例,占54%,轻度好转6例,占11.7%,差2例占3.9%,均无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同时在未明确椎间盘是否破裂时应慎用对神经有刺激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02-2010-05在CT引导下对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突出物及神经根旁,用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11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显效69例(61.6%),有效28例(25%),无效15例(13.4%),总有效率为86.6%,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注射与单纯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靶点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治疗组(A组,n=60);臭氧注射治疗组(B组,n=60)。分别于术后48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48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93.3%、95%、91.7%、90%;B组:88.3%、88.3%、85%、83.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共62个椎间盘经MRI或CT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上肢麻木疼痛、颈肩痛及头晕等.在CT引导下,经3个途径穿刺至椎间盘内:经颈总动脉鞘与气管之间的间隙,或经颈总动脉鞘与椎动脉之间的间隙,或经椎动脉后方.每个盘内注射臭氧2~8 mL,平均3.8 mL,臭氧气体中O3浓度为50 μg/mL.结果:5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73.2%,其中显效22例(39.3%),有效19例(33.9%),无效15例(26.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8例,分为臭氧组264例,臭氧+射频组264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臭氧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4 ml。臭氧+射频组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以及临床效果。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4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且臭氧+射频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较臭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为80.3%,臭氧+射频组优良率为86.5%。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微创法经皮穿刺臭氧和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均在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经皮穿刺针进入椎间盘中后1/3突出物靶点,然后依据个性化耐受程度和椎间盘病变情况,注入臭氧为50μg/mL(10~20 mL)再行髓核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结果该组病例在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1周内腰腿疼痛生活自理明显改善;3个月疼痛及下肢酸麻以及神经刺激征象均显著改善,甚至该征象消失,无1例并发症。结论联合微创法臭氧髓核化学溶解和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522-2523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8w时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术后8w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60.34%(P<0.05)。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采用颈后路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采用注射胶原酶治疗(A组),同期124例患者采用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程度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术后6月突出物缩小程度评价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臭氧联合胶原酶组较单纯胶原酶组VAS明显降低(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2.3%和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具有明显影像学改变者分别为83.7%和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颈后路注射臭氧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用9G加长腰穿针穿刺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气体15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10mL。结果:68例患者随访1~36个月,优35例,良27例,差6例,优良率91.2%。大多数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时取得较好的疗效。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在透视下用臭氧专用6号穿刺针刺入病变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40~50mg/L的医用臭氧30~40mL,胶原酶1200~2400U(用注射用水4~8mL稀释)。结果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共计160个椎间盘。显效率为29.2%(24/82),有效率64.6%(53/82),总有效率为92.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臭氧不仅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405-405
台州骨伤医院椎间盘突出症专病门诊于2007年12月13日隆重开诊,率先引进目前国际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先进高科技微创新技术——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技术新突破。同时开展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臭氧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丽 《护理研究》2006,20(1):251-25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O3)注射术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先进的微创技术。我院自2004年2月-2004年7月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臭氧注射术。总有效率达93.3%。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84例行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有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熟练掌握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及射频热凝术治疗有关知识,正确实施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多点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模式.方法 对16例CT引导下多点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间手术护理,并给以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病例无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临床康复满意.结论 日间手术护理和康复指导适用于射频热凝靶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相似文献   

20.
臭氧消融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臭氧(O3)消融术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用19~21G穿刺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O35~2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向椎旁组织内注入O33~5mL。术后第二天开始予中药烫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臭氧注射治疗,术后随访3~30个月,优170例(72.0%),良48例(20.3%),差18例(7.6%)。结论:臭氧消融术配合中药烫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