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测定仪血糖测量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测定仪血糖测量值的影响。方法9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分为自然流出组、热水热敷按摩组和手指挤血组,每组30例。患者晚餐后空腹12 h,于次日早晨在静息状态下洗净左或右手无名指擦干在床边进行血糖检测,并与抽取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自然流出组血糖测量值和静脉采血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水热敷按摩组和手指挤血组血糖测量值均显著低于静脉采血血糖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临床上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值,采用自然流出法采血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糖测定采血针改进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为临床调整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12例,其中对照组57例使用罗氏血糖仪采血针;实验组55例使用改进后的罗氏血糖仪采血针。每例患者每天均测毛细血管血糖5次,即早餐前,早、中、晚餐后及睡前。用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采血过程中疼痛的程度,观察交叉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00),两组患者均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改进后的一次性采血器操作简便、安全、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微量法血糖时,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使用自然流出法,热水热敷按摩法及手指挤血法等不同方法采血。而快速血糖仪很多,而使用说明书中很多无此说明。为了探讨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与静脉抽血葡萄糖测定值有无差异。笔者对7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试验,结果,自然流出法采血时结果无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测量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手指不同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按采血方法随机分为自然流出组(A组),按摩组(B组)、挤血组(C组),每组25例。患者晚餐后空腹12小时,于次日晨选择其左手无名指端采取末梢血即在床边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然后于2分钟内在同侧上肢抽取静脉血即送实验室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法作检测对照,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GOD法较为接近;B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GOD法相差较大;C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GOD相差最大。提示不同采血方法会影响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准确性,在进行快速血糖仪测定时宜采用自然流出法采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舌下静脉采血法和拔眼球采血法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配对分为两组,一组予以拔眼球采血,另一组予以舌下静脉采血。采集两份血,抗凝血测定血液学指标,非抗凝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比较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采血方法对SD大鼠生化和血相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从实验动物福利角度考虑,舌下静脉采血相对拔眼球采血较符合善待实验动物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8.
血糖测定的实验室方法很多,目前我们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AP法)和手握式血糖仪测定.我们以质控血清作了平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两种血糖测定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可行性及其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采取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 97例待测者抽清晨空腹静脉血 ,2 h内分离血清 ,同时用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结果 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均值分别为 (6 .5 74± 1 .81 5 ) mmol/L,(5 .48± 1 .40 4 ) mmol/L ,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但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可以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但需要校正。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静脉抗凝全血和毛细血管抗凝全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血细胞测定结果的差别. 方法 肘静脉血、手指末梢血,用EDTA-K2抗凝. 结果 静脉抗凝血和毛细血管抗凝血的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特殊情况下,可用毛细血管抗凝全血代替肘静脉抗凝全血进行血Rt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经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最佳方法.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20例首次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桡动脉采血斜刺法与直刺法进行血标本的采集.结果:两组患者在一次采血成功率、气泡混入例数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但在局部淤血、回针例数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斜刺法在保护血管,增加可重复性上有积极意义,是桡动脉采血的较理想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测定血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血糖测定通常是用静脉血或者是毛细血管血测定,一般认为这两种测定是一样的,本研究再次评价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血糖(CBG)与静脉血微量法血糖(VBG)及静脉血浆血糖(VPG)测定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检查血糖的病人160例,因为手指血糖测定是自愿的,只有自愿采集手指血糖的,我们才可以有三个样本,即进行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血糖、静脉血微量法血糖及静脉血浆血糖三种方法的测定,最后40%的病人同意手指血糖测定,这样我们就有了64份样本可以进行比较。结果: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血糖与静脉血微量法血糖均低于静脉血浆血糖,均值分别相差10.5%和16.1%;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血糖与静脉血微量法血糖比较,均值相差6.3%。结论:不同检测方法测定血糖结果不具有可比性,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血糖要应用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要转换成静脉血浆血糖。 相似文献
16.
两种采血方法对婴幼儿血培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使用两种不同部位采血方法,对血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12例患儿分别用两种采血方法(头皮静脉法,股静脉法)采血进行血培养检测,均用专用儿童培养皿,用肉汤培养基培养24-48h后,分离出患儿两个培养皿中出现的致病菌。结果股静脉采血法培养出的致病菌种类明显多于头皮静脉采血法培养出的致病菌种类(P〈0.05),且出现的假阳性率高。结论婴幼儿血培养用头皮静脉采血法检测出的细菌种类明显少于股静脉采血法,符合临床医生的诊断,可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故婴幼儿血培养采血宜首选头皮静脉采血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使用两种不同部位采血方法,对血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患儿分别用两种采血方法(头皮静脉法,股静脉法)采血进行血培养检测,均用专用儿童培养皿,用肉汤培养基培养24-48h后,分离出患儿两个培养皿中出现的致病菌. 结果股静脉采血法培养出的致病菌种类明显多于头皮静脉采血法培养出的致病菌种类(P<0.05),且出现的假阳性率高.结论 婴幼儿血培养用头皮静脉采血法检测出的细菌种类明显少于股静脉采血法,符合临床医生的诊断,可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故婴幼儿血培养采血宜首选头皮静脉采血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床旁血糖测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监测技术,多采用指端末梢采血法.自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对30例指端水肿患者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和指端末梢采血进行床旁血糖测定,并与静脉采血实验室测定的血糖值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低血糖是常见病,若诊治不及时可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由于大多数新生儿低血糖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1],故开展新生儿血糖筛查是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手段.但在足跟针刺采血时多采用"直刺法"(针尖与皮肤呈90°),针眼出血量少,血糖仪显示血量不足,导致二次采血或反复挤压来满足标本量,冬季尤甚,给新生儿带来疼苦.为了提高采血成功率,笔者观察了采血角度与采血成功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