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定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经骨髓移植(BMT)后不作中枢神经系统(CNS)预防性治疗的患者CNS复发的危险性,作者系统回顾92例ALL和晚期何杰金病(NHL),其中66例作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ALL 61例,NHL 5例),26例作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ALL 21例,NHL5例).BMT前有22例CNS受累,其中allo-BMT组15例,auto-BMT组7例.15例在初次完全缓解(CR),7例在以后CR时进行移植.15例初次CR后BMT者移植前进行选择性CNS治疗,鞘内注射(ITC)或/和颅照射(CRT).  相似文献   

2.
1970年以来骨髓移植已有卓有成效的进展。如今骨髓移植不仅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病,还应用于非造血系统疾病,在白血病进展期的患者其成功率为15%,对未曾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80%。白血病占所有骨髓移植总数的70%以上。据最佳疗效资料统计,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首次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缓解期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慢性期,骨髓移植后的5年无病生存期约50%。那么,今后若干年内对骨髓移植疗效改观的展望又是如何呢? 首先,要考虑骨髓移植失败的原因。国际骨髓移植登记中心的资料表明,移植后实际复发率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完全缓解期(C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2000年至2007年在我院进行allo-HSCT的75例CR期的AML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计算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并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3年OS及DFS分别为58.4%及53.9%,累积复发率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16.9%及29.9%。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总体发生率为59.6%,其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为18.7%。非亲缘HLA相合移植病例3年DFS为34.3%,低于亲缘HLA相合移植病例(60.0%,p=0.019);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年DFS为35.7%,低于对照组(非难治性白血病组)58.2%(p=0.048);发生重度aGVHD的病例及对照组3年DFS分别为35.7%及54.4%(p=0.059)。非亲缘HLA相合移植及发生重度aGVHD的病例TRM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33和0.010)。多因素分析确认,与allo-HSCT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非亲缘HLA相合移植(p=0.049,RR=2.09,95%CI1.01-4.36)、难治性白血病(p=0.038,RR=2.33,95%CI1.05-5.20)及重度aGVHD(p=0.040,RR=2.33,95%CI1.04-5.20)。结论:Allo-HSCT是AML缓解后治疗的有效方法,TRM是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非亲缘HLA相合移植、难治性白血病、重度aGVHD是影响AML患者allo-HSCT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的同种骨髓移植和常规的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进展,由于年龄较大的病人易患与骨髓.移植(BMT)有关的并发症,因此,该项研究分析了149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缓解期接受同种BMT的临床结果的年龄影响.其中48例成人(≥18岁)和101例儿童(<18岁),移植后3年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5.4%和39.9%.在73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病人中,3年无复发生存率成人为35.3%,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供患者性别组合对基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单纯外周血干细胞(PBSC)来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清髓性haplo-HSCT的6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3例(56.0%),女285例(44.0%),中位年龄32(14~6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2例(37.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3例(45.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6例(8.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7例(4.2%),其他恶性血液病30例(4.6%)。结果①所有患者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73.10±1.90)%,无病生存(DFS)率为(70.80±1.90)%,Ⅱ~Ⅳ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96±1.87)%、(13.08±1.33)%,3年中/重度慢性GVHD、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5.10±2.14)%、(10.66±1.38)%,累积复发率(CIR)为(19.43±1.67)%,非复发死亡率(NRM)为(9.80±1.24)%。②供患者性别相合、性别不合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P=0.842),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率、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供女、女供女、男供男、女供男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91.45±2.63)%]低于男供女组[(94.77±1.75)%,P=0.004]、女供女组[(95.54±2.05)%,P=0.005],与男供男组[(95.08±1.41)%,P=0.2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35岁患者中,姐妹供者组、兄弟供者组移植后3年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71±5.90)%、(10.33±4.43)%(P=0.054);在>35岁患者中,女儿供者组、儿子供者组移植后3年中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7±6.65)%、(27.41±4.54)%(P=0.084)。⑤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91.45±2.63)%对(95.08±0.95)%,P=0.037]。⑥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10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的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89.29±4.29)%对(94.49±1.45)%,P=0.037],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6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与其他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4±3.38)%对(95.62±1.26)%,P=0.404]。结论在基于ATG和PBSC来源的haplo-HSCT模式下,供患者性别组合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aplo-HSCT后主要临床结局没有影响。女供男模式与血小板植入延迟和较低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移植相关性非炎症性肺毒性非常少见。作者报道67例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儿中,3例因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而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ARS)。 例1:10岁男孩,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第3次完全缓解(CR)后行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BMT)。移植后第3天出现发热和中度口腔粘膜炎,胸透及血培养均阴性。第10天出现皮肤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移植前BCR-ABL基因转录本水平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移植后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0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7例Ph~+ A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前有关临床因素对移植后LFS的影响。结果:107例Ph~+ ALL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3例,移植中位年龄为30(7-54)岁;总复发率为35.5%(38/107),复发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9(1.5-40.7)个月;总死亡率为36.4%(39/107),51.3%(20/39)患者死于复发,25.6%(10/39)患者死于感染,中位随访时间为移植后19.8(3.6-83.7)个月。107例中,49例移植前BCR-ABL阴性,49例移植前BCR-ABL阳性,9例BCR-ABL资料丢失。阴性患者组5年估计累积复发率(CIR)、非复发死亡率(NRM)及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26.5%、29.5%及41.6%。阳性患者组5年估计CIR、NRM及OS分别为64.4%、8.9%及48.9%。移植前基因阴性组CIR显著低于阳性组(P0.001),NRM高于阳性组(P=0.030),两组OS相近(41.6%对48.9%,P=0.497)。多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BCR-ABL+(P=0.016)及疾病状态≥CR2(P0.001)为LFS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年龄为影响移植后总生存主要因素(P0.001)。结论:复发与感染为Ph~+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主要死因,疾病状态≥CR2以下移植及移植前BCR-ABL+均为Ph~+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LF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100例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在100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急性白血病(混合细胞型)(HAL)2例,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ML)1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76例,第2次及以上缓解期9例,未缓解15例。造血干细胞均来自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移植预处理多数采用改良白舒非+环磷酰胺(Bu 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Cs A)加短疗程甲氨蝶呤(MTX)方案;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Bu Cy+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GVHD预防采用Cs A+短疗程MTX+吗替麦考酚酯(MMF)。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结果:至随访终点,66.0%(66/100)存活,53.0%(53/100)无病存活,28.0%(28/100)复发,34.0%(34/100)死亡,其中44.1%死于重症肺炎。65.0%的患者移植当次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移植后的3年总体生存率(OS)为(60.9±5.5)%,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48.8±5.6)%。未缓解期移植的复发率(66.7%)明显大于缓解期移植(21.2%)(P0.05)。不全相合移植GVHD的发生率(60.8%)明显高于全相合移植(38.8%)(P0.05)。结论:肺部感染仍是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白血病患者应在取得CR1后尽早进行移植,复发病人的移植也应争取在缓解状态下进行。全相合移植综合预后优于不全相合移植。  相似文献   

9.
同种骨髓移植(Allo-BMT)或同基因骨髓移植(SBM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已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使急性白血病(A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FS)提高到50%以上。但由于供髓来源等的限制,只有10%左右的AL患者可行Allo-BMT,能行SBMT者更少。自体骨髓移植(ABMT)与Allo-BMT相比,具有不受供髓者来源的限制,无移植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宿抗主病,能用于老年患者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由于应用ABMT治疗白血病是用患者自体缓解期骨髓或外周血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其中可能残留一定数量的白血病干/祖细胞(L-CFU),成为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所谓体外净化(purging),即通过某种技术在体外处理白血病患者缓解期自体骨髓或外周  相似文献   

10.
名古屋9家医院从1977年6月至1987年3月共对120例白血病患者施行骨髓移植.男76例,女44例,年龄2-46岁(平均24.1岁).自体移植7例,异体移植113例,102例HLA相合.急非淋(AN-LL)47例,急淋(ALL)54例,在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期移植80例,非缓解期移植21例;慢粒(CML)19例,慢性期移植14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4例.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或CY+TBI+阿糖胞苷(Ara-C)其中TBI剂量10-15Gy.结果:对急性GVHD(A-GVHD),用氨甲喋呤+  相似文献   

11.
名古屋骨髓移植(BMT)组统计资料显示在首次缓解期HLA相合的同胞间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为成人急淋白血病(ALL)22%,急髓白血病(AML)21%,慢粒白血病(CML)慢性期33%。进展期的复发率为ALL66%。AML56%,CML43%。即使在正常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力化疗及放疗,但移植后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为ANLL患者allo-BMT后急性心衰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69例接受allo-BMT治疗的ANLL患者按照治疗100 d后急性心衰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0)与未发生组(n=49),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NLL患者all-BMT早期发生急性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例(28.99%)发生急性心衰,其中16例治愈,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单因素分析示,2组患者干细胞来源、是否亲缘移植、移植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非亲缘移植、移植前有TKI治疗史是影响ANLL患者allo-BMT早期发生急性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亲缘移植、移植前有TKI治疗史的ANLL患者接受allo-BMT治疗后具有较高的急性心衰发生风险,应予以重视并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1次慢性期(CP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CMLCP1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的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8例,骨髓移植(BMT)23例。中位随访时间1434(60~4062)d。结果造血重建5例(98.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5例(68.6%),其中Ⅱ~Ⅳ度11例(21.6%),慢性GVHD(cGVHD)17例(37.8%),移植相关死亡8例(15.7%),复发5例(9.8%),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9.2±6.4)%。两种预处理方案的5年DFS、死亡率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值均>0.05),但Bu/Cy组复发率低(P<0.01)。两种移植方式的5年DFS、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lloPBSCT组cGVHD发生率高(P<0.05)。结论alloHSCT治疗CMLCP1疗效良好。预处理方案和移植方式对CMLCP1患者DFS无显著影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是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死亡而行尸检的61例,其中用抗癌剂者(化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岁),行骨髓移植者(移植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27岁)。化疗组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例,恶性淋巴瘤(ML)14例,多发性骨髓瘤(MM)7例。移植组中AML4例,ALL6例,CML4例,ML1例。所有病例光镜检查示肝中心静脉闭塞(VOD)及高度狭窄者诊断为VOD。轻型患者仅肝组织检查为VOD,从临床症状难以确诊。重型患者临床有腹水。肝组织学检查结果:61例中16例(26%)有VOD。化疗组46例中10例(22%)有VOD,其中轻型8例,重型2例;移植组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cadherin在11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表达水平波动在0%-99.7%;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CD34~+率较N-cadherin~-组显著升高(67.39%vs 33.33%)(P=0.013),两组间1疗程CR率、总CR率及复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白细胞数(21.31±7.07 vs 51.10±23.69)(P=0.008)和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43.22±5.75)%vs(66.45±5.65)%(P=0.015)〕显著低于N-cadherin~-组,1疗程CR率和总CR率低于N-cadherin-组,复发率高于N-cadheri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CD33~+率较N-cadherin-组显著增高(47.62%vs 0%)(P=0.012),两组间1疗程CR率和总CR率无显著差异。N-cadherin~+组复发率高于N-cadherin~-组(30.00%vs 0%)(P=0.115)。成人AML、非M3-AML、ALL和儿童ALL患者N-cadherin~-组中位生存时间、3年总生存(OS)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均好于N-cadherin~+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SCT)的治疗效果及其地位,作者对69例接受ABSCT与7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的AL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前组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44例(CR1 28例,≥CR2 16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CR1 13例,≥CR2 12例),运用Kaplan-Meier法推算生存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用APB-SCT治疗41例,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17例,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治疗30例。结果表明:APBSCT组造血重建显快于其他两组;3组全部病例的3年无病存活率(DFS),复发率(RR)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51.7%,41.7%和6.8%。对DFS和RR产生显影响的是白血病类型(ALL或AML),确诊至CR1的时间和CR1至移植时间3个因素;APBSCT组的3年DFS,RR和TRM分别为48.4%,43.9%和4.9%,ABMT组的DFS,RR,TRM分别为47.1%,45.6%和11.8%,PABMT组的DFS,RR和TRM分别为66.5%,29.6%和6.7%,3组的疗效无显差异。结论:APBSCT治疗CR1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ABMT和PABMT相当,但前具有造血重建快、采集方便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体内LKB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病情与LKB1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8例,根据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ALL组56例,ANLL组42例。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的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并比较各组的LKB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ALL患者LKB1基因表达水平分为2个亚组:低表达组(39例),高表达组(17例)。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ALL患者的OS及DFS曲线。比较2组CR及复发比例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L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LKB1基因表达水平对照组为1. 56(1. 38-1. 74) ALL组1. 32(1. 22-1. 40) ANLL组0. 89(0. 78-1. 02),3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与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CR率显著较高,而复发比例较低(均P 0. 05)。随访3年,LKB1高表达的ALL患者OS和DFS率均优于LKB1低表达的ALL患者(P 0.05)。LKB1基因表达水平与ALL患者危险分层存在负相关(r=-0. 712,P=0. 039),其中标危ALL,LKB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显著少于高表达组(P=0.014),而高危ALL,LKB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 872,P=0. 020)、外周血幼稚细胞数(OR=2. 268,P=0.028)为ALL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而LKB1表达水平(OR=0. 426,P=0. 016)为保护因素。结论:ALL患者体内LKB1基因呈低表达水平,且表达水平越低ALL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在造血重建、T 细胞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疗效等的差异。方法 53例白血病患者中,21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 组),32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BMT 组)。统计分析二者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T 细胞重建、感染率、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2.43±3.67)天和(16.16±2.99)天(P<0.01),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14.67±6.19)天和(21.23±8.25)天(P<0.01)。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1,3,6,9及12个月的 T 细胞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早期感染率分别为42.86%和53.13%(P>0.05)。PBSCT 组与 BMT 组急性 GVHD 的发生率分别为61.90% 和71.885(P>0.05);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在 PBSCT 组和 BMT 组分别为47.06%和43.48%(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分别有4例和2例复发,二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2年 DFS 率分别为(50.14±12.00)% 和(59.81±8.99)%,二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缘关系供者 PBSCT 后的造血重建比BMT,但二者移植后 T 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 及 DF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URD-PB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9例接受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UC-MSC+URD-PBSCT组22例,URD-PBSCT组27例,UC-MSC+URD-PBSCT组平均回输UC-MSC数为1.0×106/kg。结果:与URD-PBSCT组相比,UC-MSC+URD-PBSCT组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短(12 d vs 15 d)(P=0.04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20.0%vs 51.9%)(P=0.026);(5.0%vs 33.3%)(P=0.040);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高(81.8%vs 51.9%)(P=0.028)。两组之间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入率,血小板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肺部感染,出血性膀胱炎,1年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UC-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粒细胞重建快,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但应注意防治CM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