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腺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02例宫颈癌患者,探讨了鳞腺癌组间构成差别,分别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了各自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在702例宫颈癌中,鳞癌630例,占89.4%,腺癌72例,占10.6%。与鳞癌相比,腺癌趋于年轻化、小体积、淋巴结转移,腺 癌5年生存率低于鳞癌(58.3% VS 57.3%),但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化、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鳞癌独立预后评价指标,而腺癌预后独立评价指标为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 结论 尽管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组间构成存在差异,但两者预后评价参数基本一样,即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是评价两者最重要的临床、病理参数。  相似文献   

2.
应用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AgNOR)技术,对109例宫颈良、恶性病变进行了AgNO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慢性宜颈炎、宫颈非典型增生、宫颈鳞癌三种病变的AsNOR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2.宫颈鳞癌组织学1级AgNOR计数低于组织学Ⅱ级(P<0.001)。3.随访10年以上的73例宫颈鳞癌患者,核仁组成区蛋白高均值组(≥5)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均值组(<5)(P<0.0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与46%。作者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定量指标,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推测宫颈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例乳腺癌细胞核中的AgNOR颗粒数目、大小、结构和形状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以40例乳腺良性病变做对照,在大颗粒、小颗粒和混合颗粒三项定量指标中,乳腺癌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1),小颗粒定量特异度和灵敏度为100%。乳腺癌组织类型不同、恶性程度不同。AgNOR数目、结构和形状也有不同。作者认为准确合理划分AgNOR颗粒大小,用多参数做定量指标,结合颗粒结构和形状分析,对乳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对协助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to-fibrinogen ratio,AFR)在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的241名宫颈鳞癌患者的资料,评估AFR在不同FIGO分期和生存状态组别的差异,根据受试者ROC曲线确定AF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AFR组和低AFR组,比较两组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AFR的水平在不同的FIGO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水平随FIGO分期的增加而下降。高AFR组患者具有更长的PFS和OS(P <0.05)。在单个指标OS诊断ROC曲线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AUC最大,为0.894。单个指标PFS诊断ROC曲线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AUC最大,为0.867,AFR的AUC分别为0.7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对宫颈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AgNOR银染法对比15例宫颈癌癌与22例慢性宫颈为的AgNOR计数。结果:宫颈鳞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的AgNOR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不典型增生AgNOR计数也较宫颈良性增生上皮增高(P〈0.05)。结论:宫颈良恶性病变的AgNOR计数明显不同,此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细胞的DNA含量、AgNOR计数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54例乳腺肿瘤细胞的DI、PI和S期细胞比例等项参数,其中34例乳腺癌进行了AgNOR计数和5年~14年随访。经分析表明:DI、PI和S期细胞比例可区分肿瘤的良恶性,AgNOR计数、DI、PI和S期细胞比例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形态学变化与机理 ,有助于免疫反应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0年间宫颈癌患者盆腔清除之淋巴进行组织类型、病理分析。结果 :5年生存率在“淋巴细胞优势型”生存率高 ,占 87% ,生发中心优势型较低占 6 9% ,2例无反应之淋巴结第 5年皆未存活 ,淋巴细胞减少型占 33%。结论 :宫颈癌区域淋巴结组织学变化是反映宿主对肿瘤防御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鼻咽粘膜上皮10例,单纯增生或化生18例,异型增生或化生20例,鼻咽癌24例进行核形态和DNA含量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简称)计数检测,综合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正常粘膜上皮,单纯增生和鼻咽癌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异型增生为85%,提示细胞学定量分析是诊断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异型增生的细胞核形态、DNA含量和AgNOR计数测量值的个体差异较大,显示异型增生上皮生物学性质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AgNOR计数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计数对宫颈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AgNOR银染法对比 15例宫颈鳞癌与 2 2例慢性宫颈炎的AgNOR计数。结果 :宫颈鳞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的AgNOR计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宫颈不典型增生AgNOR计数也较宫颈良性增生上皮增高(P <0 0 5)。结论 :宫颈良恶性病变的AgNOR计数明显不同 ,此方法简便易行 ,可用于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在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术后5年以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88例乳腺癌患者的存档标本进行回顾性病理分析,以探讨组织学级与其它预后指标以及5年,10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脉管内瘤栓状况,临床分期以及5年,10年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提示组织学分级可做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B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7例宫颈鳞癌、5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42例宫颈正常组织中NOB1的表达。[结果 ]宫颈正常组织、CIN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NOB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29.6%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O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临床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0.05)。NOB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低(P〈0.01)。[结论]NOB1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其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测宫颈癌预后的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CSCC的预后预测指标;SCC-Ag与早期CSCC的术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相关,与术后辅助治疗风险相关,SCC-Ag的补充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SCC-Ag水平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下降,逐渐正常化,可以籍以判断疗效、预测复发;在随访过程中,SCC-Ag的升高先于临床复发,结合PET-CT检查可有效地评估病情、判断复发。SCCAg在CSCC的全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个体化和精细化风险预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CNA基因过度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鳞形细胞癌中的意义。方法 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对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CNALI)进行计数。结果 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到CINⅡ级到子宫颈鳞癌,表达PCNA阳性的细胞范围和阳性强度呈明显增高的趋势,三者间PCNALI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45例鳞状细胞癌中PCNALI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鳞癌Ⅰ级、Ⅱ级和Ⅲ级之间PCNALI差异有显著性(P<005)。局部淋巴结有转移癌者和无转移癌者PCNALI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NALI对于检测宫颈鳞癌的发生与发展、早期诊断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9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CRIPT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IPTO-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5.6%)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0%)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8.571,P〈0.001)。CRIPTO-1蛋白过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关系密切(,分别为10.676、9.718及11.227;P均〈0.05)。CRIPTO-1m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6%)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23.3%)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7,P=0.001)。CRIPTO.1mRNA过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关系密切(χ2分别为13.741、4.720及30.170;P均〈0.05)。CRIPTO-1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87,P=0.006)。结论CRIP—TO-1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有-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海燕 《肿瘤学杂志》2001,7(4):228-230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对2000年3月~2000年7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包括5例鳞腺癌)165例患者进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其中放射治疗的93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的自身比较,以及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165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阳性率为64.2%(106/165)。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疗效相关(P<0.05)。[结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是宫颈鳞癌的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在监测宫颈鳞癌的发生和评价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pathology of women with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 (HSIL) on cervical cytology. A total of 681 women with HSIL cytology undergoing colposcopic examination atChiang Mai University Hospital (CMUH) between January 2000 and December 2005 were evaluated for the underlyingcervical pathology. The final pathology was diagnosed from the most severe lesions obtained by punch biopsy, loopelectrosurgical procedure, cold knife conization or hysterectomy. Underlying high grade cervical lesions including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3 and adenocarcinoma in situ were noted in 502 (73.7%) women. Invasivecervical carcinoma was identified in 141 (20.7%). The remaining 38 (5.6%) had either low grade or no intraepithelialles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underlying high grade and invasive lesions was noted betweenwomen with cytologic diagnosis of HSIL from CMUH and other hospitals. In conclusion, northern Thai women withHSIL cytology are at significant risk of having underlying severe cervical lesions, and especially invasive carcinomawhich is detected in approximately one-fifth of the ca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S10 0A4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5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 0A4蛋白。结果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S10 0A4蛋白不表达 ;在宫颈鳞癌组织中S10 0A4蛋白的表达率为3 5 .4% ( 2 3 /65 ) ;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S10 0A4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 ,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0 .0 5 ) ;阳性细胞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淋巴细胞中亦有表达。结论 S10 0A4蛋白和宫颈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S10 0A4蛋白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7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和107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及7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测定法测定SCC-Ag含量。[结果]早期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Ag含量以及阳性率明显比CIN组和健康体检组高(P=0.000),CIN组与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含量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P=0.000)。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手术后SCC-Ag水平明显降低(P=0.000)。[结论]SCC-Ag的检测不适合作为CIN患者诊断和筛查的依据,SCC-Ag的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SCC-Ag检测可作为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 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技术 ,观察 15例正常宫颈、2 2例CINⅠ、CINⅡ、16例CINⅢ及 5 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 (ISCC)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p5 3标记指数 (p5 3 LI)。结果 在正常宫颈和CINⅠ、CINⅡ均未检测到p5 3表达 ,在CINⅢ可检测少量p5 3阳性细胞 ,但其p5 3 LI明显低于ISCC(P <0 0 1) ,p5 3 LI随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p5 3蛋白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