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情况,探讨不同 HCV基因分型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因子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的19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样本,分别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的含量。结果198份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a型4例(2.02%),1b型71例(35.86%),2a型9例(4.55%),3a型29例(14.65%),3b型47例(23.74%),6a型37例(18.69%),6d型1例(0.5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0、T N 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2与TNF‐α在各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型患者血清IL‐8与IL‐10含量明显高于3a、3b、6a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贵州地区 HCV 基因型分布呈现多样性。贵州地区丙型肝炎1b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失衡可能是导致其慢性化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于国英  李绍连  王丽芳  李俊娟 《河北医药》2009,31(10):1233-1233
本文对慢性丙肝患者40例进行内窥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改变情况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的关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涌  孙剑  刘淼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81-482
目的明确病毒因素与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病情恢复的关系。方法 2007年至2011年入住上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97例成人AHB患者纳入本研究,随访24周。收集患者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和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应用直接基因测序法对54例AHB患者血清HBV S区进行基因分型。组间均数差异应用t检验。结果 9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比较缓和,83例在病程中发生自发的HBeAg和HBsAg血清学转换。14例患者出现慢性化趋势,其HBVDNA较无慢性化趋势者高[(6.17±1.04)lg拷贝/mL比(3.86±1.85)lg拷贝/mL(χ2=5.95,P<0.01),其中6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展为持续HBV携带。AHB的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型和C型,两种病毒基因型感染者间流行病学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高病毒载量是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2007年至2011年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成人AHB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和C型,病毒基因型和临床转归无明显相关性。基线高病毒载量同临床转归具有明显相关性,适时抗病毒治疗可减少HBV感染持续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3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合并或未合并乙型肝炎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常规、病毒学指标,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65.43±23.91)U/L、(72.93±33.87)U/L及(16.38±5.5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2.72±22.15)U/L、(34.53±18.62)U/L以及(11.80±3.17)μmol/L;观察组白蛋白(ALB)为(38.31±6.40)g/L,低于对照组的(42.91±8.02)g/L;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60.74±48.60)×109/L,低于对照组(200.85±58.38)×109/L;观察组患者HIV RNA病毒载量为(6.21±1.10)log10 copie/mL,高于对照组(4.26±0.79)log10 copie/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8+细胞个数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CD4+ T细胞及CD4+/CD8+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呈负相关(P<0.05);CD3+ T细胞及CD8+ T细胞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时,两种病毒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加重患者肝损伤及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6.
冯颖 《中国医药》2013,8(8):1124-1125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病毒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特异性探针杂交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丙型肝炎病毒1b型感染的长效干扰素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次,1次/周)和非1b型感染的普通干扰素组(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α-2b,5 mIU/次,隔日1次),2组患者均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和随访中检测患者血浆丙型肝炎病毒RNA和ALT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比较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长效干扰素组与普通干扰素组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者分别为30例(46.2%)和41例(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效干扰素组肝功能异常者10例(15.4%),普通干扰素组有8例(14.5%),2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1b型感染患者的疗效不理想,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主要影响治疗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HBV)-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湿热中阻型和肝郁脾虚型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肝脏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胆红素(TBil)、白蛋白(A)、球蛋白(G)]、HBV-DNA病毒载量和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CD83、CD1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分析两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AST、ALT、TBil指标明显升高,湿热中阻型ALT、TBil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中阻型HBV-DNA病毒载量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CD80、CD83、CD86、HLA-DR表达水平均降低,湿热中阻型CD86、HLA-DR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TBil、HBV-DNA病毒载量、CD86、HLA-DR表达水平与CHB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用作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的常见基因型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常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对南京市强制戒毒所收集提供的198份抗-HCV阳性吸毒人员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对阳性标本按照Simmonds分型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5′NCR)1、2、3、1b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与分型,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吸毒人员丙型肝炎感染者上述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198份血清中,有168份为HCV RNA阳性。单一基因型占77.4%,其中1b亚型106份(63.1%),2型15份(8.9%),3型9份(5.4%);混合基因型占20.2%,其中1b/2型25份(14.8%),1b/3型5份(3.0%),2/3型4份(2.4%);未确定基因型4份(2.4%)。静脉和非静脉吸毒人群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4,P〉0.05),单一基因型和混合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结论南京地区吸毒人群HCV基因型1b型为主,其他多种基因型并存,总体分布特点介于中国南北方之间。  相似文献   

9.
陈泉静 《家庭医药》2021,(3):114-115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门诊收治院200例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进行基因分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对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结果进行比较.HB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福建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对13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HCV R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34例血清标本中128例可以分型,检出1a、1b、2a、3a、3b、6a型单基因型(分别为0.7%、45.5%、14.9%、6.7%、2.2%、17.9%)和1b+3b(5.2%)、1b+6a(2.2%)混合基因型共8种,其中以1b型(45.5%)为主,6a型(17.9%)次之.男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以1型为主要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7,P>0.05),基因6型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6,P<0.05).基因1型、基因2型平均年龄均高于基因3型、6型、混合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因1型和基因2型之间,基因3型、基因6型和混合型之间年龄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基因型HCV RNA载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7,P>0.05).结论 福建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呈现多样性,1b型流行主导地位呈下降趋势,6a型流行地位处于上升趋势.HCV基因分型在患者性别上分布有所不同,各基因型的患者年龄之间有差别,但各基因型的HCV RNA载量相近.  相似文献   

11.
尚慧锋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57-75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结果:28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282份标本HCV-RNA均高于检测上限(1 000IU/mL),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6%。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而升高。HCV-RNA载量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0.968,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并无相关性(r=0.028,P>0.05)。结论: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指标,HCV-RNA载量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HCV感染和评价抗HC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汪艳  陈乐 《安徽医药》2017,21(2):300-302
目的 考察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在丙型肝炎中的表达水平,分析25(OH)D与丙肝病毒RNA(HCV RNA)载量、肝脏纤维化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病人2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采用荧光定量 PCR 仪测定HCV RNA载量,采用肝脏纤维化指数(Fibrotest分级)进行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ALT和AST、GG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5(OH)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50~≤75 nmol·L-1项下25 (OH)D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血清25 (OH) D与HCV RNA载量呈负相关(r=-0.922,P<0.01),血清25 (OH) D与Fibrotest分级呈负相关(r=-0.957,P<0.01).结论 25(OH)D是丙肝的保护因素,临床对丙肝病人适当补充25(OH)D或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96例患者,包括单纯HBV感染患者,单纯HCV感染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每组32例患者。观察3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IFN-γ诱导蛋白10(IL-10)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IFN-γ、IL-10及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不甚明显,但是肝脏储备功能下降,可能与加重肝脏的炎症反应有关,对预防重症肝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州省近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梅毒感染病毒(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新确诊且未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2 869例。根据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为单纯HIV感染组2 289例、HIV/梅毒现症感染组333例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247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基线数据的差异,并分析HIV不同组间各自HIV-R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年龄小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男性占比高于单纯HIV感染组和HIV/梅毒既往感染组(P<0.05)。HIV/梅毒现症感染组的HIV-RNA载量低于单纯HIV感染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3+T细胞均高于单纯HIV感染组(P<0.05);HIV/梅毒既往感染组的HIV-RNA载量高于HIV/梅毒现症感染组,CD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毒载量(VL)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保定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确认为HIV-1感染阳性的感染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山两地区家庭聚集性HBV感染患者基因型特征与病毒载量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随机采集临床确诊家族聚集性的慢性HBV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5例和轻型CHB患者65例.分别进行HBV基因分型、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HBV基因型显示:B型7例,HBV DNA主要为低载量(57.14%)病理损害程度较轻.BC混合型11例,HBV DNA以低、中载量为主(45.45%、36.36%).病理损害多为轻至中度≤G2 10例(90.91%),S2 9例(81.82%).C型82例,其中ASC 29例,HBV DNA以高载量为主(72.41%),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CHB 53例,HBV DNA主要为中、高载量(39.62%,49.06%),病理损害≥G2者38例(71.70%),≥S2者25例(47.17%).结论 山西地区家族聚集性ASC和CHB以基因C型为主、病毒载量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严重,为乙型肝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家族聚集性ASC不仅存在HBV病毒高载量,而且均有不同稃度的肝脏病理损伤,临床可视肝组织病理结果 酌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ASC和CHB患者治疗前的常规检测手段,为规范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怀化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该地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20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20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中83例(69.17%)检出HPV阳性,检出率最高依次为HPV-6、16、52、11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以21~30岁及31~40岁年龄段HPV感染阳性率较高。HPV单一感染率60.24%,多重感染率39.76%,多重感染以高低危混合型为主。结论怀化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主要HPV基因型为6、16、52及11型,21~40岁为易感人群,多重感染以高低危混合型为主,HPV分型检测在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液细胞质量和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3000 PLUS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1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细胞学检测.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RBC总数、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分布系数(RDW-CV)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升高;血小板总数升高,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降低;WBC总数降低,中性粒细胞(Gran)相对升高,淋巴细胞(Lymph)降低,而单核细胞(MON)无明显变化.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细胞学的改变,这对探讨酒精的成瘾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及指导临床治疗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载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经EBV-DNA检测阳性的IM住院患儿8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EBV-DNA载量分为低病毒量组(<105copies/mL)47例和高病毒量组(≥105copies/mL)41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HBV-M)、病毒载量(HBV-DNA)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41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凝血功能、HBV-M及HBV-DNA载量,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1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85.8%,依HBV-M及HBV-DNA载量分组的各组凝血功能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慢性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与HBV-M及HBV-DNA载量变化具有相关性,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HBV-M和HBV-DNA呈正相关性;纤维蛋白原(FIB)与HBV-M和HBV-DNA呈负相关性。结论: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与其HBV-M及HBV-DNA载量有关,该三项指标的变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