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促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EK在血管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PT)及其受体TEK是新发现在机体的生理、病理性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信息途径。生理情况下,ANGPT1激活TEK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血管完整稳定;ANGVF2则竞争性拮抗ANGPT1的作用,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时,可促进血管重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乏时,则促进血管退化。肿瘤发生时,ANGPT及TEK受体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ANGPT2特异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区,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起始及延续过程。阻断ANGPT及TEK信号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生长,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及其受体系统是调控血管完善性的重要因子,参与子宫内膜生理性及病理性血管生成。正常月经周期中Ang-1对排卵后期子宫内膜血管发育,尤其对哺乳动物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ng-2可能促进异常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其病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血管生成素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iopoietin-1和Angiopoietin-2组成.Tie-2是其共同受体.Angiopoietin-1能保持血管内膜的稳定性,与VEGF协同作用,促使血管成熟.Angiopoietin-2能拮抗Angiopoietin-1的作用,破坏血管的稳态.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Angiopoietin-2表达于肿瘤侵袭的最前沿,是血管产生的早期信号.阻断Angiopoietin/Tie-2通路可能拮抗肿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促血管生成素与肿瘤性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血管生成素 (Ang)家族有 4个成员 ,其中Ang1和Ang2目前研究比较多 ,被认为与血管形成有关。体内、体外研究表明 ,Ang参与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生成。Ang家族与VEGF等其它促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肿瘤性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器官和组织的血管生成包括两个过程 :血管形成 (vasculogenesis)和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目前研究表明有两条调节途径参与了血管生成过程 ;一条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 tor,VEGF)及其受体(flt-1等 )调节通路 ,另一条是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 ,Ang)及其受体 (Tie)调节通路。这两条途径协同作用 ,共同促进机体血管形成。近年来对血管生成素及其Tie受体调节通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 血管生成素 (angio…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生成不仅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在肿瘤病理分级、治疗和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研究表明 ,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细胞粘附行为异常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近年 ,随着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细胞粘附分子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1〕。现就其中整合素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1 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整合素家族 (integrinfamily)为细胞粘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 相似文献
8.
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是保证肿瘤持续生长所必需的,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抑制物制定新策略,采用合适手段与方法,抑制肿瘤内血管新生,消除或减少肿瘤内原有血管,可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16(1):61-63
人体任何组织细胞的生存、增殖均需要血管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由于其增殖新生比正常细胞快 ,比正常细胞需求更多的营养物 ,对缺乏营养物质及氧更为敏感。因此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原发瘤和转移瘤生长到0 2cm时 ,如果没有新生血管供应营养 ,肿瘤将停止生长并死亡〔1〕。肿瘤细胞也不可能通过血管而转移。断绝或减少肿瘤血管供养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成了近 10年来抗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已有报道 ,乳腺癌、结肠癌、肾细胞癌等瘤区微血管的密度与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米舒利(NIM)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予NIM治疗,计算NIM的抑瘤率,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素-1、2 (Ang-1、Ang-2) 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裸鼠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NIM可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43.02%。 NIM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Ang-2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1 mRNA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 Ang-2/Ang-1 mRNA比值下降(P<0.01);同时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COX-2抑制剂NIM可下调Ang-2基因表达,改变Ang-2/Ang-1 mRNA比值,该作用可能是COX-2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趋化因子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是含7个穿膜区段的单链受体,胞内区与G蛋白偶联,可产生信号转导。其在多种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细胞膜上有功能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与肿瘤多种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不同的趋化因子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成为新的抗癌策略靶点。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且有众多生长因子的参与,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也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旨在对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并研究尿毒症腹膜透析大鼠腹膜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Tie)的表达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SD雄性大鼠5/6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模型,成模后腹腔内植入腹透管,随机分为尿毒症组(NS组)及腹透组(PD组).尿毒症组每日给予20 ml生理盐水腹腔灌注,腹透组每日给予20 ml 4.25%百特腹透液腹腔灌注,持续6周.对照组(C组)行假手术且不予液体灌注.实验结束取大鼠腹膜组织,观察腹膜血管新生情况;行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腹膜组织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表明PD组相对其他两组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NS组新生血管数较C组为多(P均<0.05).免疫组化显示Ang2及其Tie2阳性细胞数PD组相对于C组和NS组明显增加,NS组较C组亦有增加(P均<0.05).RT-PCR显示PD组Ang2 mRNA和Tie2 mRNA表达较NS组和C组明显上调,而NS组高于C组(P均<0.05).结论 尿毒症本身及腹膜透析液均会上调腹膜的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且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过程,可通过将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转运至溶酶体并降解,参与调控细胞存活、生长、分化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在生命过程的各个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细胞修复,且可能在... 相似文献
15.
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继勇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9,19(2):115-118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如能找到有效调节血管生成的途径,则有望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综述了血管生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几种有前途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润岐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9,19(6):447-448
许多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它们通过各种机制降解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细胞外基质,促进内皮细胞分裂、游走和增殖,诱导宿主毛细血管新生并长入瘤组织。现已分离、克隆、鉴定了20 多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对其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骨肉瘤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血管生成活性,并探讨VEGF抗体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果:OS-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组织中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呈阳性表达,且VEGF呈持续高表达。给予VEGF抗体后VEGF抗体组血管数目、瘤细胞数低于PBS对照组。结论:VEGF、bFGF、TGF-β1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OS-732细胞系诱导的血管生成,其中VEGF可能起着主要作用。VEGF抗体能抑制本细胞系的血管生成,提示VEGF抗体对骨肉瘤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形成的概念。随之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特性密切相关,从而产生了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疗法。因此,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在抗肿瘤治疗中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大部分肿瘤血管抑制剂仍处于Ⅰ、期临床实验阶段,部分进入Ⅲ期临床实验,并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本文对几类常用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或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fa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