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216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8 d,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PG<7 mmol/L,2 h P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5.4±1.8) d,日基础量为(0.23±0.07) U/kg,早餐前大剂量为(0.12±0.05) U/kg,午餐前大剂量为(0.14±0.06) U/kg,晚餐前大剂量为(0.14±0.06) U/kg,在血糖满意控制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发生低血糖症(0.04±0.21)次/人,生化低血糖(0.07±0.25)次/人,低血糖反应(0.96±1.18)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5~6 d得以纠正.经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FPG和年龄,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糖尿病的病程、治疗前FPG和2 h PG.  相似文献   

2.
石东升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23-12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12月我科收入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除常规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早中、餐2h 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BG及晚餐2h BG、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更快、更有效、更平稳。  相似文献   

3.
赵宝莲  周春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7-3228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体会。方法:时2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痛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很快得到缓解,血糖在较短时间达标。高血糖所带来的多种代谢紊乱得到纠正。较好的预防了糖尿病多种急症的发生,同时更延缓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延缓了初发2型糖尿痛胰岛细胞的凋亡。结论:可使顽固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宝莲  周春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16-26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2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很快得到缓解,血糖在较短时间达标。高血糖所带来的多种代谢紊乱得到纠正。较好预防了糖尿病多种急症发生,同时更延缓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延缓了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凋亡。结论:可使顽固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务孔彦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S):38-38,77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尿病史和首次空腹血糖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6例分为2组,高血糖组56例,血糖正常组60例。结果高血糖组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的测定及糖尿病史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0mmol/L)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强化2周降糖,同时在生命体征平稳,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昏迷情况下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入院后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康复训练情况同治疗组。于治疗后2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法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及改良Ashworth法进行肌痉挛评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n=10),对照组(n=10)予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CSII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于显著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meous insulin injection,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对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法 CSII组7例,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诺和灵R.MSII组7例,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和睡前注射诺和灵N.结果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但血糖控制达到理想标准,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CSII方法用于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疗效好,安全性好,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更能有效配合脑卒中病人治疗.  相似文献   

9.
高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19-2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多次皮下注射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观察达到预期控制目标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和胰岛素用药总量.结果(1)胰岛素泵治疗组达到预期控制目标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2)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使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也低.结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地维持机体血糖平衡,缩短起效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对其护理措施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周密的护理,123例均顺利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改善.123例生存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90例,良好33例.结论:临床护理中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重视对糖尿病的监测,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重视饮食控制;加强康复护理,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型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e,P-LC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67例单纯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中血小板4项参数,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P-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R与MPV、PDW明显正相关(r=0.67,P<0.05;r=0.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LCR、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是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LCR显著增加,可作为评估T2DM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意向性分析(ITT)人群共120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符合方案集分析(PP)人群共108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和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疗程2个月.比较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ITT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 (P <0.05);PP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 (P <0.05).与治疗前基线值比较,2组治疗后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11.7%,7/60)和22例(36.7%,22/60)出现低血糖,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那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血糖,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袁彬彬 《当代医学》2021,(2):173-175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无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50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痰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复合醋酸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多粘菌素、米诺环素敏感率最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感染菌对新药、高价药敏感性高,治疗成本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和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种治疗后血糖及日胰岛素用量情况,观察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结果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8.39±1.88)mmol/L、(8.21±1.55)mmol/L、(8.12±1.65)mmol/L,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9.70±1.71)mmol/L、(10.32±1.43)mmol/L、(9.88±1.5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空腹血糖控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35.0±9.5)U较对照组(46.5±10.2)U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2次,少于对照组的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使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事件发生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严勋  陈东  郝建英  张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33-14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在抗感染治疗同时,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输入诺和灵(R)控制血糖,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控制血糖,并记录两组治疗病程中低血糖总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入院第2天、第2周、第3周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并比较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时间点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达标时各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低血糖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疗效相当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浩  姜涛  宋秀霞  赵霞 《北京医学》2011,33(5):399-40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18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A组)、胰岛素泵(B组)及常规口服降糖药物(C组)进行12周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银屑病患者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高。银屑病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明显增高,而TNF-α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CDKAL1、PSORS2、PSORS3和PSORS4这4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既往研究提示,一些降糖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可能通过改变皮下慢性炎症状态而改善银屑病皮损症状。本文总结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与2种疾病相联系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60例,平均年龄(54.2±6.4)岁,绝经年限(12.1±5.9)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利塞膦酸钠 凯思立D口服,对照组采用安慰剂 凯思立D口服,分别观察用约6、12个月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L_(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12个月L_(2~4)骨密度的增幅分别为(2.53±0.02)%、(2.36±0.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4±0.01)%、(-1.32±0.01)%(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塞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