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经腹腔顺行放置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1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5例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通过腹腔放置鼻胆管引流并行一期缝合(鼻胆管组),93例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放置T管引流(T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138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鼻胆管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与T管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放置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及住院费用,以及术后补液量、第2、3天胆汁引流量均低于T管组(均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鼻胆管组恶心、厌食、呕吐等电解质紊乱症状发生率低于T管组(P0.05)。结论:鼻胆管引流补充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缩短了带管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水电解质紊乱,未增加胆汁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较T管有一定优势,但需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2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再根据术中情况行经腹置鼻胆管引流(鼻胆管引流组)、一期缝合术或T管引流(T管引流组)。结果 289例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后239例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获得成功,15例留置T管引流,其他35例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汁引流失败、胆道引流管早期滑脱、胆道出血、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胆漏、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比T管引流组的胆漏、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留置鼻胆管时间短。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行鼻胆管引流与输尿管导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为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鼻胆管引流术(n=61,鼻胆管组)及输尿管导管引流术(n=63,导管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鼻胆管组相比,导管组手术时间短、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第3天胆汁引流量多(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与第2天胆汁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及输尿管导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弊端,并未增加术后胆漏、结石残留、胰腺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代替术后T形管引流的可行性. 方法对1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伴有完全性胆道梗阻)腹腔镜手术之前行鼻胆管引流,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 结果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85 min.术后住院7~10 d,平均8 d.术后5 d经鼻胆引流管行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愈合良好,全组病人无胆漏、胆总管狭窄、肝内外胆总管残余结石、引流管脱落、胆汁性胰腺炎等并发症.18例随访6个月,1例胆总管内小结石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余17例未见胆总管明显扩张或狭窄.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网取石手术之前行鼻胆管引流,完全可以替代T形管体外引流,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评估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20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例(43.3%)患者术中放置T管引流(T管组),115例(56.7%)患者采用一期缝合(缝合组)。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残留结石率小于T管组(P0.05),术后胆漏发生率高于T管组(P=0.035),术后出血、感染、复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T管引流,但其胆漏率高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将收治的13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80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取石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不置"T"管引流。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开腹组术后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行ERCP+EST取石成功;腹腔镜组3例术后早期胆漏,经引流3~5d后痊愈,无远期胆道狭窄。结论: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用腹腔镜行此手术更具有微创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7年10月77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36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切口胆汁渗漏34例,其中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29例、再次开腹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l例、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的输尿管导管脱落而导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再次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和放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管切口胆汁渗漏和输尿管导管脱落是胆漏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或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常规T管引流、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和放置鼻胆管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等三种不同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方法常规T管引流348例,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113例,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55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电解质紊乱、胆漏、腹膜炎等)、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鼻胆管引流术及胆总管一期缝合者,术后并发症较另外两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最短,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T管引流组,术后并发症较另外两组明显增多,住院时间最长(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后常规放置T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住院时间长;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减少了胆汁丢失的并发症。经十二指肠镜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消除了T管并发症,住院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1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135例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手术成功131例,中转开腹4例;113例取石后T管引流,8例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0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残留结石1例,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拔T管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置管引流治愈。无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等并发症。131例随访5—32个月,平均18个月,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可行,且有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胆总管探查术(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强调放置T管引流,防止术后出现胆漏及胆总管狭窄,已成为胆道外科治疗常规之一.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胆管引流管增加了住院时间和拔除T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胆管一期缝合却因术后胆漏等原因未能得到推广.胆管一期缝合术后引起胆漏的常见原因有:粗针大线缝合,在针眼处渗漏胆汁;胆管内结石未取干净,引起胆管梗阻,胆道内压力升高,缝合口处渗漏胆汁;胆道探查和取石的过程中造成医源性胆管内壁损伤,术后胆管黏膜水肿,胆道内压力升高而出现胆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为137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67例(一期组),留置T管引流70例(T管组),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一期组与T管组手术时间[(79±10)min vs.(92±12)min]、术后住院时间[(4.9±1.0)d vs.(7.1±1.4)d]、胆漏发生率(7 v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年,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避免了T管留置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其主要风险为胆漏,但胆漏多为短期漏,通过引流可自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留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随机将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30例行留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胆管一期缝合(研究组),30例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体外胆道引流管(指鼻胆管和T管,以下相同)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留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胆管一期缝合术,研究组手术时间(50±30)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90±30) min;拔管时间(6±2)d及平均住院时间(10 ±2)d,明显少于对照组(25±10)d及(17±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术式安全可靠,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术后拔除体外胆道引流管时间明显提前,从而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同时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免打结缝合线(QUILL线)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38例免打结缝合线一期缝合胆总管(观察组),42例T管引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胆漏发生率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打结缝合线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应用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具有操作简便、缩短住院时间等特点,且不增加胆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7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患者41例(一期缝合组)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患者43例(T管引流组)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一期缝合组在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少于T管引流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胆漏率,伤口感染率,胆道狭窄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分别有1例和2例胆瘘发生,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基础上,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应该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道探查术Ⅰ期缝合 ,T形管引流的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诊治 79例胆道结石患者。结果 :79例中 ,36例在术中经胆道造影确诊。 76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 ,4 9例行胆道Ⅰ期缝合 ,2 7例用T形管引流。因腔镜下取石困难 1例 ,胆道肿瘤 2例 ,中转开腹。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胆管腹腔镜胆道探查 ,术中胆道造影、胆道Ⅰ期缝合、T形管引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为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及经胆囊管开口胆管探查取石,内支架引流管引流并一期缝合胆管术。总结其适应证、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LC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胆管内取出单一结石19例,2~4枚结石9例。手术时间平均(43.6±19.8)min,平均住院(7.9±3.5)d。26例支架自行脱落并顺利排出体外;2例未自行排出的患者,于1个月后经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支架取出。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胆管狭窄、胆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LC及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此术式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方法分析136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6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观察组),90例行T管引流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P=0.904)、术中出血量(P=0.476)、腹腔引流量(P=0.198)、胆漏发生率(P=0.705)、切口感染率(P=0.874)、术后残留结石率(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P0.001)、术后禁食时间(P0.001)、术后补液量(P0.001)、术后住院时间(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领的情况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适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患者资料。其中治疗组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对胆总管行Ⅰ期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分析记录及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黄疸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带管出院率以及胆漏、胆道逆行感染、腹膜炎、腹壁窦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Ⅰ期缝合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胆道逆行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黄疸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带管出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胆漏、腹膜炎、腹壁窦道形成等并发症治疗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未发现胆道狭窄、残留结石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并对胆总管行Ⅰ期缝合术,既明显地缩短了黄疸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也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且未增加胆道逆行感染发生率,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应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9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组(一期组)4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置入组(支架组)4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首次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结果两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后无结石残留。在首次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支架组优于一期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发生率,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胆漏病人(一期组3例,支架组1例)经短期引流后治愈,2例出血病人(一期组1例,支架组1例)经输血等保守治疗后治愈。支架组术后2~3周行胃镜检查拔除胆道内支架管,其中有部分病例胆道内支架管已自行排出。术后随访1~6月,无胆道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应用具有创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护理简单,不增加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