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74例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术中予以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拔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心率(heart rate,HR)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等。结果: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实验组MAP、HR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阻断手术刺激、维持循环稳定方面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全麻苏醒拔管期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拔管期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0·8%~1·0%异氟醚复合50%氧化亚氮的全身麻醉。术毕时送至麻醉复苏室(PACU),A组患者TCI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浓度为1μg/L,B组TCI输注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苏醒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HR、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吸痰、拔管时MAP、HR无明显变化,B组则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TCI雷米芬太尼可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平稳苏醒。  相似文献   

3.
雷米芬太尼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雷米芬太尼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1.5mg/kg静脉麻醉;雷米芬太尼组给予等量丙泊酚加1μg/kg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全麻诱导后皆静注琥珀酰胆碱,待肌肉松驰后行MECT治疗。全程监测患者ECG、HR、MAP、SpO2,并观察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结果MECT治疗后即刻、1、3min两组HR、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雷米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雷米芬太尼组略长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10min以内;癫痫发作时间、苏醒时间、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适合应用于MECT治疗麻醉并可明显抑制MECT引起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于电视胸腔镜下行自发性肺大泡缝扎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BP、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即刻、30min和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R组插管期心血管副作用显著低于F组(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拔管后即刻、30min的VAS高于F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电视胸腔镜下自发性肺大泡缝扎术。雷米芬太尼半衰期短,需提前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30例择期疤痕切除植皮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S)组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P)组.静脉诱导置人喉罩后,S组静脉泵入0.15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及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6~8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MAP、HR在切皮前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组术中各个时点MAP及HR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的S组(P<0.05).结论 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用于烧伤整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更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30min(T3)、气腹毕(T4)和术毕(T5)的MAP、HR。检测T1、T3及术后2h(T6)血糖、胰岛素及血清皮质醇。结果对照组在T2、T3时MAP较T1时下降、HR减慢(P<0.05),T3、T6时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及血糖均高于T1时且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有效抑制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雷米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输注雷米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R组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继而以6μg·kg-1.h-1的速率输注。P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继而以4mg·kg-1.h-1输注丙泊酚。观察术前基础值(T1),注药后5min(T2)、10min(T3)、15min(T4)以及停药后5min(T5)的循环、呼吸情况,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与T1时相比,R组各时点MAP无明显变化,T2~T4时HR明显减慢(P<0.05),分钟通气量(MV)减少(P<0.01),PETCO2升高(P<0.01),但均保持自主呼吸;而PF组T2~T4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呼吸抑制明显,均需进行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其中有25例患者出现呼吸停止。T5时R组的MAP、HR和MV与T1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F组MAP和MV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R组术中体动患者明显少于PF组(P<0.05),患者均保持清醒而安静,而PF组患者均意识消失。结论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单纯输注雷米芬太尼可使患者保持自主呼吸,意识清醒而安静,并对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用于小儿烧伤和整形手术,观察麻醉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1例ASAⅠ~Ⅱ级择期烧伤或整形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与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与氯胺酮组(K组)。观察并记录患儿给药前、给药后5min、切痂、植皮以及停药后5min时的MAP、HR、RR、SpO2、PETCO2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MAP和HR在给药后有所下降但术中基本保持平稳,而F组MAP和HR术中波动明显(P<0.05,P<0.01),K组术中MAP较高、HR较快(P<0.05,P<0.01)。R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F组和K组(P<0.01),而F组又明显短于K组(P<0.05,P<0.01)。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F组和K组。结论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较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和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对术中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术后苏醒时间更快,但应注意诱导时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鄂咽成形术或鄂咽成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30~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4~8 mg/(kg·h),B组吸入0.5%~1%异氟醚,两组持续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0.2~0.3 g/(kg·min)。记录患者诱导前即刻(T1)、诱导完成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以及手术开始20 min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T4时A组BP和HR显著降低(P0.01),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A组剧烈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合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2017-12—2018-09间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LC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1)诱导前(T_0)、气腹前(T_1)、手术开始10 min(T_2)及术毕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2)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结果 (1)2组患者T_0时的MAP、HR与T_3时比较,及T_0时的SpO_2与T_1、T_2、T_3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T_1、T_2时MAP、HR均高于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C患者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影响较小,术后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意选择2008年1~12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ASA分级Ⅰ~Ⅱ级,分为2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n=30),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2.5 m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维持采用瑞芬太尼靶浓度4~8 ng/ml,异丙酚4~8 mg.kg-1.h-1;异氟醚组(I组,n=30),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经口明视插管后,维持采用1∶1的氧气和异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0.8~1.2 MAC)吸入麻醉。术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结果在插管后1 min(T3),I组病人DBP、HR与基础值(T1)比较明显升高(P〈0.05),T组病人DBP、HR则基本恢复到T1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277,P=0.000;t=-3.286,P=0.002)。清醒拔管时(T6)与T1比较,I组SBP、DBP、HR明显升高(P〈0.05),而T组SBP、DBP、HR则无明显变化(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461,P=0.000;t=-2.287,P=0.000;t=-4.382,P=0.000)。T组病人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I组(t=-6.386,P=0.000;t=-4.876,P=0.000;t=-6.632,P=0.000)。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既满足了手术要求又提高了麻醉药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2.
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万可松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LC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万可松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min、气腹后10min、拔管前1min、拔管后3min的HR、MAP、Sp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以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13例患者表现出较明显的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与透导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3min后心率、血压多能自动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麻醉维护过程中HR、MAP、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3min内36例(70%)完全清醒,5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术后1例(2%)诉术中轻度知晓(P>0.05)。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万可松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LC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各自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瑞芬太尼组),比较两组麻醉各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清应激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与术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瑞芬太尼组比较,舒芬太尼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刻、CO_2气腹后5min、拔管即刻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血清皮质醇与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均P0.05);术后2、6、12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1d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比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LC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更小,患者术后痛觉感受更轻,认知功能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BIS值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P组在切皮时开始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1.0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输注时间30min,C组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T0)、吸痰时(T_1)、拔管时(T_2)、拔管后1min(T_3)、5min(T_4)、10min(T_5)、15min(T_6)的HR和BIS值,T_3~T_6的Steward苏醒评分;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顺苯阿曲库铵用量,并观察术中心动过速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_1~T_4时两组患者BIS值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T_1~T_4时P组BIS值明显高于C组(P0.05);P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C组患者术中有6例发生心动过速,P组有2例,C组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T_3、T_4时P组Steward苏醒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术中静脉输注1.0g磷酸肌酸钠可明显提高经腹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BIS值及苏醒质量,且可降低术中心动过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LC 患者90 例,随机分为3 组:P 组(丙泊酚+ 瑞芬太尼)、S 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D 组(地氟醚+ 吗啡),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麻醉维持:P 组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S 组吸入七氟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D 组吸入地氟醚及静脉注射吗啡,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和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与P 组比较,D 组和S 组的血压和心率波动例数减少(P 〈 0.05);与P 组和S 组比较,D 组呼吸恢复、拔管、离室的时间缩短(P 〈 0.05),苏醒期躁动的评分较高(P 〈 0.05).3 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 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影响小,术后苏醒速度快、质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应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44例,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手术前后收缩压...  相似文献   

17.
汤国亮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11):132-135
目的 观察对鼻整形患者应用瑞马唑仑结合丙泊酚方案的效果及对围手术期体动及呼吸抑制情况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南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鼻整形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结合丙泊酚麻醉方案。比较两 组麻醉前(T0)、麻醉10 min后(T1)、麻醉40 min后(T2)生命体征变化[心率(HR)、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麻醉效果(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开监测室时间)、镇痛质量(VAS评分)、呼吸 抑制情况(呼吸频率、呼吸道梗阻)及体动情况。结果 两组T0期间HR、SBP以及DBP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T1、T2期间HR、SBP以及DBP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 醉时间、苏醒时间、离开监测室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12、24 h的VAS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醉1 min后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呼吸道梗阻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体动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9.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应用丙 泊酚,配合应用瑞马唑仑安全系数相对更高,且对呼吸质量较好,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Narcotrend监测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更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40例ASAⅡ~Ⅲ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GA)和单纯全麻组(GA),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为舒芬太尼0.4μ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气管插管后微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间断静注顺苯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行Narcotrend监测并使Narcotrend分级(NTS)维持在D0~D2之间。EGA组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试验剂量1.3%利多卡因3 ml,气管插管后硬膜外追加1.3%利多卡因6~8 ml,再以0.375%罗哌卡因5~8 ml/次维持硬膜外阻滞。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记录两组病人全麻维持用药量和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位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EGA组术中收缩压低于GA组(P<0.05);术中麻醉用药比较,EGA组丙泊酚及顺苯磺阿曲库铵用量少于GA组(P<0.05),EG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1);恢复时间比较,EGA组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GA组(P<0.01);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病人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同时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有利于预防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ug/kg,15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mg/kg,芬太尼3μ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③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0.05)。注药后15min至拔管后各时间点D组患者的RPP均低于C组(P<0.05)。D组在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