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ai Q  He XS  Hu AB  Wu LW  Ju WQ  Zhu XF  Wang DP  Wang GD  Ma Y  Guo ZY  Hua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977-298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临床结果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科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患者资料,对患者的资料(如:抗生素耐药、术式及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95例肝移植患者中,83例(7.6%)88次出现革兰阴性球菌血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23例)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均为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5%以下,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基本都在60%以上.针对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施行胆肠吻合术(P<0.001)和胆道并发症(P<0.001)是出现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后15 d病死率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高于非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P=0.01),血行感染后30 d、1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但对碳青酶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施行胆肠吻合术、胆道并发症是出现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血行感染后的15 d病死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粪肠球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手工方法测定分析分离出的105株粪肠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最高97.1%,氨卞西林96.2%、呋喃妥因93.3%,对庆大霉素、青霉素、氧氟沙星、氟哌酸等为50%以下,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及时了解粪肠球菌感染情况及对其抗菌素的敏感程度对感染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肠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入院后30 d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2015年由肠球菌属细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共59例肠球菌属血流感染患者,其中粪肠球菌33例,屎肠球菌24例,铅黄肠球菌和鹑鸡肠球菌各1例。屎肠球菌组Charlson合并症评分≥5、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静脉导管来源感染的患者多于粪肠球菌组,分别为(62.5%vs 30.3%、33.3%vs 9.1%、83.3%vs 45.5%,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屎肠球菌血流感染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分别为(79.2%vs 3.0%、75.0%vs 42.4%、54.2%vs 21.2%,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仅糖皮质激素治疗(OR=7.644,P0.05),静脉导管感染(OR=9.727,P0.05)和环丙沙星耐药(OR=15.060,P0.05)是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两种差别较大的病原体,所导致的血流感染有其不同特征,应更加积极的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徐慧  周华  杨青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18,40(11):1209-1212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血流感染(EBS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17例E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比较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抗菌药物耐药率及预后情况;同时分析影响EBSI患者30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肠球菌属包括屎肠球菌72例、粪肠球菌37例、鸟肠球菌5例,鹑鸡肠球菌3例。EBSI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28例,感染性休克25例;2周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3%。117例患者血培养结果提示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有32例(27.4%)。血流感染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7~38(25.3±4.6)分。与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比较,屎肠球菌感染患者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动静脉置管的比例均较高(均P<0.05),住院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30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屎肠球菌感染患者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感染患者(均P<0.05),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感染患者(P<0.05);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感染患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对替加环素药物的耐药率均为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40%;检出4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6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4株利奈唑胺中介菌株,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EBSI患者30d内病死率为23.9%,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OR=4.62,95%CI:1.10~19.43,P<0.05)、继发休克(OR=6.89,95%CI:1.85~25.65,P<0.05)、未选用敏感药物治疗(OR=0.06,95%CI:0.01~0.33,P<0.05)是30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论EBSI病死率较高,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继发休克、未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是30d内病死的危险因素。与粪肠球菌比较,屎肠球菌耐药性更高,其所致感染的比例较高,患者的基础疾病更严重,抗感染治疗更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骨伤病人粪肠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间分离出粪肠球菌的感染率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粪肠球菌76株,按感染细菌种类统计处于第七位,占阳性培养菌的2.1%;粪肠球菌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为70.25%,从常用的单一抗菌药物来看,万古霉素和咪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含有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而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较高,有的已经达到100%耐药.结论 粪肠球菌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的耐药率较高,要加强粪肠球菌的检测与报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其在医院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VITEK -AMS对尿培养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尿培养中肠球菌分离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 ,为2 4.9% ,其中粪肠球菌占多数 (6 6 .1% )。氨基酸甙类高水平耐药 (HLAR )肠球菌的检出率为 73 .4% ,且对两种高浓度氨基糖甙类 (HLA)均耐药占肠球菌的 2 9.4% ,在药敏试验中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坦啶耐药率最低为 0和 0 .9% ,最高为四环素 (88.9% ) ,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分别为 75 .7%、75 .7%和 9.7%、4.2 %。肠球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占重要位置 ,其耐药也日益严重 ,尤其是HLAR肠球菌更不容忽视 ,故强调临床医师应采取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肠球菌在各类感染标本中分布与常用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25株肠球菌属,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扩散法进行耐药监测。结果:125株肠球菌主要分布在泌尿标本与伤口分泌物标本。其中粪肠球菌为95株,屎肠球菌为20株.其他肠球菌为10株。肠球菌属对常见抗生素呈多重性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则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肠球菌属感染部位以泌尿系最为多见.粪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中导致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肠球菌属对多种抗生素呈现高度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肠球菌在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肠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1.4%、73.8%、64.2%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的28.5%、18.3%、34.9%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28、5%低于粪肠球菌的69.1%。屎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66.6%和对高水平链霉素的耐药率68.1%分别高于粪肠球菌的39.6%和41.3%两种肠球菌都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泌尿道分离到粪肠球菌70(55.5%)屎肠球菌41(32.5%)高于其它标本分离率。结论:肠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耐药性不断变迁,因此,在常规工作中检测其耐药性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研究肠球菌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2 069株肠球菌,分析其标本分布特征及耐药变化情况。结果 分离出屎肠球菌1 136株,粪肠球菌933株。标本分布为尿液33.5%、分泌物22.7%、血液15.2%及胆汁9.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分离率为1.0%,屎肠球菌VRE分离率为3.8%。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 (P=0.033)。然而,连续5年数据分析显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P<0.05)。结论 临床治疗肠球菌引起感染时面临困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万古霉素应合理减少使用频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肠球菌药敏统计和对VRE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赵鸿  周建富 《中外医疗》2010,29(6):38-38
肠球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由于我院肠球菌引起的双重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我院本菌所致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我们对本院2006~2009年分离出的203例肠球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本院肝移植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5月肝移植术后血液MRSA阳性感染者的资料。结果 695例肝移植患者中,53例(7.6%)出现革兰氏阳性球菌血流感染,以肠球菌最为常见,7例病人发生7次MRSA血流感染。分析肝移植术后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现,急性排斥(P=0.03)是出现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MRSA血流感染与非MRSA血流感染的15d、30d、1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排斥是出现肝移植术后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但肝移植术后MRSA血流感染后15d、30d、1年的死亡率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以及血流感染后患者死亡情况。方法对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的492例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总体死亡率分别为22.29%、23.44%、28.28%、28.30%、36.25%、38.46%。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占50.9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63%,多耐药菌株占所有铜绿假单胞菌的23.44%,耐碳青霉烯菌株占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的54.72%,耐高单位庆大霉素菌株在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分别占71.25%和56.41%。结论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死亡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死亡率高于非耐药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 269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基础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69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2.25%。其中切口感染47例,占全部感染92.16%,肺感染4例,占全部感染7.84%。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因素者发生感染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与其是否发生感染无明显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导致感染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焦根龙 《吉林医学》2014,(20):4390-439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感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手术9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以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产妇5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未出现感染的产妇72例为病例对照组。分析不同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肥胖、有多次流产史、术前多次导尿、肛门及阴道检查、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血红蛋白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的例数或比例在观察组中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有多次流产史、术前多次尿道、肛门及阴道检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血红蛋白、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因素为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大约有1.2亿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同时每年近30万的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病[1]。血流感染(bloodstram Infection,BSI)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肝衰竭和死亡。大肠埃希菌是导致BSI的主要细菌之一,肝硬化患者一旦感染,则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因此了解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识别高危患者,降低病死率有重大意义。现对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展为大肠埃希菌BSI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大肠埃希菌BSI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03-106
目的探讨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因感染入住我院的79例肾移植与66例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比较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及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肾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肾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真菌、解脲支原体为主,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骨髓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真菌与解脲支原体对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分离的细菌菌株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与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两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8.
王德  刘森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42-43,46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行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患者52例,同期收集我科未感染手术患者104例,对发生感染病例的是否开放、是否污染、内固定材质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显著相关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开放、伤口污染、是否多处骨折、手术操作时间、使用激素、糖尿病、合并基础疾病与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伤口污染、手术操作时间、使用激素、糖尿病、合并基础疾病为内固定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棘手,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在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参考价值,将可能进一步减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内血流感染(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NBSI)患者病原菌耐药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393例NBSI患者,分析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根据28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55例)和死亡组(338例),对NBSI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93例NBSI患者中,92.4%(1287/1393)为单一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7%(818/1393)、革兰阳性菌占27.1%(377/1393),真菌占6.6%(92/1393)。大肠埃希菌(17.0%,237/1393)是引起NBSI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5.4%,214/1393)和肠球菌属(8.0%,111/139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1%(34/67)。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9.0%(94/192)和51.4%(18/35)。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ment,SOFA)评分≥5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导管留置、拔除深静脉导管、肠外营养、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NBSI患者28d病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拔除深静脉导管(OR=0.505,95%CI:0.346~0.736,P<0.001)和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OR=0.541,95%CI:0.386~0.759,P<0.001)是28d病死率的保护因素,而胃肠外营养(OR=1.820,95%CI:1.345~2.463,P<0.001)和SOFA评分≥5分(OR=3.277,95%CI:2.408~4.458,P<0.001)与NBSI的28d病死率密切相关。结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BSI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及时拔除深静脉导管和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NBSI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