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萍 《江苏中医药》2007,39(12):47-48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擅用宣肺法治疗温病,别具匠心,独辟蹊径.综观《临证指南医案》,该书共设八十九门,运用宣肺法就达三十门,约占三分之一.苟能深入其所治之机,以穷叶氏宣肺法之妙,则对温病的治疗颇具现实意义.兹就叶氏有关温病医案,列举4则,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2.
论叶天士温病治则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孟澍江〔作者简介〕孟澍江(1921-),江苏省高邮市人。早年投拜名医王少江为师,三年业成归乡里悬壶,医名远播,求诊者日众,先后来投门习医者达十余人。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进修学习...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医案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叶天士医案及其研究概况,黄氏曾子1983年予以综述。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又有了很大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治疗经验研究 (一)内科杂病 1.血证:朱氏指出,叶天士论治血证,主要受“见血休治血”、“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思想指导,重视“治本”,即调整机体阴阳状况,扶助正气,培补中元,滋养胃阴。并变通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缪仲醇诸法以治血证,独创性地发展了通法在血证中的应用,如通阳止血,活血止血、疏肝止血、通腑止血,通奇经之滞以止血等。李氏则认为叶氏治血注重治心。如吐血证的辨治,以病情的急缓而分,急性出血急宜投药以防变,缓解期或将作期则重视运用心理疗法疏其气机,悦其性情,以调其阴阳平衡。卜氏分析了叶氏治疗内伤血证的理论和经验,指出凉血散血法非独为温病血分证而设,内伤血证也可  相似文献   

4.
5.
吴春光 《中医研究》2012,25(3):57-5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温病学奠基人.通过对其温病医案的研读并列举出叶氏的典型案例.从中总结出其治疗温热类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为体系,而治疗湿热类温病用"三焦治法".这些集中体现了叶氏在温病方面的学术思想、独到经验、辨证规律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治疗温病在辨卫气营血的同时,还善于运用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证。对于湿温、暑温偏于湿热者,以三焦辨证为主,辅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对于风温、温燥、温热、暑温偏于热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辅以三焦及脏腑辨证。温病病者主要有阴虚、阳虚、气虚、气阴两虚、酒客等体质类型,进行体质辨证,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叶天士治疗温病案例,对其运用杏仁的常用配伍及功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叶氏对杏仁的运用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宣肺散邪以解表;二是肃降肺气以止咳;三是开发肺气以祛湿。并且认为,叶氏治疗温病非常重视调理气机,而杏仁通过适当的配伍,可宣通一身上下之气,气机通畅,则有利于祛除病邪。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肿胀医案选按澡阳市中医院(213300)沈茂庚[关键词]肿胀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肿胀》门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肿胀的经验和技巧,其特色贵在因证立法,活泼遣药,而不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兹择其不同案例数则,试作按析,以供同道参考。[例1...  相似文献   

9.
10.
高永平  李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66-466
老年病温,辨证论治,悉同青壮年,惟"高年五液皆涸,最有窍闭厥脱之虞。"故《临证指南医案》论治老年温病重在"甘寒醒胃却热";治疗为"忌下"护正,以防"窍闭厥脱";瘥后调理,"加意留神"以防病复。据此,本文试析如下。1五液已涸,甘寒醒胃却热叶氏在长期临证中认识到,年高正虚病温者,温邪往往乘虚内传内陷。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先于调治扶正,使脏腑机体充盛,则邪无内传内陷之机。综观叶案,"老人怕其液涸,甘寒醒胃却热"这一控制病邪传变的积极措施体现始终。如治:"王妪,温热十三日,舌黄,胸中闷痛。初病在手经......鲜生地、竹…  相似文献   

11.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实为至当不易之法,但又以“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责怪叶氏对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其实叶氏治伏温用黄芩汤与柳氏同,且加减有法,运用灵活,对今之临床,不无借鉴,故特予发掘。一、治春温原方可用《幼科要略》说:“春温皆冬季伏邪”。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  相似文献   

12.
温病医案3则     
1风暑湿内闭(乙型脑炎)患者郑某,女,4岁,高热5d,体温40°C以上,无汗,昏睡谵语。病后3d伴抽搐,眼球左斜视,每日呕吐黄水3~4次,喉间痰多,大便不畅,小便短少,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脑脊液检查:外观透明,白蛋白350mg/L,糖5.5mmol...  相似文献   

13.
黄煌 《江苏中医药》2005,26(5):43-46
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清代苏州名医,世操医业。叶氏幼承庭训,初习儿科,后学业日进,便及于内科。他辨证精细、制方遣药灵动活泼,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叶派”之称。生平忙于诊务,传世之作仅《外感温热论》及后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小儿温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当今儿科温病诊疗中仍有启迪及借鉴作用。笔者认真研读其儿科相关著作,认为其小儿温病诊疗特色鲜明:辨证方法多样;小儿温病四诊相参,舌诊为主;对痘疹的辨证治疗多有创见。在治疗上主要从辛凉润肺,清热化燥;辛润通络,调理气血;甘凉而润,濡养胃阴三个方面进行论治;在痘疹诊疗方面沉潜秘旨,发挥奥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病-症-中药挖掘研究,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模型,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临床群体化治疗外感热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所有叶天士医案中症状、中药完备的温病医案,包括风温、湿温、春温、冬温、伏温、温疟等,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社团分析方法挖掘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中药间的关联共性关系,通过节点度适度过滤调节,构建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药规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探讨叶天士治疗温病病-症-药规律的特点及症药用药特点。结果 通过反复验证,当病-症-药模型节点度过滤点设为30时,模型的维数信息量较好的反映出病-症状-中药三者间的关联关系,以虚线连接,模型包含三层:疾病层、症状层、中药层,三层层内及层间有内在的关联度,节点度越大,在图中的节点面积就越大,模型反映的是叶天士治疗温病辨证用药主要思路,通过点击模型任一点,模型以粗大实线连接可以告知其他层对应的节点群,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社团组合,分析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规律,经过温病专家分析和讨论制定出病症药量表。结论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中医古文献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突发性传染病早期中医治疗方案快速、有效制定提供依据,有着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临证重视滋补肺胃二阴。叶天士运用麦门冬汤治疗证属肺胃阴虚型的温病咳嗽时,多参考仲景顺应肺气、宣降并举、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思想;其治疗胃阴虚吐血时,继承了仲景以甘温建立中阳的学术理论,创立了甘缓益营法。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仲景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发挥,丰富扩展了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足以启蒙后人之智。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根据四时主气将小儿温病归纳为"风温、夏热、秋燥、冬寒",开创了小儿四时温病的辨治,丰富了小儿温病的辨治理论体系。其学术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食疗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不仅是卫气营血理论的创立者,也是善用食疗方法治病的一代宗师,此文从《临证指南医案》中统计搜寻了叶天士用食疗病的经验,发现他不仅善将食品作一般辅助治疗药品,而且有时还作为主药应用,显示了叶氏善于匠心独运精思巧用食品治病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临证中,遇有疑难杂病,辨证应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方(量自拟),收到良好的疗效.兹举例于下. 1 癫痫案 崔某,女,32岁.2001年7月初诊.癫痫病史约8年,每半年发作2~3次.曾用卡马西平等药治疗,发作有所控制.神经系统检查-,颅脑CT未见异常,脑电图示:偶发脊尖波发放.诊见: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痰黄质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火扰神,治以清泻肝火,化痰宁神.方用叶氏之癫痫案(惊恐痰火升)方:黄连、胆星、远志各10g,山栀、橘红、菖蒲各15g,黄芩、枳实各12g.二诊:服药12剂后,上述症状缓解,反有头痛、呃逆之症,改用阳气郁窍络阻方:羚羊角3g,石菖蒲12g,胆星、远志各10g,连翘、钩藤、天麻、橘红各15g.服药15剂,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对伏邪理论见解独到,其存世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有着丰富论述.强调清晰鉴别、明确辨析新感与伏邪之不同,重视伏邪时间节律性、病位特异性等特点,从正邪两方面认识伏邪的发生与发展.根据邪气性质特点,灵活选择卫气营血辨证等不同辨证方法将伏邪分为发作期与潜伏期分期论治结合伏邪邪气潜伏的病理状态,创立搜法为伏邪治疗的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