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仁达  严洁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38-1039
所谓多经司控同一脏(腑)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由于其循行分布上的特点。能同时对某一脏(或腑)发生双向良性的调整作用。是十二正经与体内脏腑相互联系的共同特点。在以往的大量研究报道中,大多只注重一经对一脏(腑)的调整作用,而对多经司控同一脏(腑)的现象很少关注。  相似文献   

2.
徐江雁 《光明中医》2004,19(1):17-17
脏热腑寒学说 ,是指以探讨和阐发脏腑寒热病机并指导临床诊疗为中心学术思想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揭示了脏腑阴阳的相对性和热多伤脏、寒多伤腑的发病特点 ,提出了有别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的另一种辨证方法 ,是对《内经》理论切合实际的阐释和丰富。现就脏热腑寒学说的形成及其理论特点作一简略介绍。1 脏热腑寒学说的形成1 1 脏热腑寒学说的提出。据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1 ] 、王焘《外台秘要》[2 ] 记载 ,最初由南北朝名医姚僧垣 (公元 499-5 83年 )和同时代之谢士泰 (生卒年月不详 )在其著《集验方》[3] 和《删繁方》(现两书已亡佚 )…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纲领。一般学者将六经中的三阳病分为经证、腑证,对学习和研究仲景学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三阴病,一般认为属于阴盛阳衰,脏气虚寒,而无经证、脏证的区别。笔者认为,三阳病既有经证、腑证之分,三阴病亦应有经证、脏证之别。尤在泾说:“阳证有在经不在腑者,阴病亦有在经不在脏者”。赵嗣真也认为:“伤寒传入三阴,尚有在经表证”。尤、赵二人明确提出了三阴经证的学术观点,这是比较符合仲景原意的。以下结合《伤寒论》原文,对三阴经证略加讨论。一、太阴中风宜解肌发表《伤寒论》274条(按赵刻本,下同)“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  相似文献   

4.
萧佐桃教授曾诊治百余例原发性糖尿病(非胰岛紊依赖型)患者,对此病的医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萧老认为,本病是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所引起的一组脏腑功能失调的症候群,总的表现为腑强脏弱.腑强是标,脏弱是本.多饮、多食是  相似文献   

5.
脏腑-经穴相关机制的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改变往往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有所反应(即:脏腑-经穴相关);反之,刺激体表一定穴位也能引起相应内脏功能的改变,起到治疗和调整的作用(即:经穴-脏腑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态结构上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病理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功能减退,肠道运化功能衰减,所以老年人多有肠腑功能失调,或有便秘,或大便溏泻,因此  相似文献   

7.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经腑同病 ,互为因果 ,反复难愈后人研究《伤寒论》,有经证、腑证之言 ,如太阳经、腑证 ,阳明经、腑证 ,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而少阳之经、腑证 ,尚无定论。笔者曾提出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证 ,大柴胡汤证是外感病中少阳腑证之观点。杂病之中 ,必有少阳经脉症状 (如沿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 ,亦必有胆腑症状 (如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等 ) ,方可谓之经腑同病。其发病特点为经、腑证象 ,彼此影响 ,十分明显。如少阳或兼邻近经脉(多为太阳经 )出现症状 ,常能引发上腹或右上腹症状 (胆位于剑突右下方 ) ,反之亦然。若兼外感 ,则有寒热现象 ,此与 …  相似文献   

8.
人体以经络为联系,通过其规律的循行、复杂的联络交会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以经脏司控举一反三,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理论入点,从"多经司控一病"以及"一经司控多病"对脾胃疾病的针刺疗法进行浅述,更深一步的了解针刺疗法的机理以及针刺与疾病的关系,以为以后临证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三)奇恒之腑 1.何谓奇恒之腑?包括哪些脏器组织?其生理功能与脏或腑有何异同? 2.古人对脑的生理功能是如何认识的?脑的功能主要与哪些脏器的生理活动有关?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什么?月经的来潮和胎儿  相似文献   

10.
牛豫洁 《陕西中医》2002,23(1):42-44
肠菌 (毒素 )移位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或多脏衰 )的一大原因 ,而肠道缺血、菌群失调、解剖及生物屏障破坏、肠道内有关物质缺乏是肠菌移位的基础。笔者以中医胃肠功能及基本治疗思想为指导 ,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 ,提出了通腑泻浊与急下存阴 ;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 ;补脾益气佐泻浊解毒的治疗法则防治肠菌移位 ,以期中医药在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 (多脏衰 )这一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种。直接联系指本脏、本腑有经络直通其他脏腑;或他脏、他腑有经络与本脏、本腑相连。间接联系指脏腑之间无明显联系通道,即本脏、本腑要通过中间环节的脏腑或体表循行经络与其他脏腑相连。就是依靠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经络联系,使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12.
依据<内经>等文献提供的线索,分析了三阴三阳的来源和各自阴阳的含量,指出阳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阳明、太阳、少阳,阴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太阴、少阴、厥阴的内在含义.根据五(六)脏所处部位确定各自的阴气含量,按照阴气多配多、少配少的原则,五(六)脏与三阴相配.膈以上脏联系手经,膈以下脏联系足经,完成六阴经的命名.六阳经的名称与相表里的阴经对应,阴经联系手(足),阳经亦联系手(足),阴经所属脏的阴气多寡与阳经所属腑的阳气多寡相平衡,以此为原则,完成六阳经的命名.强调十二经脉的命名蕴含有深奥的中医理论问题,特别是中医借阴阳及三阴三阳,说明人体从整体到系统和大体器官水平的生命现象,所揭示的科学原理--"阴阳无限可分性"及其意义,一定能够指导现代生命科学从整体到分子生物水平生命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腑安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腑法被用于治疗五脏疾病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瞩目,但目前多限于一方一证的经验摸索或某个方面的机理探讨,而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和藏象学说,提出“通腑安脏”的观点,力求阐明通腑对五脏机能的影响,揭示通腑可以安脏的治疗规律,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名词术语解释(共21分,每趣3分)1.指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2.指异乎于平常的一类脏器,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形态多属中空,功能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3.元气为人体最  相似文献   

15.
赵方方 《中医研究》2009,22(5):54-56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其病机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由于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和肠道运化功能减退,所以老年人多有运化功能失调,导致便秘或大便溏泻。《内经》中有“魄门亦为五脏之别使,水谷不得久藏”之记载。  相似文献   

16.
三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三焦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五脏合五腑,三焦一腑无脏与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不但无脏与合,而三焦之腑,且将两脏;将,犹偕也,是以腑而并脏也。不但将两脏,而六腑之气,俱合三焦,故又曰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是三焦之气,合脏合腑,彻上彻下,彻外彻内,人身莫大之腑也。证之经论,其理自明。《灵枢·本俞》论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以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通报》2014,(2):13-13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  相似文献   

18.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语出《难经六十九难》,它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来确定的重要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多将此句释为:对某脏(经)的虚证,可以采用补其母脏(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对某脏(经)的实证可以采用泻其子脏(经)或子穴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聂娅 《光明中医》2009,24(7):1240-1241
"脏实泻腑"是临床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意思是五脏的实证可通过清泻六腑,使六腑通畅来治疗.本文拟探讨"脏实泻腑"理论的来源及应用,以期同道更加理解和重视这一理论,使其在临床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胰(腺)类似胆腑,属中空有腔的器官,而具有六腑的功能特点;胰(腺)附于脾脏,内藏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胰(腺)排泄胰液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胰(腺)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应为“奇恒之腑”。在生理上,胰胆协同,胆汁、胰液共同排入肠道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胰肠相通,胰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与六腑功能相似,因此,在胰病的治疗上应重视清胰通腑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