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ACS组的hs-CRP水平为(8.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的(2.17±0.91)mg/L高(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高(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相关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是构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的抗炎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成为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据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A组(≤6.1mmol/L)、B组(6.2~11.1mmol/L)、C组(≥11.1mmol/L),测定各组高敏CRP,并对以上三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B、c组的高敏CRP水平分别是(4.1±1.3)mg/L、(6.3±1.7)mg/L、(13.0±3.6)m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FBG水平的升高,ACS患者高敏CRP水平升高,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临床检验FBG和高敏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近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莲  郭志军 《医学综述》2007,13(18):1416-1417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不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预测心血管高危事件的重要标志。高C-反应蛋白的心血管危险可经某些药物治疗而减少。因此有效的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将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与预防的又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血清学改变及其与ACS产生机制、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的 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S组 5 3例 (急性心肌梗死 2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例 ) ;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ACS)患者组 4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稳定性心绞痛 2 9例 )。以 32例有胸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和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浓度 ,并与 3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NACS组 (P<0 .0 5 )和对照组患者 (P<0 .0 1) ,NACS组的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CRP水平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呈正相关性 ,而与血脂水平无关。结论 ACS发生时有炎症表现 ,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CRP水平的升高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而且也间接反映了血管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例,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APP-A、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PP-A,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治疗前2组ACS患者血清PAPF-A、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PAPP-A和hs-CRP水平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关系,并判断预后。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AMI患者血清hs—cRP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本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者为70例(占76.92%),24h达到峰值(60.80±4.30)mg/L;随访3个月正常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升高组分别为28.57%、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AMI患者hs—CRP明显升高,且hs—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和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125例ACS患者在发病72h内的血浆HS-CRP,OX-LDL水平,血清NO水平的变化。结果:ACS患者的HSCRP、OX-LDL水平明显增高,血清NO水平明显减低。血浆HS-CRP与OX—LDL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血清NO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HS-CRP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现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38例,另一组为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42例,治疗时间6用,每组治疗前后查血脂及CRP。结果:常规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后。都有一定的降脂和降低CRP作用;辛伐他汀组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ACS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血脂及CRP水平,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不同水平对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定118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随访1年,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CS各组hs-CRP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心梗组hs-CRP值又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1)。110例ACS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27例,RR值为2.32,95%CI为0.95-5.64,P=0.0438,且随着hs-CRP值逐渐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结论 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04-280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和82%。结论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的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未调脂治疗前及使用1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7天后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入选者在调脂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入院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TM及hsCRP。结果 ACS患者治疗前血浆TM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TM及hsCRP;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短期治疗后,TM及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血浆TM和hsCRP均升高;早期强化他汀药物治疗能降低血浆TM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及60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中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CRP值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的风险(OR)比值均大于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RP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选取12例已排除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血清测定hs-CRP、MMP-9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ACS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与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hs-CRP、MMP-9浓度升高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110例,入选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0例,常规治疗组60例;随机选取我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做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NO,采用血凝仪法测定F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①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O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g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NO、Fg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增高,Fg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内皮炎症的作用,从而稳定斑块,抑制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树森 《医学综述》2006,12(6):368-369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会对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反应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参与全身或局部为炎性反应。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提示,CRP升高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预测心血管高危事件的重要标志。高CRP的心血管危险可经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