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维持机体营养、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中心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d、术后8d的化验指标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等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胃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本组胃癌患者79例,其中显效47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14%。结论加强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对胃癌患者的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应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传统肠外营养,进一步研究并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并所有患者均分至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54例患者都在胃癌手术结束后24 h(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肠内、肠外营养供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不同营养供应手段下的身体及肠功能恢复状况、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身体免疫能力。同时,注意观察并处理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EN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无论在排气恢复(45.8±4.6)、排泄恢复(44.1±6.2)还是在饮食恢复(108.3±8.2)方面均明显优于PN组,且EN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肠道感染率(7.4%)也都明显优于PN组的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肠外营养供给相比,对胃癌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肠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而且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94例胃癌患者,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REN)组.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9d进行营养指标监测、免疫指标监测,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短;术后9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EEN组均较REN组改善明显.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胃癌患者术后12h左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营养液滴注护理、营养管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38例中有36例完成营养计划,成功率94.7%。2例(5.3%)发生较明显的腹泻,调整后无明显缓解,改用肠外营养。肠蠕动恢复时间(37.1±6.7)h,首次排便时间(42.3±8.5)h。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两周内顺利出院。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对促进康复有较好的作用,但护理期间要注意营养液的配置和使用必须规范,保证营养管道畅通,严密监测病情,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734-735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肠内营养护理效果,帮助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就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在术后的早期护理中实施肠内营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后护理服务。结果 60例患者中共有55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5例患者因肠内营养不适,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改为肠外营养,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护理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巩固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和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水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53-1054
目的:探索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常规采用三段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2007年7月我院2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术后24小时开始投入EN,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进食后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比较,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从ALB、K 、Na 、Ca2 等生化指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肠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术后早期投入EN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必要作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提高肿瘤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已渐成共识[1]。术中放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可预防喂养并发症、保证了肠内营养计划的顺利完成。鼻肠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80例胃癌患者,40例术后早期经鼻空场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40例通过肠外营养(PN)。结果两组病例术前术后体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EN组术后并发症2例,PN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腹胀5例,腹痛2例,腹泻3例,均发生后术后2~3d,经调整后均得到改善,并能适应肠内营养。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琳  张鹏年  沈赛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56-1756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2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20例采取传统的肠外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3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经鼻肠管滴入肠内营养液瑞高、瑞素,观察应用营养液前后血浆白蛋白(AIB)、血红蛋白(HB)的交化及24h氮平衡情况。结果 39例经肠内营养后,平均于术后第6天出现正氮平衡,第7天AIB、HB恢复正常,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胃癌术后及早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24h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排气时间提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赖裕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目的对比分析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邱咪咪 《北方药学》2013,(8):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于胃癌切除术后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除给予肠外营养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d给予肠道内的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较快,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给予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体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术晨置胃管时同时置入胃肠营养管于胃内,术中医生将营养管置于吻合口下方20-30cm处,术后输入能全力4~6天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本组146例营养支持4~6天,出现轻度腹痛、腹胀12例,7例较术前体重减轻,切口一期愈合,平均住院14.5天。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耐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营养计划的顺利完成,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营养学指标好于对照组,腹胀评分、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营养学指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胃癌术后经简易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到吻合口愈合,胃癌术后患者(特别是近端胃切除)术后暂时不允许经口进食,而需静脉营养支持.由于静脉营养费用昂贵,加之肠道的旷置,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费用大大增加.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安全方便、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应用复尔凯鼻肠管,经灌注泵注入能全力等肠内营养,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广大农村患者来讲还是一笔较大的开销.我院2005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简易鼻肠管对胃癌术后患者行自配营养液灌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晓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96-597
目的分析比较胃癌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与肠外营养支持PN所取得的不同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2006年至2008年来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7例)采用EN,对照组(37例)采用PN。通过对比患者术后7d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研究EN与PN对患者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2.32±2.56h)显著短于对照组(72.88±5.23h);实验组的血生化指标[总蛋白(63.56±2.54)g/L,白蛋白(32.43±3.21)g/L,血红蛋白(133.25±9.23)g/L)]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蛋白(59.21±2.67)g/L,白蛋白(30.24±21.62)g/L,血红蛋白(124.45±7.22)g/L)]。结论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EN较PN能更好地提供营养支持,同时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更快地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胃癌患者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病历20例。结果所有患者在72h后恢复肠功能,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也没有出现胃排空障碍、切口或肺部感染、切口瘘等。研究患者中2例腹泻、3例腹胀、腹痛,经过针对性治疗完成肠营养支持。结论通过科学的肠营养护理胃癌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效果令人满意,费用廉价、恢复周期短且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