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5例经结肠镜活检为结肠癌的患者,均进行低张保留水灌肠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CT可以清楚地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平扫中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偏心性增厚及向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影;双期增强后表现为大部分软组织密度影明显强化。CT显示淋巴结转移13例,肝脏转移2例,2例伴有大量腹水及大网膜转移。所有患者的CT诊断均得到了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结论结肠癌在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结肠镜和气钡灌肠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检查手段,能为临床医师判断预后和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文将通过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双排螺旋CT检查,用于研究双排螺旋CT显像技术在肠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身体膈面开始进行连续扫描,至患者耻骨联合水平止,所有患者在进行扫描前均未进行胃肠减压处理。结果患者通过双排螺旋CT扫描,观察出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部位近端肠腔出现显著扩张,可见气液平,也可完全被液体充盈。患者肠壁变薄,发生梗阻部位远端肠腔出现明显萎陷。结论双排螺旋CT的图像质量优良,显像可见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对关系。所有患者经CT扫描后均显示肠梗阻特征,且敏感性100%,可以显示出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发病原因,对临床用于诊断肠梗阻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研究30例的双排螺旋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腕关节骨外伤患者的双排螺旋CT扫描图像30例,然后对图像进行分析讨论双排螺旋CT在骨折诊断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腕关节骨折30例,使用双排螺旋CT检查诊断后得出的腕关节骨折30例。结论双排螺旋CT技术是骨关节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无创性检查方法,比X线平片还有常规的CT扫描要好很多,除了眼眶骨折,双排螺旋CT都可以很直观的检查到骨折的部位、类型以及附近骨质的改变,这样为我们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地依据,所以双排螺旋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作用很大,可以很直观的看出骨折的类型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收集病理学证实为中央型肺癌的病例,分析其在双排螺旋CT平扫的表现特点,以期提高CT平扫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或CT引导下肺活检病理证实为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其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44~86岁,平均(65±3)岁.全部病例均为双排螺旋CT平扫,再对局部兴趣区进行薄层重建.结果 病理学诊断的57例病例中,腺癌24例,鳞癌27例,透明细胞癌6例.经CT扫描诊断后,肿瘤最大径≤3 cm者11例,>3cm者46例.支气管管腔狭窄者29例,支气管闭塞者24例.54例确诊为肺癌,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双排螺旋CT方法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 双排螺旋CT平扫后再对局部兴趣区进行薄层重建,对于提高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对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具备指征的26例患者,在常规盆腔平扫 增强CT后憋尿延迟15~30分钟,待膀胱充盈造影剂满意后取仰卧位扫描,行膀胱区域薄层螺旋CT扫描,应用工作站采集延长期扫描拆薄的图像行后期处理做成CTVC成像.全部病例有纤维膀胱镜(FC)对照,并将两种检查结果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CTVC共发现病灶结节30个,FC镜检发现病灶结节39个,对直径>0.5cm肿瘤,CTVC可清楚显示,但对肿瘤周围小结节子灶及三角区小滤泡样肿物CTVC均不易捡出,对膀胱肿瘤的显示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x2=8.03,P=0.0046).对直径≤0.5cm的肿瘤,2例CT轴位像未能发现,但CTVC能显示.对膀胱癌的诊断CTVC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CTVC图像形象、直观,不仅看见膀胱腔内形状,对浸润范围结合CT轴位及冠矢状位重建也可清晰地显示,诊断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临床高度怀疑膀胱肿瘤,而常规CT扫描未发现病灶者,应该行CTVC,以减少漏诊.而对于直径≤0.5cm的肿瘤,尽管CTVC可以发现部分病灶,但是相对于纤维膀胱镜,其敏感性仍不够满意.注意层厚、层距的选择,延长憋尿时间,使用合适的窗宽、窗位等,可能有助于提高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肝脓肿患者45例,对其CT影像学特点及征象进行分析,并对其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及复诊率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证实,45例患者中肝脓肿43例,符合率为95.56%;2例误诊,误诊率为4.44%,其中肝血管瘤1例,肝转移瘤1例。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在本院进行检查治疗的40位肝脓肿患者,经手术后得到确诊的病例,对其相关病历资料及检查图像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观察本次40位患者的CT检查图像,判断CT扫描对肝脓肿的确诊率,确定其诊断价值。结果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检查的40位患者中,38名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其中1例肝转移瘤和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确诊率为95%,误诊率为5%。在这40位患者中,单发脓肿25例,多发脓肿15例;脓肿直径约在2~12cm范围内。本次调查的患者中,脓肿的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居多16例,其次为肝左叶11例,累及两叶者仅有3例。结论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后的图像上,对肝脓肿可以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征象,确诊率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行双排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双排螺旋CT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及双排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双排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证实为肝脓肿,双排螺旋CT扫描确诊29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29/30)。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1/30),为肝转移瘤患者。其中单发患者19例(63.33%),多发患者11例(36.67%)。脓肿的直径为1.5 cm~14.8 cm,脓肿的部位:20例(66.67%)患者在肝右叶,6例(20%)患者在肝左叶,4例(13.33%)患者在肝左叶、右叶。结论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极高,肝脓肿的象征明显,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在结肠占位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64排螺旋CT双体位结肠扫描的结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充气仰卧位及俯卧位增强扫描,其中20例增加了左或右侧位三期扫描,将MSCT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4工作站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重建显示(Raysum)4种方法进行结肠重建处理,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结肠壁受损的程度、范围以及结肠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结果结肠、直肠癌5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MSCT仿真结肠镜可显示结肠占位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肠壁、肠周侵犯情况,多体位扫描能使病变肠管扩张充分,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细节,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结肠占位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双排螺旋CT机在肺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已经确认有肺部肿块的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进行高清晰的成像剖析,同时对被检测的肺部肿块的MTT、BV、BF以及相应的部位的毛细血管内外表面的通透程度和肺部肿块的肿块密度与时间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 46例被检查的患者中,其中良性组肿块患者共计16例,恶性组肿块共计30例。结论采取双螺旋CT可以比较透彻的反应出肺部肿块部位的血流状况,为临床肺部的诊断和鉴别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0例,其中CT诊断20例,作为CT组,MRI诊断20例,作为MR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组的准确率为95%,MR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价值高,费用低廉,是其首选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螺旋CT检查在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临床患者39例,对其采取螺旋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检查确诊为肠梗阻37例,X线平片检出肠梗阻30例。显然CT检出率较X线检查高(P<0.05);CT病因诊断率为100%,X线平片病因诊断率为10.26%,CT优于X线平片(P<0.05)。结论螺旋CT诊断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95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的种类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与脑梗死组,均进行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TIA组患侧TIP和CBF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侧的TIP、CBV、CBF等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IP、CBV、CBF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诊断,能与TIA相鉴别,建议可作为二者临床鉴别诊断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92-93
目的探讨分析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扫描的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显示出多数患者亚段的肺动脉和五级的肺动脉,显示率达81%,同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肺主动脉的主干、左右肺叶的主动脉、段肺动脉的显影,对段和段以上的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结论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作用显著,能够准确的显示出患者肺部病变的具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具有无创、准确、安全、方便的特点,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32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32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2排螺旋CT对20例经病理确诊结肠癌患者行结肠充气容积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行结肠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SSD)、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透明重建技术(Raysum),将各种重建后图像与手术病理资料分别行对照分析。结果MPR在检出病灶的同时还可对病灶的密度、形态、范围、肠壁受损程度以及肠外情况做出准确判断,而CTVE对病灶大体形态显示上略占优势,SSD及Raysum能较好显示结肠病变范围及肠腔狭窄程度。结论通过容积扫描发现病灶后.再通过SSD、CTVE及Raysum对全结肠进行浏览,并运用MPR对病灶进行多视角、多方位观察,能够提高CT对结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小实性肾癌17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中度强化;小囊性肾癌3例,增强后皮质期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实质期及肾孟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病理上所有病例血窦丰富(3例小囊性肾癌囊变明显,但实性部分血窦丰富)。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这一强化形式有定性意义;皮质期扫描应纳入小肾癌CT检查的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防城港市中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分期和临床分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患者螺旋CT征象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SSD在分叶征,胸膜凹陷征两方面阳性率高于横断面薄层检出率,进一步印证了SSD在三维形态方面的优势,尤其是SSD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显示最好.结论 螺旋CT诊断肺癌临床价值较高,为手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