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茵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991-991,993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血液透析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6例,A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3、6、9个月的残余肾功能及血清磷、三酰甘油、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B组透析后3、6、9个月的残余肾功能好于A组,血清磷、三酰甘油、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较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要小,在临床中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行常规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有178例,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各有89例,两组分别采用F60透析器和F6透析器进行透析3个月,再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RRF)的变化情况。同时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透析前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其影响情况。结果透析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的RRF下降程度明显小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也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透析时,其残余肾功能(RRF)都会下降,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RRF下降程度较小,因此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降低患者的血磷浓度、血脂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组(HFHD组)、低通量组(LFHD组)和透析联合灌流组(HD+HP组)各2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β2微球蛋白和血磷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HFHD组和HD+HP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均明显低于LFHD组患者(P<0.05),而HFHD组和HD+HP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HD+HP组患者的血脂、β2微球蛋白和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均明显低于LFHD组患者(P<0.05),而HFHD组与HD+HP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均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先透析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不同方式的血液净化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各60例,即A组(低通量透析)、B组(高通量透析)、C组(低通量透析+每月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结果 A组的PF、GH、MH评分显著低于B组与C组;B组的RP、BP、RE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各差异满足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三组的VT与S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透析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远高于低通量透析以及血液透析+透析滤过,应当将高通量透析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超滤量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1月至2012年5月新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3例,根据患者超滤量占干体质量的百分比,<3%记为A组,3%~5%记为B组,5%-7%记为C组;再按血液透析2次/周、3次/周分组为A1、A2,B1、B2,C1、C2。记录治疗至3、6、9、12个月时各组中24h尿量>200mL的患者人数,比较各组残余肾功能的存活率,并分析超滤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3、6、9、12个月残余肾功能存活率A组和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大(P>0.05)。A2、B1、B2各组残余肾功能存活率差异不大(P>0.05)。A1组患者例数少,偶然因素大,把非无尿退出的患者例数纠正后,残余肾功能存活率与A2、B1、B2各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超滤量>5%干体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季存珠  陈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35-3836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治疗机制是利用半透膜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将患者体内有毒物质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达到净化血液和纠正酸碱平衡的目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临床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陈阳 《哈尔滨医药》2021,41(2):76-78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MHD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166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滤过(HF)+血液灌流(HP)治疗,B组167例患者采用HFHD+HF治疗,C组167例患者仅采用HFHD治疗,比较分析3组毒素分...  相似文献   

8.
9.
李名波 《河北医药》2013,(19):2951-2952
肾功能衰竭主要指肾脏功能发生部分甚至是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临床危重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1]。目前血液净化是对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属于肾脏的替代性治疗手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和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法和腹膜透析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4 h血液透析+2 h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 P=0.011<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5.32±0.23)×10^12/L、(137.75±2.22)g/L、(45.65±1.24)%、(31.43±1.42)pg均高于对照组的(4.54±0.12)×10^12/L、(124.06±1.97)g/L、(34.17±1.02)%、(25.34±1.44)p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68、25.263、39.162、16.494,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联合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高通量透析(high-flow hemodialysis,HF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4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一东北国际医院于2018年1-6月收治1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将其按照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4组:HD组、HD+HP组、HFD组、HDF组,每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蛋白(Ab)、血红蛋白(Hb)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HFD组、HDF组、HD+HP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HFD组、HDF组与HD+HP组之间各项指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HFD、HD+HP均能够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黄瑞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39-14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本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透析3次/周,治疗组(23例)透析2次/周,另加HD∕HP每周1次。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程度和血中PTH、磷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亦可降低血中β2-微球蛋白(β2-MG)、PTH、磷浓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观察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常规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生化指标水平(PTH、C反应蛋白以及β_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 HD+HP组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HD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0%。HD+H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D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9,P<0.05);HD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均有所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后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PTH以及β2-MG等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HD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予以缬沙坦胶囊80mg,po qd,对照组予以ARB以外的降压药物。治疗前和治疗6、12月后测定患者24h尿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评估指标。结果: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24h尿量均比研究前减少,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两组eGFR均较研究前降低,但治疗组的降低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对H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对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观察总结60例高龄(70~87岁)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病因,对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等相关指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其长期存活率逐渐上升,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状态和贫血,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刘则文  朱靖 《安徽医药》2015,36(6):721-72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30例睡眠质量较差的MHD患者, 随机分为HD+HP组和HD组, 每组15例。治疗6个月后,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定睡眠质量, 并检测治疗前后β2-MG、iPTH、CRP、血钙/磷水平的变化。结果 HD+HP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指数及PSQI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HD组治疗前后各项睡眠质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HD+HP组治疗后血β2-MG、iPTH、CRP、血磷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 HD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SQI总分与血β2-MG(r=0.93, P<0.05)、iPTH(r=0.92, P<0.05)、CRP(r=0.96, P<0.05)、血磷水平(r=0.95, P<0.05)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HD+HP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睡眠质量, 其机制可能与进一步降低MHD患者血液中中大分子毒素和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透析(血透)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临床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肌肉痉挛、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115.75±3.93)g/L、白蛋白(40.94±1.67)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9.32±4.16)、(38.87±1.56)g/L,铁蛋白(139.00±24.00)ng/ml、甲状旁腺激素(125.47±8.1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74.00±17.00)ng/ml、(246.45±10.13)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9.40±4.53)分高于对照组的(82.42±5.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肌肉痉挛、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6.7%、0、3.3%、3.3%、6.7%,均低于对照组的26.7%、13.3%、20.0%、20.0%、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血液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代谢指标,规避不良事件,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