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荧光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例经胸腔镜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荧光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式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以左上肺尖后段(7例)、左上肺固有段(8例)及右上肺尖段(7例)、右上肺后段(6例)为主,联合肺段4例,均为跨段肺结节。对照组联合肺叶切除2例,均为右肺上、下叶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观察组CD3+分别为(70.33±7.14)%、(61.25±10.07)%、(68.80±8.75)%、(69.03±7.29)%,CD4+/CD8+分别为(1.27±1.09)、(0.82±1.13)、(1.19±0.64)、(1.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开放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外35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研究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但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早期肺癌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早期肺癌切除效果;手术进行的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期肺癌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差异,但手术进行的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手术快,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5(19-77)岁。手术切口均选择三孔法,共肺段动脉、静脉使用推结器套线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5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疾病10例,(其中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1例,慢性肺脓肿1例)。平均手术时间155(85-250)min,平均出血量160(40-61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5-11)d。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部分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42例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单向式组), 44例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解剖性组)。比较分析两组肺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意外损伤率、中转开胸率、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淋巴结清扫目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式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胸率和治疗费用等均优于解剖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 具有同样根治效果, 且更安全、更微创、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王俏丽 《江苏医药》2016,(4):492-493
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4月施行连续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们施行连续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64±17)岁。肿瘤直径(1.4±0.9)cm。术中改胸腔镜肺叶及楔形切除8例(7.3%),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195.5±54.6)min,术中出血(43.5±55.6)ml,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38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同时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84.2±11.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0.5)d;经相应护理干预,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且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肺癌患者临床治疗常用术式,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奚雷  侍烨  曹珲 《江苏医药》2021,47(7):749-752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双侧同期手术在治疗两肺多原发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双侧同期行单孔胸腔镜下两肺多原发肺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6例,年龄(50.82±10.59)岁.分析患者结节CT影像、良恶性情况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住院时间(12.88±4.39)d,手术时间(120.29±29.64)min,术中出血量(88.53±24.89)mL.结论 对于双肺多发结节经随访后考虑恶性结节可能性大的患者,在心肺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可同期行单孔胸腔镜双肺多发结节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开展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5~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8)min,术中出血量105~305 ml,平均出血量(145±30)ml,术后带引流管时间2.5~7.0 d,平均带管时间3 d,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10 d,开展至今随访原发性肺癌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少,是周围型肺癌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 胸腔镜下优势肺段切除术与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Ⅰ期NSCLC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对照组58例, 采取胸腔镜优势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2例, 行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肿瘤位置及切除范围资料, 同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短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5.45±30.72)min]长于对照组[(152.41±29.83)min]、钉仓数目[(4.55±1.23)个]多于对照组[(3.77±1.16)个](t=3.99、3.42, 均P < 0.05), 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3.89±0.4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2.92±0.36)L、FEVl/FVC比值(75.06±2.47)%水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县级医院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NSCLC患者76例,其中34例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2岁;42例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传统开胸组),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8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在切口长度(5.2±1.9)cm、(29.1±4.1)cm,t=-35.270,P=0.000;术后杜冷丁用量(130±115)mg、(285±115)mg,t=-3.864,P=0.005;术后住院时间(9.0±4.3)d、(16.0±4.5)d,t=-6.532,P=0.016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210±54)min、(180±42)min,t=1.839,P=0.069;淋巴结清扫数量(15±8)个、(15±9)个,t=-0.088,P=0.93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彻底清扫淋巴结,术后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在严格选择患者的条件下,可以作为县级医院治疗早期NSCLC的一种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近、远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接受胸腔镜手术的78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肺叶切除57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中使用钉仓数多(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对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疗效与肺叶切除术相当。段切除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组(46例)及两孔胸腔镜组(64例)。单孔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两孔胸腔镜组患者采用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3、5、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单孔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5.34±21.47)min及胸腔引流时间(5.16±1.71)d均短于两孔胸腔镜组的(137.21±20.33)min、(5.86±1.87)d,手术出血量(134.69±22.64)ml少于两孔胸腔镜组的(143.68±20.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1、3、5、30 d的VAS评分分别为(5.12±1.21)、(4.45±1.35)、(2.69±0.83)、(0.98±0.54)分,均低于两孔胸腔镜组的(6.31±2.23)、(5.60±1.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将其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41例。胸腔镜组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开胸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胸组比较,胸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明显差异(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总量、止痛药用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 <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实现充分的淋巴结清扫,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54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5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35~140 mL,平均(70±22.5)mL;手术时间100~280 min,平均(166±40.5)min;术后胸腔引流管时间3~5 d,患者住院时间10~21 d,平均(14.5±3.6)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6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肺叶组(30例)与肺段组(30例)。肺叶组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段组采用VATS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组的住院时间短于肺叶组,术后肺段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肺叶组,肺段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肺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的临床效果与肺叶切除术相当,但VATS肺段切除术并发症少且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治疗早期NSCLC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应用无抓持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9~2015-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应用无抓持手术技术顺利完成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34例,平均年龄(48±10.0)岁。其中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15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6例、肺肿物切除15例,肺大疱切除术40例,胸膜活检8例。结果:84例均应用无抓持手术技术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5例,且肺叶切除患者应用无抓持技术完成纵隔淋巴结清扫,(11±0.5)个。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3.2±2.2)d,术后住院(9.0±2.3)d。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使用无抓持技术是可行的,能减少器械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可以保证术野的清晰干净,同时能减少对肺部的过分钳夹及牵拉损伤,更符合单孔胸腔镜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随机抽取42例,给予患者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2.5±42.6)min,出血量为(85.2±42.9)m 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1±2.7)d,术后住院时间为(5.6±4.1)d。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并进行为期4个月随访观察,观察患者无病情转移、肿瘤复发情况。结论早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采样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后合并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优质护理对术后感染预防的疗效及护理配合要点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经过抗炎及无菌护理干预,只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效果更优,是肺良性疾病及早期肺癌患者需行肺叶切除术的理想术式,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及积极抗炎治疗,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15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肺叶组(116例)和微创肺段组(37例),分别采用微创肺叶切除术及微创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胸引管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相关指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微创肺段组患者术后胸引管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00.41±479.30) m L、(5.00±2.47)天、(6.86±2.57)天,少于微创肺叶组的(940.30±639.27) m L、(6.21±2.38)天、(8.39±2.52)天,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微创肺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肺段组与微创肺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对直径≤2 cm的I期肺癌,微创肺段切除术与微创肺叶切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上均较好,而微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