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78例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手术近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郭南星 《江西医药》2014,(5):402-403,405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8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2例,分别给予腹腔镜和开腹全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5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8.54±9.18)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69±2.56)h,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1.75±0.24)d,术后住院时间为(9.15±1.49)d。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7.13±10.8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9.74±2.97)h,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3.04±0.39)d,术后住院时间为(13.19±1.35)d。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67、7.868、14.364、10.24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84,P<0.05)。结论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比较,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在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TME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TME手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术后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纳入观察对象,参照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预后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指标(下床时间、肛门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0%(43/48)高于对照组的58%(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KPS评分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48)略高于对照组的6%(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研究组生存率92%(44/48)高于对照组的75%(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4,P=0.00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取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患者同意后,分别给予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226±5.0)min,术中出血量(131.3±15.6)mL,术后排气时间(3.1±1.1)d,术后活动时间(30±5)h;治疗组(153.5±15.2)min,术中出血量(90.3±13.4)mL,术后排气时间(1.5±0.3)d,术后活动时间(15.7±3.6)h。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尿潴留2例,总发生率8%,治疗组仅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2%。结论腹腔镜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症状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20,(3):198-2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结肠脱出术联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联合结肠脱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结肠脱出术联合治疗低位直肠癌,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全息膜切除术(TME)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参考组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4月—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44例。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8.28 ml低于开腹组247.73 ml(P<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检出的淋巴结为18.93个多于开腹组的13.09个(P<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0年02月,腹腔镜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87.9%与开腹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有同样的疗效,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其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利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和同期开腹手术病例共123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56例,开腹手术组6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标本上下缘阴性率、肿块大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方面均少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上下缘阴性率、肿块大小及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临床资料比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110例直肠癌确诊患者,其中49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开腹组,6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病患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开展统计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中开腹组明显短于腹腔镜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中,腹腔镜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共16例(32.7%),腹腔镜组并发症共2例(3.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有相同的治愈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少的有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共3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0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肿瘤根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较高,肿瘤根治性较好,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n=46)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n=46),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心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及气道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心肺功能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02-205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和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开腹根治性手术30例,成功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对术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切除肿瘤时,两组应激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等应激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等指标较术前和对照组术后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保肛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患者术后在排便困难、排便紧迫、控便能力下降、排气排便不分等指标上相比差异不明显。两组手术时间相当,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保肛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患者术后在排便困难、排便紧迫、控便能力下降、排气排便不分等指标上相比差异不明显。两组手术时间相当,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查国林  张华华  施秀芳 《江西医药》2014,(11):1205-1207
目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指标准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近5年收治的5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个数等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为9.38%,对照组为26.9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在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术式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近期疗效.方法 病例选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并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80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组)8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保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肛64例,对照组保肛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存在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更少等优势,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且可提高保肛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