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矫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矫正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我科诊治9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并对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术后1周的近期效果正位率81.11%,术后6周远期疗效正位率78.1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术后6周眼位正位率为76.19%,〉13岁组正位率为75.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随访8周-12个月,随访率为100%;68例患者同视机检查中15例具有立体视,除2例〉13岁,其余均≤13岁。结论早期手术矫正,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使手术误差减少到最小,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38例,并对其术后眼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正位35例,欠矫2例,过矫1例.所有患者眼球运动功能良好,无外转受限.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要充分考虑融合功能的作用,应根据患者的融合功能强弱灵活掌握手术量.  相似文献   

3.
陈长寿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58-2259
共同性外斜视是临床上常见的斜视类型之一,对视觉功能危害较大,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矫正,但外斜视手术矫正不易获得满意效果.为了探讨外斜视手术效果及相关因素,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采用手术矫正治疗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中显微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儿童共同性斜视7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4例在显微镜下完成斜视矫正手术为A组,41例在肉眼直视完成斜视矫正手术为B组,观察两组手术后的眼位,手术后球结膜反应,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后2周后进行同视机三级功能训练,观察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3-6个月,A组术后正位32例占94.12%,25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占73.53%,19例建立立体视觉,占55.88%。B组术后正位38例占92.68%,29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占70.73%,21例建立立体视觉,占51.22%。两组眼位矫正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球结膜水肿轻,充血消退快,切口愈合佳,无手术瘢痕,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中视野清晰,能提高操作准确性,疗效确切,具有减轻手术创伤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等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共同性斜视188例手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视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影响双眼单视和美容。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收治同性水平性斜视患者 188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88例患者中 ,男 10 8例 ,女 80例 ;年龄 4~ 6 7岁 (<2 5岁者 15 9例 ,≤ 2 5岁者 2 9例 ) ;共同性内斜视 10 6例 ,共同性外斜视 82例。 14岁以下儿童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有屈光不正及弱视者先配戴矫正眼镜和做弱视训练 ,6个月后仍存在斜视度才行手术矫正。1 2 检查 患者均由专科医师详细询问病史 ,行视力、外眼、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 ,术前、术后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44 例视力正常( 包括矫正视力) ,眼位均≥- 20 △ 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前、术后进行立体视测定。结果:随访6 个月,儿童组( ≤14 岁)25 例,24 例获得中心立体视,占总例数的5455 % ;成人组( > 14 岁)19 例 ,3 例获得中心立体视,占总例数的682 % ,儿童组与成人组术后立体视功能有显著差异( P< 001) 。结论:早期( 特别是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期) 行斜视矫正手术是提高斜视治愈率的最佳阶段。应对手术后过矫患者密切观察眼位,加用同视机训练,可提高其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44例视力正常,眼位均≥-20^Δ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前,术后进行立体视测定。结果:随访6个月,儿童组25例,24例获得中心立体视,占总例数的54.55%;成人组19例,3例获得中心立体视,占总例数的6。.82%,儿童组怀成人组术后立体视功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患者矫正手术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对26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后进行眼部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以配合治疗减轻术后反应。结果:术后24小时内25例患者无眼部及胃肠感染,1例患者有轻微疼痛,对症处理缓解。结论: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眼部不适,协助医生做好术后眼部及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视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一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眼位回退率。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同视机训练组的三级功能形成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同视机训练组的眼位回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促进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前相关指标,并以对比的方式探析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及随访12~24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患者肌止端距离在斜视发病中可能的机理作用.方法 手术中测量17例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内、外直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进行统计分析后与正常人群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 在11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外直肌止端距角膜缘4.0~ 7.0mm,平均(5.9±0.99)mm,正常参考值为6.9 mm(t=4.630,P<0.05);内直肌止端距角膜缘(4.5~6.0)mm,平均(5.3±0.57)mm,正常参考值为5.5 mm (t=1.053,P>0.05).在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外直肌止端距角膜缘6.5~7.0mm,平均(6.7±0.21) mm,正常参考值为6.9 mm(t=1.840,P>0.05);内直肌止端距角膜缘3.5~4.5mm,平均(4.3±0.41) mm,正常参考值为5.5 mm(t=7.185,P<0.05).结论 内、外直肌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可能为共同性水平斜视的发病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舒鹏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3-174
目的:对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88例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经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优良率为87.5%,8例疗效较差的患者均为Ⅴ型、Ⅵ型损伤。其中5例因并发膝关节僵直,3例经二次关节镜下松懈术后恢复良好。3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和伤口皮缘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近期疗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其德  蔡桂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41-1442
目的:观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以便更好地开展鼻咽癌的临床工作。方法:晚期鼻咽癌80例接入院先后次序随机抽样分成2组,每组40例,做前瞻性研究,治疗组用放疗加化疗,对照组单用放疗,治疗过程中评价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4个月评价肿瘤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及颈淋巴结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治疗4个月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晚期鼻咽癌采用同期放化疗有更好的近期疗效,其不良反应也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外科治疗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2008-2010年收治的16例胆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4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痊愈,1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死亡1例,其中死亡患者为晚期肝脏肿瘤以及胆道出血,术后出血停止,但出现了肝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应根据胆道出血的具体的原因及出血位置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2-163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2月在本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16/9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82/97)、52.6%(51/97)、41.2%(40/97).结论 合理的术式选择结合术后辅助化疗,对提高进展期胃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精神病患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特点,以及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设156例精神病患者合并外科急腹症为A组,设同期160例非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为B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具有无主诉、主诉不正确,症状体征不典型,病史查体资料采集困难,就诊晚、病情变化快,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两组对照在主诉、腹痛腹胀程度、误诊率、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治精神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应了解其临床特点、早诊断、加强围术期处理、积极果断治疗。若不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1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依术前结肠钡剂灌肠检查所了解升结肠张力情况及术中探查情况,其中10例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11例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结果两组均随访2~5年无复发,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疗效相同。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10例患者,短期腹泻(1月内)3例(30%),明显低于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口服药物的控制后明显改善;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后无顽固性腹泻(超过1年),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后1例顽固性腹泻于随访2年后明显改善。结论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两种术式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满意疗效,但具体术式应依据术前检查及术中发现决定,而不能单独倾向于某一种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8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一例死亡,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呼吸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切口出血1例,随访5个月~3年,有1例患者的T3、T4偏低。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方法,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的规范细致操作及术后细心观察,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并将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CR+PR有效率为93.3%,2年生存率为82.2%;对照组CR+PR有效率为70.0%,2年生存率为5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