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论述《内经》的睡梦观。《内经》认为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节律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阴阳营卫气血的盛衰和运行肾密相关;梦是心神处于睡眠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梦境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机体阴阳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邪犯部位以及精神情志的状态。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内经》从阴阳营卫之气和脏腑神志功能方面对睡眠的生理和病理进行了阐述。全国名老中医王莒生老师根据《内经》理论,在临床上对睡眠异常进行治疗,同时注重睡眠养生,指导健康睡眠。  相似文献   

3.
《内经》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上助 《四川中医》2007,25(1):33-35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睡眠方面论述的分析,认为其对睡眠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阴阳为基本,以营卫运行学说为具体病机进行论述的,将《内经》有关睡眠障碍的病因论述概括为:自然界对睡眠的影响、外感邪气、内邪所干、营卫不足、情志所伤、体质因素、经脉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等八个方面。将《内经》有关睡眠障碍的治疗概括为调阴阳、调营卫,具体的措施有祛除病邪、调和营卫、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  相似文献   

4.
姜玉宝 《光明中医》2011,26(4):648-650
本文对《内经》营卫不和致痹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结合《内经》的论述,参考其他医家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气血的功用即是营卫,营卫之体即是气血,《内经》强调风寒湿侵犯人体后,同营卫相搏,阻滞气血运行,才能引起痹病的发生;病因病机方面,在对《内经》相关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张仲景认为"身体痹不仁"的机理是营卫不和,气血不利,《圣济总录》论述痹病的发生重视营卫气血,朱丹溪论痛风重视气血瘀滞,明清以来的众多医家更是沿袭了由《内经》奠定、汉唐完善、宋金元进一步发挥而形成的学术思想,论痹病之因外邪强调风寒湿三气,内因重视营卫气血失调;治疗方面,古今医家在《内经》影响下,无不重视调和营卫气血。  相似文献   

5.
营卫及其气化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后世医家的理论与临床实践 ,对《内经》营卫的性质及其气化的相关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营卫皆属于阳气 ,营阴卫阳乃是气之分阴阳 ;对营卫的循行位置 ,功能以及“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作了阐述。营卫二气相辅相成 ,相互配合 ,共同调节着全身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的平衡。全身络脉、腠理玄府是营卫气化的场所。营卫气化是气血津液输布、转化、排泄代谢的最直接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营卫的运行。方法:解读内经中营卫循行途径原文。结果:营卫周流一身上下,循行于五脏六腑;营卫随天地运转、阴阳盛衰而昼夜循行;营卫随经络,内外上下相贯循行。结论:营卫二气运行于人体经络、脏腑,循环往复,绵绵不绝,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大环,共同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丽华  王建国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17-1018
以“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理论为指导,依据人体阴阳消长、气血盛衰、脏腑虚实与整个自然界密切关系,探讨人体阴阳、营卫、五脏主时的昼夜变化,以调整人体“睡眠-觉醒”的生理活动治疗不寐。  相似文献   

8.
<正>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对梦的成因,梦的辩证与治疗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梦境与人体疾病的产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基本一致。因而,在临床上重视异常梦境的辨治,这对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以及判断疾病的变化,推测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析因必有邪扰《内经》认为,梦境的产生是由于邪气扰乱内脏,营卫气血失于正常运行,魂魄不定,魂魄飞扬而导致。如《内经》指出:“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能定处,与营卫俱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二、辨证注重虚实对梦境的辨证,《内经》注重人体正气的盛衰与邪气的亢盛,以及邪气侵袭的部位不同而辨证。(一) 辨阴阳盛衰:《内经》认为,如果人体阴气亢盛,则出现寒证,梦及涉大水而恐惧。阳气亢盛,  相似文献   

9.
寤寐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失眠、嗜睡、梦寐不安等病症。《内经》理论认为寤寐的根本机制是阴阳变化规律,是天人相应的表现之一。营卫协调是阴阳变化的规律的具体体现。五脏藏精舍神,五脏精气的盛衰是产生寤寐功能的物质基础。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全身气机的协调是五脏藏神、营卫运行寤寐正常的动力。《内经》的寤寐理论对于临床失眠嗜睡等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翁志伟 《陕西中医》1989,10(12):558-560
<正> 《内经》中首先提出营卫气血理论,以论述人体生理为主,经历代医家不断阐发,目前已在疾病的范围、发病的层次、病理、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与其它辨证体系的关系以及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多方面内容有所涉及,现将近年来关于营卫学说的文献综述如下。一、营卫气血的来源及生理熊氏根据《内经》之意,认为营卫气血四者皆从营养饮食中来,补充机体所需的一种物质力量,水谷精气所养之血为营,与先天之血相合,流行脉中,又因悍气所养之气为卫,与先天之气相合,运于脉外,是以营卫气血本是同源,卫附于气,营附于血,卫气是护卫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营血是营养和补充机体物质的作用。金氏提出:所谓营卫,正确地说应是营气和卫气,是指某种器官的功能。人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料,吸收入血液,在  相似文献   

11.
中医最早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来自《黄帝内经》,主要通过营卫理论来阐释睡眠机理,营卫盈亏与运行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从营卫的生成与运行入手,探究营卫理论与睡眠的关系,包括营卫盛衰与营卫的运行,其中以卫气昼夜运行部分较为主要。无论阴阳的不和还是邪气滞留于五脏六腑都会影响到卫气的运行,故认为"人与天地相应"营卫昼夜运行规律是睡眠活动的关键。营卫失和、运行失调则睡眠障碍,临床上多以此为基础加以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皆认为营卫与气血关系密切,二者是体用关系,但其具体原因并未明确表述而引发争议。本文以中医传统思维"气一元论"为主要思维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相关经文分析,发现营卫气血应用之别、互指之用,得出营卫与气血是在一气分阴阳下的体用关系,即一气因用不同而分营卫、气血两个系统,营卫多论其行,气血常言多少。卫之体以气论,营之体以血概言,气血之循行即为营卫。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认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中的"清""浊"是从体的角度描述,边界多清晰可见者即血,为营气;混沌弥散边界多不清者即气,为卫气,此为以水谷所化之气的两种状态来论"清""浊"。  相似文献   

13.
五脏调节睡眠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与精神情志正常的重要生理活动。节律性表现为昼精而夜寐,其维持与营卫循行、气血调和、阴阳互藏、脏腑功能正常及相互协调等有关。从五脏阴阳气血及其功能活动对人体睡眠调节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失眠的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论失眠辨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关于睡眠的理论有阴阳学说、营卫学说、神主学说、脑髓学说、魂魄学说。《黄帝内经》提出营卫循环的睡眠理论 ,把睡眠功能归于有免疫功能的卫气 ,意义殊深。失眠乃人的机体外受六淫之侵 ,内伤七情 ,以及先天禀赋 ,生理机能失调 ,破坏了心、肝、胆、肾、脾、胃之间正常生理和谐 ,产生了火、虚、痰、瘀的病理变化 ,五脏气血阴阳失去平衡导致失眠 ,因此治疗失眠从火、虚、痰、瘀辨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经》有关睡眠与营卫概念、营卫循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睡眠主要生理依赖于卫气与营气循行相会,并与外界阴阳变化相关,夜半阴陇,鸡鸣子时,营卫大会于手太阴肺,两者互融互补,万民皆卧;同时,发现二者在白天循行时尽管方向有别,但在午时日中阳陇之时,于少阳经有交会,故现“午睡”,这在《内经》中未曾阐述。进而对睡眠失常从年龄、肠胃形态等生理因素和外感、内伤疾病等病理因素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形成了睡眠营卫学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是人应于天地自然的结果;睡眠生理、病理认识源于阴阳、五脏藏神、经络、营卫气血运行等;提出营卫对睡眠的物质基础、生理机制、觉醒机制及病理机制有着深刻影响,并一直指导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天人相应-是睡眠基础,营卫和-寤寐觉醒机制:营卫常-寤寐、卫气阴出阳-觉醒、昼精夜瞑-良好睡眠;睡眠障碍实质是卫气运行异常,邪气厥逆阴,客于五脏六腑,足阳明阴蹻经脉不通、营阴不足,卫气不能从阳入阴。  相似文献   

18.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卫气与睡眠的关系在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卫气与睡眠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 ,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本文试结合现代医学进展阐释《内经》营卫及睡眠理论 ,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1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1]《内经》关于睡眠的论述主要见于以下几处 :如《灵枢·寒热病》篇云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 ,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阴跷、阳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瞠目 ,阴气盛则瞑目。”《灵枢·营卫生会》云 :“黄帝曰 :老人之不夜…  相似文献   

19.
董德懋治疗失眠的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老对睡眠理论的认识,强调阴阳在睡眠中的主导作用。睡眠是人体阳气入于阴分。在这里阴阳跷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董老推崇《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失于和调,如老者之气血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肺气盛、胃不和,则卧不安宁。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对老年人睡眠与养生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刘占文 《吉林中医药》2011,31(7):601-605
从阴阳、营卫运行和神主睡眠理论出发探讨中医学对睡眠机理的认识,脏腑老化、气血亏虚及阴阳失衡是老年人失眠的主要原因。睡眠养生有利于阴阳平衡、心肾相交,养心才能安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