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6例2型糖尿病心理因素相关的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应用自拟“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候辨证参考标准”,对236例伴情绪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伴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类型分布:以气滞气逆为主,呈现多脏腑气机失调的特点.结论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学特征涉及多脏腑,病性特征以实证最多,虚实夹杂证次之,虚证最少;具体证型以肺气上逆证居首位,与心身疾病多数以肝立论观点有别;验证了工作假说,即心身疾病的基本证候特征是以多脏腑气机紊乱(气滞、气逆为主)和由此产生的瘀血、痰湿等合两为病.  相似文献   

2.
胸痹从肝论治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胸痹可以从肝论治,并阐述胸痹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是对胸痹治疗方法的一种扩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其证候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及其症状特点制定调查表,总结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1)前10个证候为失眠、健忘、尿频、头晕、腰酸、自汗、水肿、舌淡有齿痕、倦怠无力、脉细数、大便干结,苔薄白等。病性主要为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2)常见中医证型为心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困证、肾阴虚证、未定证型类。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中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病性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以心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经典古籍、现代文献研究、药物应用等综合分析总结中医、西医从肝论治郁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从肝论治郁病提供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强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颤证"范畴,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颤、僵、呆(笨)等,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而对于其病机则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肝肾阴虚为基本病机;有学者认为脾虚湿阻是主要病机;有学者认为肝风内动乃基本病机……笔者认为肾虚是帕金森病的根本病机,应从肾论治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Hepatic Fibrosis, HF)是指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目前,HF作为单独疾病的临床概念尚未完全确立,仍是一个病程形态学概念。 1 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中医无“肝纤维化”一词,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特征可归属于“胁痛”、“症积”范畴,疾病后期乃属“臌胀”。其病因多系湿热毒邪、疫毒、蛊毒等外邪侵袭肝脏,留而不去。郭振球等认为:其病位多在肝脾,病机为气血逆乱,论治则有虚实之  相似文献   

7.
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 iabetes)是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1999年在日本糖尿病会议上将其归类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1〕。严重肝病导致的糖耐量异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已明确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升糖激素增多、乙丙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8.
正张景凤教授从肝论治胸痹(冠心病)屡屡获效,现从肝心生理联系、肝与胸痹的联系、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就张景凤胸痹从肝论治的方法进行探讨。"百病生于气也",源自《内经》,是《素问·举痛论》在描述诸病起因时提出的。然肝主气机,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所以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说明胸痹虽病位在心,但与肝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变迁,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环境等因素使得人们情志过极,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张景凤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病”。关于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传统中医历来重视阴虚燥热,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从当今临床实际来看,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典型阴虚燥热而症见烦热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善饥、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者并不多见。提示我们必须对糖尿病的病机进行重新思考。实际上,中医学所谓病机是需要通过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来体现的,但病机与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又不完全是一回事。《黄帝内经》论病机有“壮火食气”、“二阳(胃肠)结谓之消”、“胃热则消谷”、“甘者令人中满,肥者令人内热”等等,  相似文献   

10.
张金梅  张洁  蔡露  韩佳琳  刘金玲 《山东医药》2008,48(38):112-112
中医辨证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IR)的基本病理是阴虚燥热,痰浊和瘀血贯穿于病程始终.因此,对IR及其相关病证多围绕虚、火、痰、瘀进行论治.目前,公认的IR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IR的虚证分型一般是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其程度依证型变化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另外,IR与痰湿、瘀血、肝郁、脾湿等实证有关.本文就中药治疗IR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主要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来实现,而中医对艾滋病病毒的病性、病位、病机演变规律以及调节免疫的靶点和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脾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概念,其与现代黏膜免疫系统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探讨中医"脾系"与现代黏膜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讨论中医认识艾滋病病毒的病性、病位、病机演变,为中医从"脾系"论治艾滋病及通过免疫调节论治艾滋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索酸及其同分异构体齐墩果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近来的研究逐渐揭示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作用,而在防治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中的疗效尤为显著,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肾病、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对疾病治疗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也逐渐得到揭示。随着全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急速增加,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疾病之一。靶向治疗2型糖尿病中改变的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天然及衍生型的乌索酸和齐墩果酸是改善这些通路的潜在治疗药物。该研究从有关这些化合物的体内外试验中揭示以下发现:(1)改善胰岛素信号,减少高血糖症;(2)通过上调抗氧化剂减少氧化应激;(3)通过抑制促炎性因子减少炎症反应。该文通过讨论这些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应用乌索酸和齐墩果酸防治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APPL1(adaptor protein,phosphotyros ineinteraction,PH domain and leucine zipper containing 1)是近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内转接蛋白,是介导脂联素信号的调节蛋白,并可参与胰岛素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与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肥胖及2型糖尿病等相关。有研究表明,低水平APPL1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其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华  杨戈  马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419-1419
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故现代提出从痰瘀论治本病。我们采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痰瘀中阻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是中医开展对本病辨证论治或定方定药防治研究的重要环节和依据。根据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角度认识,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杂气”主因论、“证”的相对定型性和时相性特点、以肝为中心的五脏一体病理观三个方面。简要叙述如后:  相似文献   

16.
<正>肝硬化腹水为"四大顽症"之一。国际上有研究显示,肝硬化腹水5年死亡率高达44%。现行的诊疗模式,仅用单一的"辨证论治"一种思路,一概以发病后的症状、证候特点及分型为依据,这显然是不现实、不客观的。中医不只有辨证论治,还有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四维一体才是中医学完整的辨治体系~([2~4])。建构审因、辨病、对症与辨证四维论治的诊疗思路与研究方向,才能完善肝硬化腹水的诊疗体系。1以病机为靶标辨病论治肝硬化腹水属西医病名,中医虽有"鼓胀"、"水瘕"、"单腹  相似文献   

17.
说到糖尿病大家肯定都知道,它与能够产生胰岛素的胰腺关系密切,不管是对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而言,胰腺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都是我们所认为的疾病根源之所在。但近来的研究却发现,也许与、糖尿病相关的不仅仅有胰腺,大脑在糖尿病发病中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为临床常见病,消渴首见于《素问·奇病论》。马万千主任医师是全国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消渴诊治方面具有独到见解。马万千基于脏腑相关理论,根据肺胃、肺肾、肝脾、肝肾、脾胃等脏腑相关病变进行脏腑同治,指出消渴初期多为阴虚燥热,日久则耗伤气血津液,进而阴损及阳,致使阴阳两虚,主张将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肺胃燥热、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虚胃热、阴阳两虚7个证型,并结合湿热、热毒、痰浊、瘀血兼证进行论治,辨证选用生脉饮合消渴方、益胃汤、六味地黄丸、四逆散、补中益气汤、三黄清幽汤、右归饮等为主方,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马万千辨治糖尿病的思想及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及阐述,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糖尿病的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主要证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方法选取32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四诊资料并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主要证素分布。结果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出现频数从高到低分布情况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滞证脾胃夹湿证脾胃郁热证脾虚气滞证胃阴不足证。病位证素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心胆肺大肠小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分布情况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血虚,其中以气滞证为主。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以及脾胃虚弱证,病位证素以胃、脾、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为气滞、湿、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热、寒以及血虚。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而肝脏是调节体内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各种肝脏疾病均可使肝脏生理功能受损,通过一系列相关机制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在我国,肝损害引起的糖尿病主要以慢性肝炎、肝硬化为主,而在发达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较为常见。Narmyn于1906年首次提出了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这一概念,把继发于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本文就糖尿病发病与肝脏的关系及其临床处理做一综述。1肝脏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我国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