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GCs)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主要的药物之一。然而,由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长期应用可导致多种副作用,临床医生难以针对不同病情的SLE患者给予相对精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本文总结糖皮质激素在SLE不同进展阶段、不同脏器受累以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最新的应用共识和研究进展,并分析SLE中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的相关机制,针对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为糖皮质激素在SLE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医生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糖皮质激素生物学作用广泛,种类和制剂较多,在皮肤科的应用十分普遍。皮肤科医生应当掌握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用药方法、疗效和常见副作用。本文从糖皮质激素的系统应用与局部外用两方面对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与临床应用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吴志华  郭红卫 《皮肤病与性病》2011,33(6):321-324,339
1948年,美国风湿病学家发现氢化考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奇效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自此糖皮质激素成为临床上最为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和抗炎药物之一,随之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外用与系统治疗。但随着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后柯兴征样副作用的不断报道,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利弊权衡越来越受到临床及基础学研究者的提倡,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临床用药的不断更新,药疹不断增多.大多数的药疹仍是变态反应所引起的.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令病人不易接受.寻找一种疗效高、副作用低的药物很有必要.多年来,我们应用朱仁康的皮炎汤治疗药物性皮炎5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天疱疮的临床和病理特性。方法:分析51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约64.71%(33/51)患者合并系统性疾病,其中以糖尿病居多,占29.41%(15/51);皮损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检查具有特异性。结论:目前治疗天疱疮最有效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尽快控制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疱疮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方法,但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产生很多副作用。近年来,临床医生不断寻求各种安全有效的其它治疗方法,并取得显著进展,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血浆置换疗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等,可部分甚至完全替代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症药疹5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HD-IVIG0.4g/(kg.d),静滴,连续5天为1个疗程,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52例。结果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药物热有较好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分别为(1.26±3.78)天,(3.26±1.65)天,(2.28±2.35)天;皮疹开始收敛时间分别为(2.37±2.55)天,(1.46±0.58)天,(4.34±3.18)天;住院时间分别为(22.57±12.19)天,(12.14±10.29)天和(36.96±24.26)天;HD-IVIG的副作用发生率仅11.54%(6/52),均为轻微反应;治疗中未发生严重的副作用。结论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是治疗重症药疹的有效选择之一,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表皮的发育、表皮屏障功能的形成、表皮脂代谢、角质层致密性、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利于治疗包括皮肤病在内某些疾病;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很好地了解糖皮质激素对表皮功能的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防治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但长期应用也可引起严重的副作用,例如骨质疏松及皮肤萎缩等。尤其在儿童及老年人中应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所引起皮肤萎缩的发病率特别高。近年已经阐明了糖皮质激素对结缔组织的作用,其中皮肤萎缩主要是由胶原合成减少引起的。本文讨论了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金耀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皮质激素生产企业,拥有3大糖皮质激素核心技术":生物脱氧"、"生物氧化"及"生物降解"。金耀集团将继续发挥在制药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中国皮肤科医生提供全系列糖皮质激素类产品,有序开展临床诊疗过程中糖皮质质激素规范化应用系列教育,为皮肤病患者缓解病痛提供帮助。丁酸氢化可的松乳高(尤卓尔)等系列产品在中国皮肤科领域应用已经超过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炎症类和感染类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汇总临床经验,累计更多的临床资料,让更多的皮肤科医生更好地用好糖皮质激素,金耀集团联合《临床皮肤科杂志》杂志社与"优麦医生"继续举办《金耀中国激素专家》有奖征文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金耀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皮质激素生产企业,拥有3大糖皮质激素核心技术:"生物脱氧"、"生物氧化"及"生物降解"。金耀集团将继续发挥在制药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中国皮肤科医生提供全系列糖皮质激素类产品,有序开展临床诊疗过程中糖皮质质激素规范化应用系列教育,为皮肤病患者缓解病痛提供帮助。丁酸氢化可的松乳高(尤卓尔)等系列产品在中国皮肤科领域应用已经超过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炎症类和感染类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汇总临床经验,累计更多的临床资料,让更多的皮肤科医生更好地用好糖皮质激素,金耀集团联合《临床皮肤科杂志》杂志社与"优麦医生"继续举办《金耀中国激素专家》有奖征文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金耀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皮质激素生产企业,拥有3大糖皮质激素核心技术:"生物脱氧"、"生物氧化"及"生物降解"。金耀集团将继续发挥在制药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中国皮肤科医生提供全系列糖皮质激素类产品,有序开展临床诊疗过程中糖皮质质激素规范化应用系列教育,为皮肤病患者缓解病痛提供帮助。丁酸氢化可的松乳高(尤卓尔)等系列产品在中国皮肤科领域应用已经超过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炎症类和感染类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汇总临床经验,累计更多的临床资料,让更多的皮肤科医生更好地用好糖皮质激素,金耀集团联合《临床皮肤科杂志》杂志社与"优麦医生"继续举办《金耀中国激素专家》有奖征文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金耀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皮质激素生产企业,拥有3大糖皮质激素核心技术:"生物脱氧"、"生物氧化"及"生物降解"。金耀集团将继续发挥在制药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中国皮肤科医生提供全系列糖皮质激素类产品,有序开展临床诊疗过程中糖皮质质激素规范化应用系列教育,为皮肤病患者缓解病痛提供帮助。丁酸氢化可的松乳高(尤卓尔)等系列产品在中国皮肤科领域应用已经超过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炎症类和感染类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汇总临床经验,累计更多的临床资料,让更多的皮肤科医生更好地用好糖皮质激素,金耀集团联合《临床皮肤科杂志》杂志社与"优麦医生"继续举办《金耀中国激素专家》有奖征文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金耀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皮质激素生产企业,拥有3大糖皮质激素核心技术:"生物脱氧"、"生物氧化"及"生物降解"。金耀集团将继续发挥在制药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中国皮肤科医生提供全系列糖皮质激素类产品,有序开展临床诊疗过程中糖皮质质激素规范化应用系列教育,为皮肤病患者缓解病痛提供帮助。丁酸氢化可的松乳高(尤卓尔)等系列产品在中国皮肤科领域应用已经超过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炎症类和感染类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汇总临床经验,累计更多的临床资料,让更多的皮肤科医生更好地用好糖皮质激素,金耀集团联合《临床皮肤科杂志》杂志社与"优麦医生"继续举办《金耀中国激素专家》有奖征文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似文献   

15.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皮肤破坏性溃疡性疾病,治疗常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最近国外一些报道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疗效较好。本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而在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7月,应用甘利欣治疗带状疱疹,旨在取代泼尼松等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减少其全身性副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长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特应性皮炎副作用较大,生物制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就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外用糖皮质激素效能分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的发现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开发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此类药物的应用在带来巨大临床价值的同时,还可伴随种种不良反应.正确认识糖皮质激素的效能及不良反应,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外用糖皮质激素效能分级、影响外用糖皮质激素效能的因素及效能分级的临床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激素依赖性皮炎为经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原发皮肤疾患消失,但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又出现炎性皮损,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逐渐加重的一种皮炎。严格来说也属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发生的一种副作用~([1])。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LED红黄光联合药物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2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根据《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诊断为面部激素依  相似文献   

20.
硫唑嘌呤是最常用于天疱疮的免疫抑制剂之一,但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TPMT基因突变引起的活性下降与硫唑嘌呤的不耐受有关,但亚洲人群该位点突变频率较低。近期研究发现,NUDT15 c.415 C>T基因突变与亚洲人群的白细胞减少症等副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该位点的检测有利于指导嘌呤类药物在天疱疮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减少联合治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的长期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