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从“肠-肾”途径探讨健脾祛湿中药防治痛风病作用。方法:10%果糖塑造大鼠高血尿酸模型,高钙高嘌呤食饵并限水诱导鹌鹑尿酸盐沉积模型,以菊苣、参苓白术散为示例药。生化检测大鼠血清尿酸(SUA)、粪便尿酸(FUA)水平,计算肾脏尿酸清除率(RCUA);检测鹌鹑粪尿中尿酸含量,计算尿酸排泄量。免疫组化分析大鼠肠道ABCG2、肾脏URAT1、OAT1,及鹌鹑肠道Occludin、肾脏p-p65表达。六胺银染色分析尿酸盐沉积。结果:1)菊苣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SUA、增加FUA、RCUA,促进肠道ABCG2表达,减少肾脏URAT1表达。2)参苓白术散可显著减少模型鹌鹑肾脏尿酸盐沉积,增加尿酸排泄量,增加肠道Occludin表达,减少肾脏p-p65表达。结论:痛风病发生发展中存在“肠-肾”途径的病理改变,健脾祛湿中药通过调节“肠-肾”尿酸转运促尿酸排泄、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肾脏炎症状态以祛除尿酸盐沉积,共同发挥防治痛风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关节、肾脏)等尿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根据其病理进展特点和临床表现,其病程可分为高尿酸血症阶段、尿酸盐沉积阶段、痛风性炎症阶段。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是高通量的尿酸转运体,既参与了机体尿酸外排的肠-肾途径,又与痛风性炎症密切相关。通过切入ABCG2,对痛风病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痛风病的深入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慢性、进展性、复发性代谢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张冰教授针对痛风病高血尿酸、尿酸盐沉积、急性炎症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特点,建立“整合论治”的治疗策略,采用健脾祛湿化浊除痹以降尿酸、抗炎镇痛,实现截断高血尿酸、扭转尿酸盐沉积、抑制急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标本兼治全程干预痛风病,为临床治疗慢性复杂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为契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提出展望与思考.方法:通过近30年来相关文献整理,从造模方法、模型载体选择、造模原理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思考痛风病模型建立的切入点.结果:痛风相关模型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  相似文献   

5.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阶段的证素特点。方法:系统梳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与中医症状/体征相对应的调查项目,采集NHANES数据库2007—2018年健康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及尿酸盐沉积人群相关中医症状/体征数据进行频率分析,用χ2检验确定不同人群中医症状/体征的变化,并以发生频率为权重,对证素诊断贡献度进行加权求和。结果:从NHANES数据库中确认与中医症状/体征相关的调查项目58个,证素分析结果表明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人群的病位证素均集中在肾、脾,病性证素均集中在气虚、湿、痰和阳虚;与健康人群比较,高尿酸血症人群病位证素变化主要为肾、脾、肝,病性证素变化主要为痰、湿、气虚;与高尿酸血症人群比较,尿酸盐沉积人群病位证素变化主要为肾,病性证素变化主要为痰。结论: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阶段的主要证素均为肾、脾、痰、湿、气虚,脾肾亏虚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基础,湿痰转化可能为尿酸盐沉积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围绕"中医药防治痛风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8月收录的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表年份、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12324篇.发文量分析显示,该领域的...  相似文献   

9.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有效中药发现,是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研发药效预测计算工具,有利于发现有效中药。中药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效预测分析平台(TCMATCOV平台),以SARS-CoV导致的小鼠肺炎模型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上调的细胞因子为基础,构建用于表征COVID-19疾病网络模型;采用多靶标药物对于疾病网络扰动作用的定量评价算法,进行潜在药效预测。基于TCMATCOV平台对106种中药进行计算预测,扰动总分高的中药在临床常用抗COVID-19经典名方中占比较高,提示预测结果与中医临床实际用药之间存在较好的关联性;扰动总分大于1的中药五味以辛、苦为主,兼有甘味;归经以肺、心、脾、肝、胃经为主,兼有大肠、肾、膀胱经;四气随着扰动总分提高,温热类中药的比例逐渐提升。TCMATCOV平台作为一种中药方剂抗COVID-19潜在药效预测工具,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药谱效关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指纹图谱和药效学通过化学计量学模型进行关联,建立以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揭示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成为中药有效成分预测和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镇痛、祛痰、降尿酸、抗氧化、保肝、抗肝纤维化、抗骨质疏松、抗糖尿病、调节免疫等药效作用,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建议开发指纹图谱化合物数据库,并实现化合物的自动匹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时间从建库截至2021年5月,经筛选后最...  相似文献   

12.
童晓岚  兰济乐  张芯  阮叶萍 《陕西中医》2021,(11):1619-162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和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并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 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5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232首方剂,涉及303味中药,单个中药使用频率≥20的有40味。核心药物包括薏苡仁、黄柏、土茯苓、苍术、萆薢、甘草、威灵仙、泽泻、牛膝等,常用类型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主。中药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于脾、肝、心、肺、胃等。聚类分析得到11个核心组方,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功效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个药对、22个三味药药组、12个四味药药组以及1个五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治疗痛风的基本药对。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把握“风、湿、寒、瘀、热”病机基础上,用药以清热化湿、通络散瘀为主,辅以健脾利湿、补肝益气之药,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阶  郭丽丽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02-3405
由于中医药在理论基础、应用方式和疗效评价标准上与现代医药学的差异,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质疑,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作者针对近年中药新药研究中常见的适应证定位不明确、工艺选择不合理、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结果对拟定适应症的有效性支持力度不足、临床疗效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结合防治冠心病中药新药研发体会,指出现代病证结合理论渗透在中药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全方位指导。从现代病证结合理论促进防治冠心病中药新药适应症精确定位,为制剂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目标导向,赋予临床前药效评价中医药特色,通过多目标优化提高临床疗效等几个方面阐释现代病证结合理论在研发现代中药新药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相关学科的发展对今后中药新药研发方向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方剂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文献,将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结果 筛选出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161首,使用中药123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苦参、黄柏、五倍子、芒硝、大黄、蒲公英、冰片、金银花、马齿苋、红花等;高频药物组合包含黄柏-苦参、苦参-五倍子、芒硝-苦参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功效各有侧重。结论 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熏洗处方用药主要以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血管及脏器疾病的主要基础病变之一,中医药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的优势,建立高脂血症诊断辅助平台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并为高脂血症辨证分型标准化研究提供数据采集、存储与分析的平台。首先建立高脂血症四诊信息临床采集平台及数据库,记录患者就诊不同时期的望诊图像及其余三诊的文字信息,方便医师更准确地掌握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可调整相似度阈值的自适应聚类算法对已采集的897 个病例四诊信息进行分类,最终得到5 类,将得到的每个类别中所对应样本的病症特征与所属中医的证候类别联系起来,最后用相似性算法判断新采集病例属于的哪一类,为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s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The evaluation of TCM efficacy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discovering active constituents. Therefo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 biological language for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CM, and modern scientists can further accept the significant value of TCM theory and its clinical practice. The syndrome and corresponding formulation are two important parts in TCM, and they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CM. Our team has taken syndrome and formul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tegrated serum pharm-chemistry of TCM with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developed a new platform termed Chinmedomics, which is capable of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 of TCM and discovering the syndrome biomarker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substan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ndogenous biomarkers of syndrome and exogenous constituents of formulation is analyzed to find the highly associated compounds as the effective substances, and further clarifying their activities, and may discover lead compounds. This effective strategy could speed the drug discovery from natur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nmedomics the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udies on TCM, and some characteristic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highligh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strategy for discovering the potential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方药特征信息,探索组方用药规律,挖掘有效的药物组合及新处方。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并查阅资料,收集关于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文献和医案,筛选治疗该病证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 5)建立方药特征数据库,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法、改进互信息法、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处方用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关于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组方179首,中药190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三味中药为熟地黄、茯苓、山药,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24个,新处方12个。结论通过此研究,明确了本病的用药规律,得出滋阴助阳、补益肾气为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主要方法,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及组方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需要,以推动"系统-系统"模式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下,整合运用多种系统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证诊疗方法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创新研究来为临床服务,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学科。针对现行研究中存在的"方、证、病割裂,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分离"等问题,我们提出构建以多层面生物标志物群为特征的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整合的生物标志物群包括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指标、系统生物学标志物群多个层面,系统生物学指标包含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多个层次的标志物群。建立的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可应用于疾病早期预警、临床诊治、指导个性化用药、疾病预后以及药物评价。以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为例,开展了包含中医证候指标和临床病理生化指标研究,还包括整体代谢指纹特征谱以及七大类百余种磷脂、15种脂肪酸、21种嘌呤嘧啶、8种硫醇氨基酸的定量指标和14种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在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初步得出整合生物标志物群(IBS),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辅助诊断和糖肾方临床疗效评价,可为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