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免疫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2 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进行组织学观察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Chomogranin(CgA)、Synaptophysin(Sy)、S -10 0、GFAP、CK、EMA及Vim在副神经节瘤中的表达。结果 :副神经节瘤的组织形态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 ,免疫标记阳性率 :NSE 10 0 % ,CgA 76 2 % ,Sy 80 9% ,S -10 071 4% ,GFAP 71 4% ,CK、EMA及Vim均阴性。结论 :病理形态不作为判断副神经节瘤良恶性的指标 ,其良恶性主要依其生物性行为判断 ,而免疫组化标记可为其预后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L1 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 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90 例NSCLC 患者。HE 染色 观察肺组织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L1、Ki67 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NSCLC 患者PD-L1、Ki67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曲线分析NSCLC 患者PD-L1、Ki67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 阳性患者62 例(68.89%),阴性患者28 例(31.11%)。Ki67 阳性患者58 例 (64.44%),阴性患者32 例(35.56%)。鳞癌、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 阳性率较高(P <0.05)。女性、 鳞癌、低分化患者Ki67 阳性率较高(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 移是PD-L1 高表达的影响因素(P <0.05);性别、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是Ki67 高表达的影响因素(P <0.05)。 PD-L1 阳性患者2 年生存率(48.39%)低于PD-L1 阴性患者(78.57%)(P <0.05),PD-L1 阳性患者的中位 生存时间为42 周,低于PD-L1 阴性患者的65 周(P <0.05)。Ki67 阳性患者2 年生存率(48.27%)低于Ki67 阴性患者(75.00%)(P <0.05),Ki67 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 周,低于Ki67 阴性患者的66 周(P <0.05)。 结论 NSCLC 患者肺癌组织中存在PD-L1 和Ki67 高表达。NSCLC 患者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 结转移与PD-L1 高表达有关;NSCLC 患者的性别、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与Ki67 高表达有关。PD-L1、 Ki67 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 C K19)和 Ki67在甲状腺肿瘤中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54例甲状腺肿瘤中单克隆抗体 C K19、Ki67的表达.结果 CK19在1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全部表达,且多为强阳性表达;而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为14%,且无1例强阳性表达.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为10%.结论 CK19和 Ki67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细胞学正常的高危型HPV阳性患者病情转归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5—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68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正常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并排除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转归结果评估p16/Ki?67双染检测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①转归结局:88例(52.4%)消退,54例(32.1%)持续,26例(15.5%)进展;②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初次HC2 HPV检测值、初次cobas HPV的分型结果与TCT正常的高危型HPV患者病情进展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而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与病情进展明显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是TCT正常的高危型HPV阳性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③ 55例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患者中19例(34.5%)病情进展,113例p16/Ki?67双染检测阴性患者中7例(6.2%)病情进展,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预测病情进展的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74.7%,阳性预测值为34.5%,阴性预测值为93.8%;④高危型HPV的自然变化:152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HPV转阴率随时间增加,P16/Ki?67双染检测阴性组患者高危型HPV转阴率均高于阳性组患者(P<0.05)。结论: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是宫颈细胞学正常的高危型HPV阳性患者病情进展和HPV转阴的危险因素,对病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用于该类患者的分流。  相似文献   

5.
TLR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LR4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E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膀胱BUEC组62例标本经病理复检,WHO和ISUP病理分级具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G1) 5例,低度恶性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G2)24例,高度恶性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G3)33例。11例正常膀胱粘膜和13例癌旁膀胱粘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非生物素即用型二步法检测组织TLR4的表达。结果两对照组TLR4均100%呈强阳性表达,G1中60%强阳性、40%弱阳性,G2中21%弱阳性、79%阴性,G3中3%弱阳性、97%阴性,随肿瘤病理分级上升,TLR4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结论TLR4表达与BUEC分级相关,可成为估计肿瘤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人体腮腺及其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7例正常腮腺组织、3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29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PCNA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PCNA、Ki67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Ki67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Ki67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Ki67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卢德成  罗佐杰  冼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0):3073-3075,3078
目的研究肿瘤增殖抗原Ki67和抑癌基因P16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瘤60例、腺癌8例)及9例瘤旁正常组织标本中Ki67及P16的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结果Ki67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不表达,在腺癌表达最高,腺瘤次之;P16在正常肾上腺组织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腺癌最低,Ki67和P16在肾上腺皮质肿瘤表达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36,P〈0.05)。Ki67的LI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的界定值(cut point)为4%;P16的LI在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的界定值为12%。结论Ki67及P16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肿瘤显著相关,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Ki67的LI〉4%和P16的LI〈12%时,提示为腺癌。联合检测Ki67和P16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表达对区别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rk protein 70,HSP70)和Ki67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和Ki67蛋白在62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12例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结果 HSP70和Ki67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71.0%、77.4%)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0、0)(P〈0.05);Ki67在CINⅢ中的表达(45.5%)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0)(P〈0.05),Ki67在宫颈鳞癌(77.4%)和CINⅢ(45.5%)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宫颈鳞癌中HSP70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级别、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SP70和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有关(P〈0.05)。结论 HSP70和Ki67可能协同促进了宫颈鳞癌的发展;CIN中Ki67的过度表达可能预示病变的恶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P16INK4A在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宫颈上皮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P16INK4A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20例CINⅠ,18例CINⅡ,16例CINⅢ和20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的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①20例正常宫颈组织无P16INK4A蛋白表达;②宫颈鳞癌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96.88%),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43.18%),P<0.05。CINⅠ中15例阴性(-),4例弱阳性(+),1例中度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5%;CINIⅠ中8例阴性(-),3例弱阳性(+),6例中度阳性(++),1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5.56%;CINⅢ中2例阴性(-),3例弱阳性(+),5例中度阳性(++),6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7.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1例阴性(-),6例弱阳性(+),8例中度阳性(++),17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6.88%。P16INK4A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16INK4A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GFR、Ki 67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蛋白表达及其在该病发生、恶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鼻腔、鼻窦1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鼻息肉、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所致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Ki 67蛋白的表达。 结果:EGFR与Ki 6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内翻性乳头状瘤(χ2=6.708, P=0.035;F=12.87,P=0.001?6)与鼻息肉组织(χ2=7.937,P=0.018?9;F=17.50,P=0.000?6)。EGFR在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χ2=0.000?2, P=0.989?6),Ki 67在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织(F=6.45,P=0.017?2)。结论:Ki 67的表达可作为反映鼻腔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EGFR过度表达可能是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癌的早期事件,但与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凋控蛋白(P21^WAF1)、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与Ki67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5例经治疗后,生存时间〈5年的鼻咽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NKC),60例生存时间≥5年的NKC及对照组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non—tumour nasopharyngeal tissue,NP)内c-myc,P21^WAF1,LMP-1,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1)c-myc,LMP-1和Ki67在生存时间〈5年组、生存时间≥5年组及N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P〈0.05);(2)P21^WAF1在NKC生存时间〈5年组,生存时间〉15年组及NP组中的阳性率依次递增(P〈0.05);(3)c—myc的阳性表达与NK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MP-1,Ki67的阳性表达与NKC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4)c—myc和LMP-1共同表达时较两者各自单独表达时,Ki67的强表达率明显增强;(5)c—myc和LMP-1的阳性表达与Ki67的强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21^WAF1的阳性表达与Ki67的强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myc,LMP-1的高表达及P21^WAF1的低表达与NPC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且前两者在NKC发生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通过检测c—myc,P21^WAF1,LMP-1及Ki67的表达,有助于对NKC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在乳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ue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中的表达,探讨乳腺癌伴NED的预后。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确诊病例55例,2008年8月-2009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确诊病例35例,根据CgA和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为乳腺癌伴NED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病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90例患者中NED阳性组33例(占36.67%)。NED阳性组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24例(占72.73%)、21例(占63.64%),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NED阳性组Her-2、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11例(占33.33%)、15例(占45.45%),与NED阴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D阳性组组织学分级为II~III级的患者比例为78.79%,低于NED阴性组92.98%(P〈0.05)。NED阳性组淋巴结转移≥1枚的为7例(21.21%),明显低于NED阴性组24例(42.11%,P〈0.05)。NED阳性组与NED阴性组间发病年龄及肿块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不伴NED的乳腺癌相比,乳腺癌伴NED的侵袭性较小,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吴光锋  司成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73-173
目的:探讨膀胱副节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例膀胱副节瘤并文献复习,对膀胱副节瘤的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副节瘤常表现为血尿、心痛心悸、排尿后血压一过性升高,镜下瘤细胞圆形立方形,排成巢状,片状条索状,血窦丰富,部分成器官样结构,免疫组化:CgA、SyN、NSE、S-100阳性,CK、EMA阴性。结论:膀胱副节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具有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治疗以膀胱切除为主,诊断需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三结合。  相似文献   

14.
Ki-67及p53蛋白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Ki-67、p53抗体在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各组肿瘤间进行比较。结果:鳞癌各例Ki-67、p53均呈阳笥表达,疣状癌Ki-67、p53(除1例)均呈阳性表达,乳头状瘤Ki-67均呈阳性表达,p53阴性表达。正常粘膜上皮Ki-67、p53均呈阴性表达。Ki-67、p53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均<0.01)。结论:Ki-67、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性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4种与该病相关基因(RET、VHL、SDHD、SDHB)的胚系遗传变异,以了解我国该病患者上述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1例。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ET基因的第10、11、13~16外显子,VHL、SDHD、SDH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各外显子的邻近内含子(±20 bp),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及野生型序列,确定基因变异。对1例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在家族成员中检测相应基因变异。结果:共3例患者发现胚系基因变异: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SDHB基因c.136C>T(p.R46X)变异;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存在RET基因c.1901G>A(p.C634Y)变异及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其家系中发现其他5名成员携带上述变异;1例散发、无恶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RET基因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1例患者存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上述4个基因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异。结论:本研究在25%(3/12)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发现了错义或无义胚系基因变异,包括SDHB基因的c.136C>T(R46X)变异、RET基因的c.1901G>A(C634Y)变异以及RET基因的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等,其中前两种变异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变异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开展广泛的遗传基因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Ki67蛋白在胃肠间质瘤(GIS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101例手术切除的GIST组织标本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和Ki67蛋白在GIST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Ki67蛋白标记指数分别为4.6±1.6、19.8±7.5和38.6±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标记指数与核分裂像数目、肿瘤直径有关。cyclin D1蛋白在GIST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5);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的cyclin 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6.8%、57.1%和8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与核分裂像数目有关,但与肿瘤直径及肿瘤坏死无关。结论:cyclin D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能够提示GIST的恶性程度,有可能成为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63、P504S、Ki67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4例乳腺良恶性疾病中p63、P504S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p63阳性率是100%,P504S和Ki67均阴性;在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中p63均呈阴性;在良恶性病变组之间,Ki6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导管癌P504S表达阳性,而小叶癌P504S则表达阴性。结论p63蛋白表达强度在良性肿瘤较强,恶性肿瘤最弱。P504S的染色有助于小叶癌与导管癌的鉴别诊断。Ki67的检测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内瘤中hTERTmRNA和Ki-67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7例口腔颌面部内瘤和14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hTERTmRNA和Ki-67的表达。结果口腔内瘤中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并随内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升高趋势,其中低度恶性内瘤与高度恶性内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mRNA表达阳性内瘤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活性(Ki-67LI),明显高于hTERTmRNA阴性表达内瘤(P〈0.05)。结论hTERT基因激活和细胞增殖在口腔间叶组织细胞实现永生化、发生恶性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VEGF-A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淋巴管密度( LVD)和微血管密度( MVD)是否有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A及Ki67在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用D2-40标记淋巴管, CD34标记微血管,进行淋巴管和微血管的计数。结果 VEGF-A阳性组的LVD和MVD与阴性组的LVD和MV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LVD和MVD与未转移组的LVD和MV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Ki6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淋巴管生成和微血管生成中VEGF-A发挥重要作用。 Ki67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趋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estin及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妇科60例卵巢癌患者及20例卵巢正常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及正常组织中Nestin及Ki67的表达,分析并比较正常卵巢组织及不同病理类型、FIGO分期、残余肿瘤直径的卵巢组织中Nestin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卵巢上皮性癌标本中Nestin和Ki67阳性表达率(38.5%、76.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5.0%、15.0%),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组织分化程度高级别的卵巢癌组织中Nestin及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者(P< 0.05);FIGO分期越高、残余肿瘤直径越大,Nestin、Ki67阳性表达率越高(均P<0.05).③Nestin与Ki6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76,P=0.13).结论 Nestin与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Nestin与Ki67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